近期,中央要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习研讨中,以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为反面教材,聚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刻总结反思,剖析根源、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规矩”二字再度成为各界热议的高频词。
透过一桩桩触目惊心的违纪违法案件,可以看到,领导干部贪腐的背后,除了极度膨胀的私欲之外,几乎都存在无视规矩、破坏规矩、践踏规矩的思想和行为。但直到现在,仍有不少领导干部对“规矩”的认识远不到位。不久前,一位省委书记要求,全省各级领导干部一律到办公室去办公。网友惊诧不已,这样基本的规矩,竟然还需要省委书记在大会上强调?但事实上,就是有一些领导干部“习惯”在住地办公,不到办公室,有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从已经查处曝光的案件来看,少数领导干部乐于到足疗馆、五星级酒店、高尔夫球场、水库、酒窖等场所“上班”。类似的情况还有,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有的领导干部总问,参加私人宴请算不算违规?出差应该在哪里吃饭?还有人问,什么地方该去,什么地方不该去,什么朋友能交,什么朋友不能交,转发什么样的消息算传谣,等等。
有人说,应该把纪律细化,规定越详细越好操作。纪律当然要具备可操作性,但是,纪律再完备,条文也不可能覆盖所有情况。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我约束的纪律。所以,纪律和规矩是紧密联系、浑然一体的。
党的规矩既包括党章、党纪、国法,也包括党的优良传统、工作惯例。守纪律是底线,守规矩靠自觉。破法无不始于破纪,而规矩意识的淡漠,则是违纪的苗头,有意无意破坏一些日常规矩,必然为严重的违规逾矩行为埋下危险的伏笔。
分析一些领导干部违反规矩、破坏规矩的原因,有的是真不懂规矩,或知之甚少。由于长期不学习,思想麻痹松懈,逐渐丢弃了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办事凭自己主观愿望,越来越“任性”。还有的则是故意亵渎规矩,挑战规则底线,明知故犯。比如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在南京工作四年,设在市政府的办公室几乎不去,却在酒店长期包下豪华套房办公。难道说,作为一市之长,竟然不知道自己应该在哪儿办公,难道还需要党纪明文写入不准在酒店办公吗?更严重破坏党的政治规矩者,如周永康、令计划等人,长期身居高位,难道不清楚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吗?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如果连基本的规矩都不懂,那只能说明,根本不适合岗位需要,不符合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
有没有规矩意识,能不能自觉遵守规矩,体现领导干部的党性意识、政治觉悟和组织观念。规矩不在纸上,而在心中。领导干部唯有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自觉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严起来、实起来,时刻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明底线、知敬畏,才是真正的讲规矩。(李艳菲)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