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死”字旗

都斌

2015年07月29日15:0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华民族自古以家国情怀为重。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再到让母亲亲手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的岳飞。从古至今,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为捍卫民族利益勇往直前。

七七事变后,半壁江山的沦陷点燃了国人心中的悲愤,无数川军将士踏上了出川抗战的漫漫征程。

由于国民党军的节节败退,国民政府被迫迁往重庆。此时,身处四川安县(今北川县)的青年教师王建堂再也忍不住满腔愤懑,主动请缨。很快,在他的号召下,一百多名志同道合的热血青年汇聚到一起,组成“川西青年请缨杀敌队”,并推举王建堂为队长。

1937年深秋,安县出川抗战欢送大会在雨中开始了,尽管天气寒冷,还是挡不住纷纷赶来的乡民。欢送大会上,安县县长成云章展示了一面“死”字旗,旗的正中写着一个苍劲有力的“死”字,众人无不为旗帜上的文字震撼鼓舞: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父手谕

原来,在王建堂奔赴战场之际,年迈的老父亲无法走几十里山路到县城为儿子壮行,就托人转交给他一面“死”字旗。成云章辗转收到王建堂给儿子的包裹,打开一看,不禁为里面的内容感动得热泪盈眶。王老汉的深明大义也打动了欢送会上的每一个人。谁人无父母、谁人无兄妹儿女?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一个大大的“死”字投射出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精神。

王建堂从军后,被编入二十九集团军四十四军,担任过副官、参谋和副营长。他在前线作战七年,两次受到国民政府国防部的嘉奖,受过三次伤,每次都是用死字旗包裹伤口,然后把沾满鲜血的旗子收好,他说,这是活着回去后对老父亲最好的交代。□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提供)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姚茜、李源)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