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湖北武汉治庸:平均每天揪出3个“庸官”

2015年04月07日08:24   来源:湖北日报

原标题:平均每天揪出3个“庸官”

1460个日日夜夜,是武汉市治庸问责行动走过的历程。这4年来,江城坚持治庸的脚步,从未停歇。如今,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必到底的作风已深入人心,平均每天揪出3个“庸官”,江城治庸已迈进新常态。

科长公车私用被停职引发“蝴蝶效应”

去年6月1日,对武汉市机动车道路停车收费中心业务科副科长江某来说,既是很平常的一天,又极为不平常,因为这一天几乎改变了他,也改变了整个单位。

当日上午,江科长驾驶车牌号为鄂AAM227公车,巡查了几条收费路段。中午,他驾车回家带上儿子,来到小区附近的常青路肯德基就餐,车在店门口停了20分钟。第二天,江科长因公车私用被曝光。他被停职检查、行政警告。

追责还没有结束。为何在各项禁令之下,仍有顶风作案者?收费中心负责人说:“一方面是公车使用的规定不细致,另一方面,是长期以来失之宽、失之软,导致部分人习以为常,把什么都当小事,什么都不当回事。”

为此,该中心规定,所有公务车辆在周一至周五下班后必须停在指定地点,除公务外,周末、节假日车辆一律停用。工作人员说,新规定彻底去除了部分人的侥幸心理。近一年来,全中心20余辆公车再没出现类似问题。

当然,这只是江城治庸的一个缩影。

围绕“八项规定”,去年,市纪委抓住元旦、春节等重要节点,对公款吃喝等七类问题开展明察暗访1246次,查处问题602件,问责1051人,点名道姓通报54人。

针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等,严肃追责221人……

问责越来越细致和常态化。据统计,2011年以来,全市共问责5499人,平均每天最少问责3人。其中,局级干部41人,处级干部810人。

专家变得不尖锐了,但问题却解决了

武汉电视台香港路演播厅,每年两次成为关注焦点。因为这里是上演江城最火节目——电视问政的地方。

武汉市社科院研究员黄红云已参加了3年电视问政,可谓“元老级”评论员。这3年来,她变了。

刚上节目时,黄红云以敢说、敢问的泼辣风格,赢得观众喜爱。就连她去医院看病,清洁工都追着问:“你就是问政那个教授吧?我们就喜欢你这样说!”

可是,去年问政结束后,有观众在演播厅门外等她,只说了一句话:“我觉得你没有以前那么尖锐了。”

黄红云认为,作为评论员,一不能指责太多,二不能原谅太多。

首先,不能借情绪发泄,应理性、平和、客观表达自己的看法,先说怎么看,再说怎么办。“很多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并不知道,因此,用词不能绝对,口气不能生硬,结论不能武断。指责太多,并不能促进问题解决。”

同时,对问题,一定要追问事情本身,在争取老百姓理解的基础上,寻求解决之道。黄红云说,这才是治庸问责的初衷和目的。

今年1月,电视问政曝光了胶囊房问题。市委书记阮成发表示,春节前全市内取缔胶囊房。

一间房,牵动了全市的房子,一场“革命”在三镇拉开序幕。黄红云说,治庸问责就是将每个官员纳入责任体系,主动作为,承受压力。

4年来,围绕曝光问题,武汉市各单位共起草长效机制文件100余份,一批重、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黄红云回答那位观众时说:“你看看,我没有那么尖锐了,可问题还是解决了。”观众笑言称是。黄红云十分感慨:“感谢电视问政,否则我们根本不会与素不相识的人讨论城市的发展。”

追求更高、更好、更强

从治庸问责开始,市房产局房产交易中心发证科干部孙伟利亲眼目睹了一场改变。

该窗口规定,每周一早上8点10分开晨会。可总有人迟到,或抱怨时间太早。

但现在,时间未到,人已悉数到齐。孙伟利说,窗口工作,必须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提前到岗,能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更好为老百姓服务。

如今,治庸问责已深入人心,变成追求更高、更好、更强的一场赛跑,人人争先,个个恐后。

今年初,江城相继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市城管委主任干小明说:“我们能拿下两块牌子,最应该感谢治庸问责。没有治庸问责,公务员队伍、城市面貌都不会有现在这么好。”

伴随着每一点进步,治庸问责不断深化内涵,扩大影响力。

治庸办主要负责人介绍,为确保责任和压力传导到基层,今年的电视问政,将在直播中请来被曝光的最基层单位工作人员,让这些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的人,感受到治庸问责的动力。

从最开始的一场风暴,演变成如今瞭望城市进步的灯塔,治庸问责已成为江城的标志。相信有了这一城市治理新平台,江城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记者 胡弦 通讯员 陶涛 刘志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