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河驹
回望2014年,从美国、西班牙、意大利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到坦桑尼亚、孟加拉国、海地等最不发达国家,全球腐败形势严峻。
多国政要卷入腐败丑闻
2014年,手握重权的多国政要频繁成为腐败丑闻的主角。
罗马尼亚前总理阿德里安·讷斯塔塞因受贿、要挟等罪名被判处4年监禁。这是讷斯塔塞不到两年时间里第二次获刑入狱。2012年,他因在出任总理期间接受下属装修工程款贿赂被判处两年监禁。
于2013年卸任的巴基斯坦前总统扎尔达里因贪腐案现身法庭,他被指控在其妻子、巴基斯坦已故前总理贝·布托在任期间涉嫌收受回扣、洗钱,以及在总理官邸非法修建马球场。
南非总统雅各布·祖马因豪宅风波遭到舆论强烈批评。南非检察官发布报告指责祖马花费2300万美元巨资“升级”位于恩坎德拉的住宅,工程包括露天剧场、游泳池等。此后,祖马又被媒体曝出通过中间人向法国军火商泰雷兹集团收受巨额贿赂。
以色列前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因收受房地产开发商贿赂被法院判处6年有期徒刑及100万谢克尔(约合人民币179万元)罚款,成为以色列历史上首位因受贿罪被判刑的前总理。
“民主”产生腐败负效应
2014年,美国、印度、我国台湾地区相继在选举年里曝出严重腐败丑闻。
美国国会中期选举需改选众议院全部435席以及参议院100席中的三分之一席位。在国会山竞选募款如火如荼的敏感时间节点上,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王牌新闻栏目“60分钟”播出了一期新闻调查节目,披露了大量国会议员将竞选资金用于私人消费支出、向家族成员支付酬劳、向关系圈输送利益,以及向自己的竞选基金放贷进而收取高额利息。更为严重的是,国会议员们利用手中掌握的立法权,长期阻挠有关改革法案通过,坐视法律漏洞存在,为自身腐败行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印度多地在大选中曝出贿选丑闻。在西孟加拉邦,国大党候选人为政府雇员提供医疗保险、建房贷款等,此举被视为间接拉票的政治策略。在比哈尔邦,警方收缴了大量用来贿赂选民的现金和酒水。在纳塔克邦,候选人利用服装、现金、腕表、美食等利诱选民。至今,印度仍有22%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这一庞大的群体成为政客们最廉价的票仓和贿选对象。首府班加罗尔贫民窟的选民为某些党派投票可获得500卢比(约合人民币52元)报酬。
此外,我国台湾地区地方公职人员“九合一”选举也被贿选阴霾笼罩,前后总计对167人提起当选无效之诉。特别是选前冲刺阶段,各种买票花招层出不穷,除了直接撒钱,手电筒、卫生纸、手工皂、牛奶等都成了买票工具,贿选文化可见一斑。
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屡见不鲜
2014年,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出现大面积腐败窝案,严重冲击民众对执政当局的信心。
西班牙警方在10月反贪专项行动中抓捕了51名涉嫌贪腐的政府官员和商界高管。被捕者包括马德里地区的6名市长,以及2014年2月辞职的人民党高官弗朗西斯科·格拉纳多斯,他们将面临洗钱、挪用公款、以权谋私等多项罪名指控。当月,还曝出西班牙前经济大臣罗德里戈·拉托等80多名政府高官使用公家信用卡进行个人消费,从家居百货到户外运动装备,总额高达1500多万欧元。近年来,从安达卢西亚地区欺诈裁员补贴案,到西班牙公主驸马侵吞公共财产事件,再到人民党非法政治献金案,接连曝光的腐败案件在西班牙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民调显示,11月西班牙民众对腐败的担忧值已经由10月份的42.7%攀升至63.9%,创历史新高。
与西班牙相似,意大利也是腐败程度最为严重的欧洲国家之一。继5月米兰世博会项目曝出腐败丑闻后,6月,威尼斯市长乔治·奥尔索尼等30多名意大利政商重量级人物因卷入摩西工程(修建海上浮动水坝以减少海潮侵蚀威尼斯)腐败案被捕,前总理府国务秘书詹尼·莱塔等多名前政府高官遭到调查,总涉案金额可能高达10亿欧元。12月,罗马警方发起了打击黑手党势力专项行动,罗马前市长贾尼·阿莱马诺以及前议会主席、房管局局长等多名高官牵涉其中,朝野各党派几乎无一幸免。警方缴获的“黑账册”显示,黑手党组织与多名政客存在权钱交易,行贿总额高达8000万欧元。通过与政客勾结,黑手党组织染指公共资金,插手市政府管辖企业,非法中标市政工程,从中牟取暴利。
美国多名地方要员卷入腐败丑闻或因腐败获刑,包括2016年总统热门人选、弗吉尼亚州前州长罗伯特·麦克唐纳,伊利诺伊州前州长帕特里克·奎恩,阿拉巴马州众议院前议长迈克·哈伯,夏洛特市前市长帕特里克·坎农,贝尔市前市长罗伯特·里佐,新奥尔良市前市长雷·纳金,特伦顿市前市长托尼·麦克等。在伊利诺伊州等多地,连续几任一把手“前腐后继”,凸显美国政治体制中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病。
“身边人”腐败成为全球通病
2014年,多国当权者“身边人”深陷腐败丑闻,折射出畸形的官场生态。
西班牙公主克里斯蒂娜涉嫌协助其丈夫乌丹加林骗税及侵吞公共财产,被法院裁定须出庭受审,成为西班牙历史上首名作为犯罪嫌疑人出庭受审的王室成员。检方指控乌丹加林通过其主管的慈善基金会和空壳公司,在与地方政府合办体育和旅游项目中,制作虚假票据侵占公款共计620万欧元。此案使西班牙王室的支持率跌至历史低点,国王胡安·卡洛斯在谴责声中黯然退位。
澳大利亚总理托尼·阿博特的女儿弗朗西斯被爆出凭借其特殊身份获得学校6万澳元巨额奖学金,引发学生和民众示威抗议。据媒体披露,提供奖学金的怀特豪斯设计学院董事会主席是阿博特的好友,并长期为阿博特领导的自由党提供资助。
泰王储妃蒙西拉米家族至少6名成员在反腐风暴中落马,其中包括其叔叔——泰国中央调查局前局长蓬帕中将。初步调查显示,蓬帕涉嫌受贿、卖官鬻爵、经营非法赌场、走私石油等。泰国王室随后发表声明允许蒙西拉米放弃王室头衔。
跨国(境)商业贿赂仍然严重
2014年,多家跨国企业卷入商业贿赂丑闻,腐败的跨国(境)趋势日益明显。
法国工业巨头阿尔斯通美国分公司涉嫌在过去11年中,于印度尼西亚、埃及、沙特阿拉伯、中国台湾等地通过贿赂手段获得总额超过40亿美元的工程合同,并长期采用“Mr. Paris”和“Quiet Man”等代码,佯装雇佣合法顾问,为数千万美元贿赂资金打掩护。阿尔斯通最终被迫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和解协议,承认其美国分公司存在海外行贿行为,接受7.72亿美元罚款。这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对企业海外贿赂行为开出的最大罚单。
德国大型军工企业莱茵金属集团因涉嫌海外贿赂遭到重罚。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里,该集团子公司——莱茵金属防务电子公司通过中间人向希腊官员行贿,以换取价值1.5亿欧元的防空系统订单,总计至少1000万欧元通过非法途径流入了希腊军政要人的腰包。莱茵金属集团被不来梅检察机关罚款3700万欧元,另外还需补缴640万欧元税款。此前,克劳斯—玛菲和维格曼公司、霍瓦兹造船厂等德国军工企业也被曝出存在海外贿赂行为。
英国药业巨头葛兰素史克继在中国和伊拉克遭到行贿指控后,再次曝出海外贿赂丑闻。4月,波兰中央反贪局宣布,对葛兰素史克2010年至2012年间涉嫌贿赂医务人员和非法销售药品的调查取得重要进展,共有13名涉案人员被拘捕。
美国惠普公司因涉嫌通过行贿获取波兰警察总部电脑设备供应合同,遭到波兰检方指控。调查显示,惠普波兰子公司高管向一名波兰政府官员行贿52.95万美元现金及价值3.64万美元的物品,以换取其在IT设备招投标过程中的“特别关照”。
日本大型商社丸红为获得印尼火力发电站建设合同,先后以订单担保为名向有关印尼高官寄送了数十万美元贿赂款,被美国司法部罚款8800万美元。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