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份看似冗长但却数字清晰的报告,清楚地列出2012年中央多个部门年度“三公经费”支出预算和决算的对比情况。昨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民委、发改委、审计署、司法部等数十个中央部门陆续向社会公开其2012年部门决算,拉开了新一轮的中央部门决算公开大幕,一并亮相的还有去年的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决算。其中,“三公经费”决算数字普遍少于预算数字。
“三公”开支少于预算成“共同点”
“三公经费”一直是中央部门决算中最受关注的数据之一。根据此前财政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的2012年中央决算的报告,2012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合计74.25亿元,比预算数减少5.59亿元。
昨日,中央多个部门决算集中向社会公布。记者发现,“三公经费”决算少于预算成了很多部门的共同特点:2012年度,司法部财政拨款支出“三公经费”预算为1354.97万元,决算支出为1349.88万元,比预算低5.09万元;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去年“三公经费”决算数为1036.03万元,比预算数减少43.2万元;全国政协办公厅“三公经费”预算为1516.34万元,支出为1369.79万元;国家民委去年“三公经费”预算为3730.73万元,决算支出少了598万元;商务部去年“三公经费”决算数5274.21万元,比预算数减少351.86万元;与此同时,国土部、水利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交出的也都是“节支”成绩单。
对于决算数减少原因,商务部等诸多部门均表示,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厉行节约的各项要求,切实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部门间“三公经费”差别大
记者梳理发现,虽然同是中央部门,但“三公经费”差异较大。国家信访局去年“三公经费”预算仅为164.98万元,国家气象局等部门“三公”开支则普遍过亿,而根据往年公布的“三公经费”账单,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一直领跑,比如国税总局2011年“三公经费”支出达20.38亿元,去年“三公经费”支出是20.58亿。
对此,财政预算专家分析说,这和各部门的工作职能、机构设置和人员数等实际情况有关系。比如,有的部门开展外事活动较多,出国费用自然会多一些;有的从事防汛抗旱、地质勘察等野外作业较多,车辆购置和维修费用难免相对多一些;有的是中央垂直管理部门,所属单位多,支出规模由上千个单位汇总而成,总数就会很大。
涉及机构和职能分立的部门暂缓公开
记者发现,今年中央部门决算公开时间集中,仅昨天一天就有数十家中央部门集中公布。此外,公开内容不仅格式和体例越来越统一规范,而且越来越细,主要内容包括部门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分为部门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
今年恰逢国务院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新组建了国家铁路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撤消了铁道部和卫生部。那么,这些新组建或职能调整部门此次如何公开“三公经费”决算?
财政部国库司负责人介绍,今年涉及机构和职能调整的部门,将按不同情况进行公开。涉及机构和职能合并的部门,由新组建部门以合并前部门名义公开部门决算。如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能源局等。涉及部分机构和职能调整的部门,正常公开,如国家海洋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涉及机构和职能分立的部门,则暂缓公开,如原铁道部。(记者 陈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