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反腐倡廉

不为面子所困不被酒桌所累——探访河北武邑县“廉政灶”

2013年07月08日10:33   来源:河北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赵桥镇纪委书记张长珍介绍“廉政灶”的各 项 制度。郭 超摄

编者按 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遏制奢侈浪费,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些做法的推行,改进了干部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本报记者对这些新做法进行了采访,今起陆续刊发。

遏制公务招待浪费亮真招儿①

今年2月8日,衡水市武邑纪委要求各乡镇严格按照“六有”,即有牌子、有餐厅、有公用餐具、有管理制度、有接待程序、有专人负责的标准,建设统一规范的“廉政灶”。几个月过去了,“廉政灶”效果如何?

定额供餐,严格监督,9个乡镇建起“廉政灶”

6月7日,武邑县财政局一行8人到该县龙店乡检查“一事一议”制度的执行情况,中午该乡党委书记侯会然等陪同在机关食堂就餐。

记者看到就餐环境十分简单:两间平房,两张桌子,几把椅子。主食为茄子肉丁捞面条,所吃的都是农家菜:一盘西红柿鸡蛋、一盘鱼香肉丝,一盘花生米、一盘凉拌耳丝……“今天人比较多,一共8个菜,合计总金额122元,人均12元多。”该乡纪委书记、“廉政灶”监察组成员石岩拿起一张填满的《机关内部招待审批卡》,告诉记者,“所有的接待,什么标准,花费多少,吃的什么菜、什么主食,谁做的饭,都一一登记在册。”

“定额供餐、成本核算、经济实惠——— 这12个字是公务接待的原则。”石岩告诉记者,其实在没有推行“廉政灶”之前,大家已经比较自觉地遵守不要吃喝浪费的这一条规定,“那时候公务接待一般以不超过30元为准,如今推行‘廉政灶’,早餐、晚餐,不超过5元,午餐人均不超过15元,严禁饮酒……每年可以节省一大笔接待费用。”

接待标准有严格规定,可是如果采购把不住关,那么接待费用不也上来了吗?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该县其他几个乡镇发现,为了节约成本,降低采购花费,不少乡镇想出了“土招儿”。“市场上菜价在上涨,所以必须控制住采购关口。”武邑县圈头乡党委书记滕义彬站在乡政府院子里的一块菜地前,笑着告诉记者,“院子里正好有这几块闲散的地,咱们让每个工作人员认领了一小块,种上韭菜、茴香、大蒜、大葱、丝瓜……本来是不想让它荒着,后来索性就让食堂在这里种菜。一是没有污染,干净;二是自己种的,不用花钱!正好因地制宜、一举两得!”“县里明确提出‘廉政灶’之后,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建设节约型政府的认识,从各个环节上严格要求,比如接待制度、卫生制度、管理制度、食品采购和保管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炊事员制度……”在赵桥镇机关食堂的一间屋子的墙壁上,记者见到了崭新的制度栏,该镇纪委书记、“廉政灶”监察组成员张长珍告诉记者,从来客登记到允许走账报销,有12个程序,“这还仅仅是第一道关口,县纪委有3个督察组,由3名常委带队,轮流明察暗访,都是不定期的,指不定哪天你正在接待来客,县督察组就过来了。”

记者获悉,自今年2月8日武邑县纪委在全县各个乡镇推行“廉政灶”制度以来,截至目前,全县9个乡镇全部建起“廉政灶”,共接待142批610人次,节省费用15万余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6%。

改进作风,提高效率,“廉政灶”树起基层干部威信

“‘廉政灶’带来的不仅是节俭,更重要的是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的改进,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该县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栗桂忠这样告诉记者。

一盘凉拌耳丝、一碟咸鸭蛋、一碗面条——— 6月7日,衡水巴迈隆木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凤春在武邑县赵桥镇乡镇食堂吃了这样一顿“便餐”。这个不善饮酒的生意人为了洽谈项目,每次临行前都会特意准备醒酒药,并嘱咐随行人员“要挡挡酒”,这次也不例外。然而临近中午时,镇党委书记王永强将二人带到了食堂,让厨师给上了这样简简单单几道菜。

无推杯换盏之客套,无“以酒论情”之煎熬。50岁的王凤春惊讶之余,十分高兴:“走南闯北这么多年,酒桌上的应酬都倦了。其实,买卖成不成,不在吃喝行不行!你们这样勤俭实在,说明你们值得信任,注重效率。这样的工作餐,我愿意吃!”半小时结束就餐后,他立即开始商谈巴迈隆公司的二期投资项目。

这仅仅是“廉政灶”带来的转变之一。“武邑是个穷地方,各个乡镇财力有限,但每年的公务接待却不少,可是越穷越没底气,总担心招待不周,宴请时就竭尽所能把饭菜弄得丰盛,结果往往将近一半的酒菜都浪费了!”对于昔日的公务接待“吃喝之风”,不少乡镇干部坦言:“其实追根究底,还是咱们自己‘里子’不强,被‘面子’所累!以为好酒好菜就能引进好企业、好项目,其实这种思想本身就不对,是一种落后意识。”

“廉政灶”的推行对基层干部产生了思想上的“冲击”,也让不少饭店感触很深。

“以前乡里来了重要客人会到我的饭店来,老实说我喜忧参半!”武邑县紫塔乡一位姓房的饭店老板告诉记者,因怕给乡里丢脸,每次他都尽力招待,可这些客人吃饭时间长,服务员感觉疲惫,经常抱怨不好“伺候”,“自从今年乡里建起了‘廉政灶’,现在很难看到乡镇干部在饭店推杯换盏,我感觉轻松多了,可是饭店的收入也相应降低下来,不过只要他们能给咱老百姓多办好事、干实事,我支持‘廉政灶’!”

采访中,武邑赵桥镇鑫旺鸭业养殖场负责人郭全义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不久前他因扩大养殖规模,到乡里联系用地问题,本以为中午时间镇里干部会有应酬,没想到镇里领导简简单单在机关食堂用了餐,然后很快回到办公室继续和他商谈,后来他给鸭场工人办理养老保险,尽管手续繁杂,但每次去时,无论清早还是中午,都有人在认真负责地帮他办理,“态度和以前不一样,效率也大大提高,令人刮目相看。”“乡镇干部最贴近老百姓,吃吃喝喝不仅影响不好,还会丧失了威信。同时,酒场上吃吃喝喝几个小时,哪里还有时间干正事?”王永强感慨地说,“基层要做的事情很多,现在吃饭简单了,不再为面子所困,也不再被酒桌所累,咱们许多乡镇干部都反映明显感到时间比原来宽裕了。‘廉政灶’给乡镇带来的这些改变,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记者 陈凤来 马路 龚正龙)

(责编:吴斌、常雪梅)


相关专题
· 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