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绝不仅仅是党风政风问题,更关系社会的公平正义;绝不仅仅是财富分配问题,更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要清醒认识特权痼疾的严重危害,坚定决心和信心,牢牢抓住四个着力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树立民主法治理念。反对特权,必须坚决纠正“官本位”意识、人治思想、宗法观念、等级意识、特权心理,树立民主法治的价值理念。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责任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真正从权力的性质、权力的授受关系、权力的目的上,理解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要强化民主法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格依法用权、按章办事,坚持公平正义,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
明确行政权力归属。作为公共权力行使主体的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守法纪、秉公用权,在严格自律的同时切实加强对配偶子女、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严防行政职务中的公共权力“私有化”、“特权化”。作为公共权力归属主体的人民,要视权力行使主体的实际表现,依法定程序或继续授权让其行使,或收回委托行使权。要进一步深化政企、政事、政资体制改革,切实理顺政府与其之间的权责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根本上削弱特权现象生存的土壤和环境。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完善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将过分集中的权力进行科学分解,从制度和体制上杜绝个人说了算的特权现象。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切实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完善行政问责机制,对特权行为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都要严肃追究责任,使搞特权者所付出的“成本”大大超过违法或违纪所得。
强化权力监督制约。在严格党内监督的同时,充分发挥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的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协民主监督的作用,切实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的监督。在此基础上,着眼回应社会关切和形势任务需要,更加重视舆论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公开、公示、公告的作用。更加重视群众监督,切实畅通监督渠道,及时受理、办结和反馈情况,维护信访举报者权利,提高群众监督积极性。
(作者单位:天津市纪委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