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反腐倡廉

以史传廉 以文化人——广西大力弘扬优秀历史廉政文化纪实

2013年05月30日15:43   来源:广西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我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近年注重发掘本地的历史廉政文化资源,不断推出一批有分量、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精品项目,使党员干部从中受到熏陶、得到启迪,不断汇聚社会廉洁正能量。

挖掘历史资源 打造优秀剧目

自治区纪委近年先后出台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将弘扬优秀历史廉政文化列为宣教工作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按照自治区的部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有关部门对本地的历史廉政文化资源进行了统一的挖掘、梳理,先后推出一批叫好又叫座的历史廉政文化优秀剧目。

继推出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的大型反腐倡廉桂剧《大儒还乡》后,广西先后挖掘整理三国时期玉林郡太守陆绩“廉石”的素材,联合中视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摄制30集电视连续剧《廉石传奇》。2012年,广西又推出《一品油茶七品官》、《四知廉》等精品剧目。

《一品油茶七品官》讲述的是宋朝周渭的故事。周渭是广西恭城人,几百年来,当地人为周渭建立了祠堂,一直传承着他的历史故事和廉洁思想。该剧荣获第八届广西戏剧展最高奖桂花金奖并囊括所有单项奖。

《四知廉》讲述的是东汉名臣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在梧州藤县一个秀美的山村,杨震的后人一直在这里繁衍生息,四知堂牌匾中堂高悬,“天知,神知,你知,我知”,受到当地人的敬仰。《四知廉》也一同获得了第八届广西戏剧展桂花奖银奖。

目前,《一品油茶七品官》和《四知廉》分别在桂林、梧州两市巡回演出。自治区纪委今年将在全区进一步开展六进示范点评选命名和廉政文化精品库建设活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传承文化精髓 推出精品广告

“以绳墨取曲直,以天平称克毫,以尺度定分厘,以火候掌成色,纲有形,行有度,手中有尺度,心中有规范”,这是当前正在全国各主流影视媒体热播的一条由广西创意的廉政公益广告《规矩方圆篇》的广告词。

公益广告形象生动、覆盖面广、群众喜闻乐见。制作廉政公益广告是现代社会传播廉洁文化理念,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有效手段。

如何吸收我国优秀的历史廉洁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传媒手段相融合推出精品廉政公益广告?自治区纪委向中央纪委推荐的《规矩方圆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广告文字洗练、内涵丰富。在表现形式上采用了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非线性叙事表现手法,木匠弹线、裁缝量皮尺、医师称克毫等一系列排比的点状意向性画面,层层推进的意境,以音乐情绪累积,导出“廉洁从政”的诉求。作品看后令人印象深刻,受到了广大观众和网民的一致好评。

以历史为镜鉴 教育党员干部

唐代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4年,始终注意廉洁自持,传播文化,发展生产,留下了千古好名声。他过世后不久柳州人便为其立祠堂纪念,与他相关的柳侯祠、柳侯衣冠墓、柑香亭、罗池等一大批古迹和文物也都被后人呵护至今。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石生龙专门撰文,要求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以此为镜鉴,真正做到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考察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太平天国因反对清政府的腐败而兴,却因自己的腐败而亡,无疑是我们今天开展廉政教育的一个生动教材。2013年,自治区纪委将太平天国永安历史文物陈列馆命名为第一批广西廉政教育基地,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学习。一些党员干部在观展后深有感触地表示,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就像一面镜子给人以启迪,善于借鉴,能知兴衰之规律。

我区还挖掘提升了一批以于成龙廉政文化基地、周渭祠、中国百年清官第一村——桂林灵川县江头洲村、古莲文化街等为代表的历史廉政文化基地,利用这些廉政文化基地传承我国古代优秀廉政文化思想,让干部群众从中考察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李全胜)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