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以清正廉洁为本,拒绝他人赠送的宝玉,并告诫自己以廉为宝,珍惜“廉”这块珍贵的宝玉。
古往今来,大凡为官清正者,把心思用在为国出力、为民办事上,将廉洁作为自己的本分;而为官贪心者,由于私欲膨胀,把整个心思用在聚敛不义之财上,最后落得身败名裂。不同的心思,体现了不同的境界、不同的人生追求,而且必将得出不同的结果。
注重以廉为“宝”,也就是要时刻注重自我形象,时刻注重清廉自守。提起清廉,人们往往马上会想到包公。确实,包公在古代官吏中是为官清廉的典范。
时至今日,在我们身边,注重以廉为“宝”的官员也为数不少,像“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为民书记”郑培民、“女纪委书记”王瑛等等,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人民心目中树起了一座公正廉洁为民服务的丰碑。任何一名干部都应该像他们那样,做到坚守清廉,在为官一任中做到奉献而不索取,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活出一个有真正价值的人生,才无愧于一位人民公仆。
面对现实社会的考验和诱惑,作为党员干部,尤其要牢固树立“以廉为本”的思想,在廉洁自律方面要有更高层次的要求。作为领导干部,身处特殊的岗位,只要你有爱好就会有人投其所好,通过满足你的兴趣爱好,拉拢你的感情、消磨你的意志,让你的兴趣爱好成为腐败的“突破口”。相反,如果你能够坚持廉洁自律,把它作为做人为官之“本”,则腐败不敢近身、祸患不敢上门,对得起组织信任,对得起群众托付,从而也就获得了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