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洪
2012年11月26日0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节奏加快的政府反应、充满忧患意识的治党言辞、不惧风险的制度创新,意味着中国反腐事业的新思考新探索
最近,“提速”成了反腐领域的一个关键词。比如,重庆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从其不雅视频曝光到被免职仅63小时,黑龙江双城市有关部门得知女记者实名举报人大代表后次日就成立调查组。对此,有网友感叹: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有人说,微博让反腐提速。事实上,这几起事件传递出的信息更为积极。这些被举报的官员所碰到的,绝不仅是互联网反腐的“民间技术”提升,而是他们撞到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节点。
从重庆市纪委及时公开回应、审慎调查,到市政府新闻办第一时间发布调查进展情况,直至雷政富被立案调查,快速反应彰显了有关部门在处理这一事件上的决心,公开、透明的程序则凸显了处理这一事件的思路——案件自民众监督始,民众监督也将贯穿案件全过程。
近年来,网络上,“房叔”、“表叔”等被大起底,网络舆论监督效果显著。前不久,有媒体调查显示,公众最期待的改革,“收入分配改革”排第一,“反腐机制改革”列第二。
迅速、公开、依法推进,反腐鼓舞人心。事实上,与网络反腐相比,制度反腐的力量也在加速推进。比如,从明年起,广东顺德凡拟新提拔为副科级以上干部,一律须先接受审计调查,并向公众公开家庭财产等信息。
节奏加快的政府反应、充满忧患意识的治党言辞、不惧风险的制度创新,这些都意味着中国反腐事业的新思考新探索,它一头连着国家的未来,一头担着执政党的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制度和民心的合力,而要凝聚这种力量,绕不开反腐败这一重大课题。
回到近期一系列反腐案例上来,其实民众更关注其后的法治进程,关注由点到面制度的修复和完善。人们对“63小时”寄托着更多的期许,愿从这个历史的小细节起步,反腐倡廉建设更加发力,更有成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