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2日08:48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紀委監委駐市教育局紀檢監察組日前深入平樂縣二塘鎮和平小學、陽朔縣福利鎮楓林小學等18所中小學校,對食品留樣記錄、財務經費管理等方面開展監督檢查。
其間,該紀檢監察組發現部分學校食堂存在財務管理不規范等問題,提出針對性意見建議23條,督促相關部門舉一反三整改問題。
聚焦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突出問題,桂林市紀委監委緊緊牽住責任這個“牛鼻子”,聯合職能部門建立工作例會、聯系協調、數據分析通報、約談問責等10項工作機制,推動形成黨委領導、政府實施、行業主管、部門協作、紀委監督、群眾參與的監督監管工作格局。
“我們堅持以案件查辦帶動全局,建立領導包案等機制,對全市中小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有關問題線索進行起底排查,發揮‘組組’協同監督、‘室組’聯動監督及片區協作等優勢,深挖徹查黨員干部、學校教職工在物資採購上插手招標、收受回扣,在膳食經費上虛報套取、挪用侵佔,在食品安全上以次充好、缺斤短兩等突出問題。”桂林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有關負責同志說。
“伙食質量差,孩子午飯吃不好。”此前,興安縣委巡察組對縣教育局開展常規巡察時,由學生家長的一句吐槽,牽出了該縣實驗小學相關人員暗箱操作挪用學生結余伙食費等問題線索。經查,興安縣實驗小學前后兩任校長楊某、蔣某違規將學校結余學生午托伙食費等用於學校其他經費列支。最終,楊某、蔣某等4人受到嚴肅處理,縣實驗小學退還學生家長結余伙食費。
一手抓案件查辦,一手抓系統治理。桂林市紀委監委對去年以來全市查處的“校園餐”案件進行逐個梳理,聚焦人員管理、採購貯存等食品安全環節,列出擠佔挪用、虛報套取等膳食經費管理六類問題,厘清屬地責任、政府職能部門主管監管責任、紀檢監察機關監督責任,制定“校園餐”監管改革方案,以興安縣、恭城瑤族自治縣為試點,以點帶面全面推進。(通訊員 潘攀 馮莉婷)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