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分享

“精准滴灌”讓警示教育入腦入心

2025年08月20日09:01    222

警示教育是全面從嚴治黨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一環。使警示教育入腦入心、直抵人心,要變“大水漫灌”為“精准滴灌”,不斷提升針對性、實效性和感染力。

警示教育重在精准發力、靶向教育,不能“千人一方”。如果在警示教育工作中搞“一鍋煮”“大雜燴”,又或者警示案例與教育對象層級錯位,就容易浮在表面、流於形式,警示教育效果就會打折扣。使典型案例貼合受眾實際,引導黨員干部真正把自己擺進去,破除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心態,才能實現警示教育從“入耳”到“入腦入心”的質變。

“精准滴灌”,意味著警示教育要擊中要害,讓受眾受到觸動震撼。觀看警示教育片、印發懺悔錄、近距離觀看庭審現場、參觀警示教育基地……這些都是開展警示教育的形式和載體。關鍵在於,如何借助典型案例、有效利用形式載體,深刻揭示違紀違法干部“血的教訓”,帶給黨員干部靈魂洗禮。把典型案例轉化為警示教育資源時,不能就事論事、浮在表面,而要深刻剖析、入木三分,突出“第一次”“轉折點”等關鍵節點,剖析違紀違法者由風及腐、蛻化變質的墮落軌跡,在別人跌倒的地方豎起“警示牌”,方能更好引導黨員干部把“看在眼裡的警示”轉化為“刻在心裡的警戒”。

“精准滴灌”要在分層分類分領域施教。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不同層級、不同類型、不同崗位、不同領域的受眾各有其特點,准確把握教育對象的職務、崗位、年齡等差異,因人施策、量身定制,有利於促使教育對象加深理解、產生情感共鳴,進而懸崖勒馬、知止收手。對於“一把手”等“關鍵少數”,選取同級同類案例,找准找實“一把手”在決策、用權、交往、家風等方面的突出問題,督促他們攬鏡自照、反躬自省﹔對於年輕干部,選取同齡人案例,深入剖析走上違紀違法道路的心路歷程和共性特征,引導其扣好成長路上的“第一粒扣子”﹔對於基層干部,把握其直面群眾的工作性質,從群眾身邊的“微腐敗”案例入手,引導其增強群眾觀念、樹牢公仆意識、守好小事小節﹔針對國企、金融、開發區、教育、醫療等重點領域腐敗現象,對同一類問題進行綜合剖析,深挖共性教訓,推動建章立制,加強系統治理。

在常態化警示教育的基礎上,抓住重要節點,針對性開展警示教育,同樣體現“精准”思維。比如,節假日是“四風”問題易發多發的時期,在節假日來臨之際提出多種形式的警示要求,有利於引導黨員干部自覺抵制“節日病”﹔又如,新提拔時,黨員干部可能從“春風得意”變成“得意忘形”,要抓住時機開展針對性警示提醒,促使干部服“良藥”、治“未病”﹔再如,臨退休時,黨員干部可能思想防線逐漸鬆動,對紀律規矩掉以輕心,需要及時點醒“夢中人”,如此種種。關鍵時刻的一劑“清醒劑”,無異於“當頭棒喝”,能夠引起黨員干部重視,警醒、知止。

一堂觸及靈魂、直抵人心的警示教育課,對黨員干部而言就是思想洗禮課、紀法宣講課、自我反思課。開展警示教育,最根本的還是要讓黨員干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主動在思想上劃出紅線、在行為上明確界限。優化內容供給、實現“精准滴灌”,推動警示教育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往心裡走,才能讓黨員干部真正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鵑

(責編:彭曉玲、代曉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