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分享

貴州重拳整治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

靶向施策促振興

2025年08月14日08:16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22

近日,走進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仁山街道塘邊村肉牛養殖基地,一棟棟牛舍整齊排列,一頭頭肉牛毛色油亮、膘肥體壯。基地負責人楊某某對前來走訪的區紀委監委干部說:“如今肉牛基地運轉良好,存欄肉牛最高達500余頭,帶動周邊村民20余人就業。”

此前,該養殖基地因承租方無法正常運營,導致基地長期閑置。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整治啟動后,萬山區紀委監委、區農業農村局等多方協調推動,重新引進有實力的公司進行肉牛養殖經營,並通過資產入股方式,實現群眾分紅。

農村集體“三資”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物質基礎,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指出,要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各級黨委特別是市縣黨委要把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為重要任務常態化地抓,讓老百姓可感可及。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對持續深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治理作出部署。貴州省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力度不減、標准不降,持續深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整治,聚焦農村集體“三資”底數不清、資產經營管護不善、資產監管不到位等問題,監督推動全面清理整治,嚴肅處理背后的責任、作風和腐敗問題,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保障。

全省“一盤棋”推進,摸清“三資”底數

貴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明確將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整治納入2025年度全省重點整治項目清單,組織力量深入基層一線調研督導、推進工作,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匯報,分析問題、推動解決。7月2日,貴州省委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全省深化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情況匯報,對整治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等工作提出要求。

貴州省紀委監委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健全委領導班子成員包聯重點整治項目工作機制,推動市包縣、縣包鄉,同時組建省級督導組,推進工作部署落實。推動省農業農村廳制發整治任務清單,強化工作跟蹤指導。督促全省各地找准突出問題、薄弱環節靶向糾治,推動形成橫向協同、縱向一體、集中發力的工作格局。

“我們在監督調研中發現,村集體‘三資’底數不清、情況不明,是導致違紀違法問題易發多發的重要因素。”貴州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介紹。為推動徹底摸清家底,省紀委監委推動省農業農村廳研究制定“貴州省農村集體‘三資’明白卡”、農村集體“三資”精准清查有關問題的處理意見和資產清查有關說明,建立領導干部包片工作機制,督促指導各地做好村集體“三資”清查工作。

據介紹,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整治開展以來,該省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較清查前分別增長23.1%、42.4%、13.1%。

強化案件查辦,嚴懲“蠅貪蟻腐”

盤州市盤關鎮東風居委會黨支部原書記、居委會原主任張明信利用職務便利,採取收入不入賬、少入賬等方式,截留居委會所屬企業收入用於個人開銷,通過虛構居委會及所屬企業租賃其個人房屋、門面等事項,騙取集體資金……日前,貴州省紀委監委公開通報農村集體“三資”領域相關違紀違法典型案例,釋放出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堅決懲治“蠅貪蟻腐”的鮮明信號。

該省紀檢監察機關緊盯農村集體資金被侵佔挪用、截留私分,資源被低價發包、違規佔用,經營性資產閑置低效、非經營性資產管護不到位等突出問題,以及村干部特別是村級“一肩挑”人員等重點對象強化監督,嚴查農村集體“三資”領域突出問題以及背后的責任、作風和腐敗問題。今年1至6月,全省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7041個,給予黨紀政務處分6084人,其中查處集體“三資”管理方面問題1452個,立案2224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216人。

堅持開門搞整治,該省紀檢監察機關通過開通網絡專欄、在公共場所張貼二維碼、梳理12345便民熱線等方式廣泛收集問題線索,同時健全與審計、信訪等部門的問題線索移送機制。今年以來,全省各級各部門共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涉及農村集體“三資”領域問題線索565件。對違紀違法問題線索,綜合運用領導包案、提級辦理、挂牌督辦、指定管轄等措施,全力攻堅重點案件。

針對基層案件查辦力量薄弱問題,貴州省紀委監委指導縣(市、區)紀委監委在保持編制、職數總體穩定的前提下,按照協同高效原則,規范增設紀檢監察室,推動人員力量向監督執紀執法一線傾斜。同時,完善推廣片區協作工作機制,推動全省88個縣級紀委監委整合紀檢監察室、派駐機構、鄉鎮紀檢監察機構力量,共建立協作片區381個,將醫院、學校等單位和村(居)監督力量納入片區統籌調配,凝聚監督合力。

為破解基層“熟人社會”監督難問題,荔波縣紀委監委以群眾反映強烈的農村集體“三資”領域為監督“小切口”,聚焦集體資產處置不公、集體資源流失等突出問題,深化運用“監督聯合、問題聯查、案件聯辦、治理聯動”的片區協作模式,對全縣村(社區)開展片區聯合監督,著力發現和查處村(社區)干部監守自盜、貪佔挪用及違規處置集體資產等違紀違法問題。

此外,該省紀委監委依托全國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平台建立預警監測系統,依托貴州民生監督系統建立數據比對模型,通過比對核查發現異常數據,實現對集體“三資”管理中的違紀違法行為早發現、早提醒、早處置。

深化標本兼治,規范監督管理

近日,開陽縣紀委監委以“小班授課+片區覆蓋”模式,組織紀檢監察干部下沉全縣18個鄉鎮(街道),就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中的廉潔風險點開展紀律教育。

開陽縣紀委監委以清理、規范村級合同作為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整治的切入點,督促相關單位排查整改一批不規范合同,推動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同管理指導意見,構建“縣鄉村”三級管理、“縣鄉”兩級備案及司法、財政、自然資源等橫向聯審機制,進一步規范村級合同流程標准,促進規范高效利用農村集體“三資”。

該省紀檢監察機關緊盯問題排查、監督檢查、案件查辦中發現的普遍性問題,深化整改整治,進一步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針對排查發現的問題,督促分級建立問題整改台賬,實行動態管理、對賬銷號,壓實責任推動問題整改,強化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緊盯農村集體資金,深化整改村級合同、財務管理、收支管理、工程項目等方面突出問題,監督推動主管部門認真落實《貴州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制度實施細則》,嚴防虛假列支、違規出借村集體資金等行為。安順市出台“村財鄉鎮代管”的實施意見,探索由鄉鎮或由鄉鎮統一選聘中介機構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開展代理記賬業務,提升村級財務管理水平。

同時,該省紀檢監察機關緊盯農村集體資產,堅持分類施策,指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完善規范決策機制和收益分配機制,明確經營性資產管理責任和經營目標,切實守護好群眾利益。(記者 潘存果 通訊員 韋祖珍)

(責編:彭靜、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