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分享

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系列綜述之三

以家庭好家風支撐起社會好風氣

2025年08月13日08:09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22

天下之本在家,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懸於廳堂的楹聯、傳於后世的誡子書,既是一個個家族的精神圖騰,更是社會風氣的毛細血管。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要求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良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他強調“領導干部的家風,不僅關系自己的家庭,而且關系黨風政風”,要求領導干部“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做家風建設的表率,把修身、齊家落到實處”。

近年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督促推動黨委(黨組)進一步將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納入全面從嚴治黨重要內容。針對一些領導干部家風不正現象,加強對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違規經商辦企業等情況的及時預警監督,筑牢拒腐防變的家庭防線。拓展家風教育陣地,選樹勤廉典型,強化示范效應,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家風正、民風淳的效應正逐步顯現。

汲取歷史智慧,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

家風如溪,在歷史長河中匯聚沉澱,終成綿延至今的浩蕩源流。

中華民族歷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尊老愛幼、孝老愛親,母慈子孝、兄悌弟恭,耕讀傳家、勤儉持家,知書達禮、遵紀守法,妻賢夫禍少、家和萬事興等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中,融入中國人的血脈中,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

從《顏氏家訓》的“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到《朱子家訓》的“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從諸葛亮《誡子書》的“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到六尺巷蘊含的“禮讓”之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藏著家風建設最深厚的哲理。

各地紀檢監察機關與相關部門同向發力、形成合力,深入梳理歷史名人、古聖先賢的家訓家規、家書手札,提煉出廉潔修身、清白傳家等契合新時代要求的家風內核,並推動建設以名人故居、家風展館為載體的教育陣地,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家智慧。

走進四川省成都市的武侯祠廉潔文化基地,歷史的厚重與廉潔的清風扑面而來。“諸葛亮《誡子書》中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流傳千古,展示了其清廉自守、修身律己的良好家風。”近日,來自武侯區簇錦街道的40多名黨員干部在此接受家風教育。

《誡子書》全文僅86字,卻字字珠璣。成都市紀檢監察機關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家風故事,轉化為做深做實家風建設的文化資源。

武侯區紀委監委在武侯祠廉潔文化基地設置《誡子書》專題展區,以圖文、實物陳列等形式詳解典故背景,並融入諸葛亮一生清廉從政、嚴格治家的事跡。同時,組織專家學者開展專題研討,形成理論成果並融入黨員干部培訓課程,讓傳統家訓在當代廉潔教育中煥發新的生命力。

“一紙書來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裡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位於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因一封家書而聞名。清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以一封家書化解了鄰裡糾紛,以一部《聰訓齋語》影響后人治家。

習近平總書記2024年在安徽考察時曾來到桐城,了解六尺巷歷史及其傳承,察看“桐城派”相關文物資料。

“清廉家風,潤物無聲。我們以身作則,言必信、行必果,讓正直清白成為家庭最厚重的底色。”近日,桐城市紀委監委聯合市婦聯,組織新提拔領導干部及其家屬開展“家風潤桐城 廉潔伴我行”家庭助廉倡廉活動,參觀六尺巷廉政教育基地,傳承禮讓家風,弘揚清風正氣。

近年來,安慶市紀委監委充分挖掘六尺巷背后的家風故事,聯合宣傳、文旅部門創排以“六尺巷”為題材的廉潔主題作品,並指導桐城市紀委監委開展“桐城優秀傳統家風家訓”專題講座,組織“六尺巷故事背后的清廉家風”主題宣講,教育引導全市黨員干部知古鑒今、廉潔齊家,推動形成“好風傳家”社會風氣。

家訓典籍流淌著家風建設的源頭活水,家族故事藏著家風傳承的生動密碼。新時代涵養共產黨人良好家風,要從中華優秀傳統家風中汲取養分,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古人的智慧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前輩的優良家風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証,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地方考察調研時多次到訪革命紀念地,瞻仰革命歷史紀念場所,反復強調要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

紅色文化是家風建設的精神富礦。紀檢監察機關同相關部門一起,用好用活本地紅色家風文化資源,通過組織專題學習、組建宣講團等方式,講好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故事。

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家風,是反映黨風和社會風氣的一個重要“窗口”,也是黨風廉政建設的“晴雨表”。回看崢嶸歲月,老一輩革命家用行動注解著中國共產黨人公私分明的自覺,詮釋了何為“從嚴治家、廉潔齊家”。

“不許動用公家的汽車”“在任何場合都不要說出與總理的關系,不要炫耀自己”……周恩來的“十條家規”至今讀來仍振聾發聵。朱德一生積攢下近2萬元積蓄,臨終前全部作為黨費交給了黨組織,而沒有留給子女。

紅色家風蘊含著中國共產黨人崇學、崇德、崇儉、崇廉的崇高風尚。陝西省延安市紀委監委深入挖掘延安時期管黨治黨歷史中的家風元素,建成延安紅色家風館、延長縣西渠村黨史館等具有豐厚家風內涵的廉政教育基地和示范點。

“老一輩革命家身體力行形成的優良家風,穿越時空依然熠熠生輝、催人奮進。我將以先輩們為榜樣,把紅色家風融入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干淨干事、清白做人。”每逢節假日,延安紅色家風館總會迎來許多參觀者。2023年,延安紅色家風館被命名為延安市廉政教育基地。自開館以來,參觀學習人員已突破12萬人次。

“忠誠”二字,既是紅色文化的核心,也是紅色家風的根脈。習近平總書記說,“我看了很多革命烈士留給子女的遺言,諄諄囑托,殷殷希望,十分感人。”

1936年,抗日英雄趙一曼就義前給兒子寧兒寫下遺書:“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89年后的今天,在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的趙一曼紀念館裡,依然回蕩著她的諄諄教誨。

宜賓市紀檢監察機關把家風建設作為厚植廉潔根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的有力抓手,將趙一曼紀念館及故居列為廉潔文化基地,通過深入挖掘趙一曼家風故事和廉潔事跡,不斷豐富基地展陳內容。同時,聯合市婦聯常態化開展“夫妻牽手”家庭助廉主題活動,組織領導干部及其家屬到趙一曼紀念館及故居共同接受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

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以紅色家風為底色涵養新時代家庭風尚,管好親屬子女、管好身邊人身邊事,樹立良好家風,過好親情關,教育親屬子女嚴守黨紀國法,堅決防止和反對“裙帶腐敗”、“衙內腐敗”,從最近身的地方構筑起預防和反對特權的防護網,做全黨全社會涵養良好家風的表率。

彰顯時代價值,讓家風建設扎根實踐土壤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重訪河南蘭考時見到了焦裕祿的5個子女。二女兒焦守雲對總書記說,“我們一定傳承好父親的精神,保持家教家風。”總書記聽后,一邊點頭一邊說:“好家風,好家風。”

最是清風傳家遠。家風家教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是留給子孫后代最好的遺產。近年來,河南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聯合相關部門深入挖掘焦裕祿的家風故事,將家風建設融入黨員干部學習教育,讓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焦裕祿“熱愛勞動、艱苦朴素、不搞特殊化”的家風,從嚴管好親屬子女。

蘭考縣紀委監委加強與縣婦聯協作,將焦裕祿同志紀念館、縣委黨校作為弘揚焦裕祿家風的前沿陣地,定期組織黨員干部及其家屬開展實地教學活動,通過觀看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舉辦家風故事宣講會、舉辦“賡續紅色基因 傳承清廉家風”紅色經典誦讀活動等形式,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厚植家國情懷、弘揚優良家風。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家風建設的精神富礦,它以馬克思主義為靈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沉澱著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與實踐智慧。紀檢監察機關聯合相關部門深耕實踐沃土,注重從“時代楷模”、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中挖掘家風密碼,引導黨員干部從身邊實踐中感悟家風與使命的內在關聯,讓家風建設扎根實踐土壤、彰顯時代價值。

在福建省東山縣,當地老百姓有一個習俗:逢年過節“先祭谷公,后拜祖宗”。“谷公”就是曾在東山縣工作了10多年的老縣委書記谷文昌,他在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同時,也給后人留下了永不褪色的“傳家寶”。

位於東山縣的谷文昌廉政主題館內陳列著一輛老式自行車,這是時任東山縣委書記谷文昌的“專屬公車”。曾經,他的兒女趁父親不在家,騎著這輛自行車出去玩,谷文昌知道后嚴肅批評道,這是公家配給我工作用的車,你們沒權使用!

近年來,東山縣紀委監委聚焦家風建設這一重要課題,推出形式多樣的活動。每年定期召開“谷風常伴·廉潔齊家”縣管領導干部家屬座談會,號召干部家屬當好“廉內助”,弘揚好家風。該縣紀委監委還將谷文昌廉潔家風與非遺曲藝貫通融合,指導東山縣潮劇傳承保護中心創排《借車》《家風》等潮劇小戲,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谷文昌清廉家風深入人心。

家風榜樣並非遙不可及,他們往往就在你我身邊。近日,安徽省績溪縣紀委監委舉辦了一場學習李夏精神主題黨日活動暨年輕干部座談會。在討論分享中,有位年輕干部提到了“清廉筆筒”的故事。

2017年,績溪縣紀檢監察系統舉辦廉潔文化作品征集活動,時任荊州鄉紀委書記李夏帶著四歲的女兒制作了廉潔主題筆筒,他用自己的大手握住女兒的小手,在筆筒上寫下了“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無論是焦裕祿、谷文昌,還是李夏,他們的家風建設都不是抽象的理論說教,而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價值選擇、行為規范和精神追求,將遵紀守法、艱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觀念沉澱為家庭的道德因子。

培育好家風,從來不是一家一戶的私事,而是為社會培厚道德土壤的大事。紀檢監察機關要將家風建設作為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引導黨員干部清白做人、勤儉齊家、干淨做事、廉潔從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養新時代共產黨人的良好家風,以家庭好家風支撐起社會好風氣。(記者 沈東方)

(責編:彭靜、唐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