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4日10:08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拿到分紅,大伙都很高興!”近日,陝西省紫陽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到東紅村開展回訪,村民們反饋說:“現在村上的錢和東西處置越來越規范,黨務村務及時公開,收支情況看得見,咱也放心!”
此前,紫陽縣審計部門發現東紅村部分村級賬務管理存在不規范行為,后將相關問題線索移交至紀檢監察機關。紫陽縣紀委監委和煥古鎮紀委協同聯動循線深挖,最終發現東紅村黨支部原書記、村委會原主任、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原理事長唐某某相關問題線索。經查,唐某某利用職務便利,擅自將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賬戶集體資金50萬元劃轉至個人賬戶用於從事經營活動和生活開支。他還向東紅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借出3筆資金未及時歸還,致使投放至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資金未能帶動群眾發展產業獲取收益。最終,唐某某被開除黨籍。
農村集體“三資”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物質基礎,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陝西省紀檢監察機關將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整治作為保障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服務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有力抓手,以規范集體經濟合同為切入口,深入排查整治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堅決糾治群眾深惡痛絕、反映強烈的痛點難點問題。
“我們對近一年查處的集體‘三資’領域案件及違紀違法行為深入分析,梳理出目前我省集體‘三資’管理中資金管理方面侵佔挪用、截留私分等7種突出問題,資源管理方面濫用職權、優親厚友等5種具體情形,資產管理方面以權謀私、監守自盜等5種突出問題。”陝西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相關負責同志表示,針對3大類17種突出問題,省紀委監委研究制定監督問責指引,進一步明確黨委政府相關部門、村級組織的集體“三資”管理職責和監督要點,指導基層紀檢監察機關嚴肅查處集體“三資”管理違紀違法問題。
聚焦底數不清、數字不准、責任不明等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頑疾,陝西省紀檢監察機關將合同清理規范作為切入點,推動盤清集體“三資”底數、規范集體“三資”管理。自2024年4月以來,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摸排清查經濟合同76.2萬份,收回無償低價佔用、違規出租發包土地26.3萬畝,收回資產6.1億元。
靖邊縣紀委監委直擊“撂荒—流失—侵佔”監管漏洞,聯合縣農業農村局開展農村集體土地管理使用突出問題整治,推動184個村(社區)全面起底閑置低效土地,建立“地情、合同、收益”三本台賬,查擺監管責任缺位問題,截至2025年4月底,全縣共整改問題合同4190份,推動返還群眾財產利益131萬余元。鎮巴縣紀委監委針對監督管理不到位、履約不嚴格等造成的合同逾期、資金追繳不力等問題,督促建立農村集體經濟合同履行監測預警管理制度,從事前、事中、事后等環節進行規范,嚴防合同逾期資金收不回等問題。
“農村集體‘三資’領域相關問題往往與監管責任缺失有關,部分地區鎮(街道)、縣(區)工作力量不足。”陝西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相關負責同志說,對此,省紀委監委督促省農業農村廳制定《全面推進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監管信息化意見》,聯合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秦農銀行建設“陝農經”綜合信息監管服務平台,為廣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各相關部門提供農村集體資產監管服務。
“該平台集財務核算、監督預警、統計分析等功能於一體,覆蓋集體資產經營管理全過程。”神木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陝農經’平台可以對村集體資金流向、合同履約狀況等重要事項實時動態監測。此前南關村未能如期收到金纓幼兒園房屋租賃金的問題,便是借助該系統核查發現的。”
同時,平台允許群眾查詢部分集體“三資”數據,進一步實現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透明公開。
“今年,我們將督促省農業農村廳開展新一輪農村集體‘三資’精准清查,依托‘陝農經’綜合信息監管服務平台加強監管,避免賬外運營、賬外管理。”陝西省紀委監委駐省農業農村廳紀檢監察組相關負責同志表示。(記者 蔡怡)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