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5日08:17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提出,深化運用群眾點題機制,指導各地選擇民生痛點難點因地制宜開展整治,讓群眾可感可及。
群眾點題,是紀檢監察機關推動民生問題解決的重要機制。群眾提出急難愁盼問題,紀檢監察機關聯合職能部門通過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共同加以解決,接受群眾監督評價,切實維護群眾利益。
豐富群眾點題形式,將群眾合理訴求轉化為具體整治行動
不久前,福建紀檢監察微信公眾號發布“點題榜”,公開征集群眾、企業對2025年度點題整治項目的意見建議。這是該省持續開展點題整治的第五年。
中福智谷(福州)科技有限公司的陳明看到今年的“點題榜”,為“整治惠企政策知曉度不足、申報不便捷、兌現不及時等問題”投下一票。
陳明還是福州市智能家居行業協會會長與永泰縣監委特約監察員。“我走訪企業時發現,很多初創團隊隻知道埋頭搞技術跑市場,對人才申報、稅費減免等惠企政策一問三不知,政策‘藏在深閨’,申報過程繁瑣,影響政策落地,實在可惜。”陳明告訴記者,“這是很多中小微企業都面臨的普遍問題,前些天看到‘點題榜’,今年新增了企業點題項目,希望相關部門能夠轉變作風、改進工作,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今年,福建省紀委監委在以往整治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基礎上,進一步拓展營商環境領域點題范圍,通過“群眾點題+企業點題”雙線並進,探索點題整治涉企突出問題。“點題榜”發布前,福建省紀委監委征集19831條選題建議,經過篩選、會商、研判形成新增選題意向8項﹔“點題榜”發布后,組織社會各界進行投票,確定2025年度點題整治項目3個。
深化運用群眾點題機制,就是傾聽群眾呼聲,從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中找到整治工作切入點。各地在開展群眾點題活動中,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探索實行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機制和舉措。
深入一線開展調查研究。四川省簡陽市紀委監委從“被動點題”向“主動聽題”轉變,持續深化“走基層、訪民生、解難題”活動。運用“協作區”機制,班子成員帶隊,組織各鎮(街道)紀(工)委和派駐市教育、民政、衛健等部門紀檢監察組,直插一線開展流動接訪。此外,到鎮(街道)開展訪學校、訪醫院、訪敬老院等行動,與師生、醫患、老人、商家等面對面交流,聽民聲察實情。
堅持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資源縣紀委監委暢通“信、訪、網、電”舉報渠道,線上利用微信公眾號、網站等平台發布信訪舉報指南,設立舉報平台。線下積極推動紀檢監察機構規范群眾來訪接待,在各鄉鎮、社區設立意見箱﹔組織流動接訪小組,通過推行委領導定期接訪、承辦部門帶案下訪、疑難信訪問題重點約訪、紀檢監察干部不定期深入走訪等形式,主動傾聽群眾訴求,按照“誰接訪、誰負責”原則,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設立點題台賬,進行跟蹤督辦。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發現問題能力。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紀委監委督促信訪、民政、農業農村等部門全方位、多渠道收集整理群眾反映問題,結合日常監督檢查、案件查辦等情況,將“片區協作”“紀巡審聯動”等合作機制同步嵌入線上運行,形成以數據為“線”、聯通各“點”的監督體系。目前,已從11個部門及10個街道各社區中篩選出52項群眾呼聲較高的民生領域問題,根據點題清單建立農村集體“三資”、惠民惠農補貼發放等模型21個,預警查實信息2370條,移交問題線索30件。
壓實責任督促部門答題,推動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群眾點題是前提,如何答題是關鍵。
最近,福建省石獅市蚶江鎮石漁村村民老郭通過手機收到了宅基地電子証照,從登錄“i石獅”小程序提交申請到完成聯合審批,整個流程足不出村就已辦理完畢。“以前蓋個章得‘跑斷腿’,現在動動手指就辦成了!”老郭開心地說。
宅基地審批涉及農業農村、自然資源、住建等部門。過去,紙質材料在村鎮兩級來回流轉,群眾平均耗時3至6個月,還有不少村民因材料不全被反復退件。2024年6月,石獅市紀委監委將農村建房審批手續問題列為“農村集體‘三資’監管點題整治”小切口,督促市農業農村局打通政務數據“中梗阻”,搭建宅基地全鏈條數字審批平台,建立“農戶線上申請,多部門線上聯審聯辦”的審批管理機制。2024年以來,全市共收集宅基地房屋登記難問題110宗,化解問題80宗,幫助老舊農房住戶由“登記憂”邁向了“產權明”。
福建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省紀委監委緊緊扭住責任“牛鼻子”,形成黨委政府、職能部門、紀委監委等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
督促部門答題是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的重要一環。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能職責,緊盯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跟進監督、全程監督、精准監督,壓實責任督促有關部門切實解決問題,確保群眾訴求件件有回音有落實。
2024年5月,湖南省道縣群眾通過網絡平台反映液化氣價格過高、強制配送等問題。道縣紀委監委迅速介入,調查發現,縣城管局在發布液化氣統一配送政策公告時未進行合法性審查,也未征求相關部門意見,導致政策執行后液化氣價格大幅上漲。道縣紀委監委嚴肅查處了縣城管局、縣市場監管局等相關責任人員。在此基礎上,該縣紀委監委做好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將此問題納入點題整治范圍,積極推動縣委、縣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主動履責,實行政府指導結合市場調節定價模式。
為更好保護農村集體資產,根據群眾點題機制,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紀委監委與職能部門聯合制定典型問題、整改舉措、制度規范“三張清單”,並在全區推廣,督促各街道、村社建立完善股份經濟合作社規范管理實施辦法、財務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制度機制。雲南省陸良縣紀委監委聚焦教育醫療、養老社保、鄉村振興等8大領域,形成群眾點題清單,向主責部門下發監督交辦單,明確整改時限和標准,對復雜問題實行紀委監委與行業主管部門聯合督辦。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紀委監委瞄准城鄉供水“跑冒滴漏”問題,督促區水務局以及11個鎮街同步建立問題清單、整改台賬,向分管區領導發送廉情清單5份,向案發單位黨委(黨組)發放紀檢監察建議書3份,壓實整改責任。如,針對水質不穩定問題,督促北郊水廠全面配備淨化消毒設施設備,加強水質檢測監測,讓群眾喝上干淨水、放心水。
監督問效,整治成果讓群眾可感可及
題目群眾點、成效群眾評。在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推動下,多部門同題共答、形成合力,注重發揮群眾評價作用,不斷把群眾的“問題清單”轉化為“滿意清單”。
問題解決得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前不久,福建省紀委監委對上一年度點題整治工作推出“整治評價榜”,讓群眾投票打分。有群眾留言:“這個評價榜做得不錯,群眾反饋評估整治工作情況,哪項工作做得好一目了然。”該省紀委監委綜合各級信訪、巡視巡察、“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等評價意見和代表委員、特約監察員評審情況,最終確定項目評價結果。對評價為“結題完成”的項目,推動轉入常態化治理,確保問題不反彈﹔對評價為“深化推進”的項目,分析原因、查找差距,納入新一年度點題整治項目繼續整治。目前,該省已有14.33萬名群眾,7598位各級代表委員、特約監察員參與投票。
“孩子現在納入了保障范圍,我們每月按時可以領到1400元的補貼,緩解了生活壓力,多虧了你們的及時幫助。”近日,湖北省丹江口市涼水河鎮紀委工作人員來到漢江村涵涵小朋友家中,就點題整治事項——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政策落實情況開展回訪,涵涵父母高興地向工作人員介紹情況。
據了解,涵涵父母均為殘疾人,無法承擔撫養義務,按照民政部《關於進一步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涵涵一家應該享受相應補貼。此前,時任村干部張某因為政策理解不透徹,排查不仔細不全面,造成漏報,導致涵涵遲遲未能按程序納入政策保障范圍。
該市紀委監委發現這一問題后,迅速將此納入點題整治范圍,對相關當事人追究責任,並督促職能部門及時將涵涵納入政策保障范圍。該市以此為切入點,對全市“應納未納”問題進行排查,發現有42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未按程序納入政策保障范圍。隨后,該市紀委監委通過向職能部門通報情況、下發紀檢監察建議書、與“一把手”談話等方式,督促立即整改、應納盡納。
丹江口市紀檢監察機關對點題整治中存在的走形式打折扣等問題進行專項治理,11項選題逐項接受相關職能部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約監察員評議。目前,已收集200余份問卷調查和500余人次效果評價,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20份,通報曝光典型案例18起28人。
切身的問題得到解決,群眾才會對整治工作滿意。湖北省黃石市紀委監委針對信訪舉報、“12345”熱線反映的問題開展集中“回訪”,以“點對點”方式向群眾問效﹔對群眾反饋不滿意的,及時反饋交辦,督促相關部門做好處置工作,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陸良縣紀委監委建立“辦結回訪+群眾打分”機制,對已辦結問題全部進行電話回訪,對群眾不滿意事項啟動“二次督辦”,推動問題真改實改。
群眾點題、部門答題、紀委監督、社會評價……各地深化運用群眾點題機制,督促推動有關部門擔當作為,辦好更多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好事,努力把“群眾點題”化為“群眾點贊”,讓群眾真正感受到正風肅紀反腐就在身邊,公平正義就在身邊。(記者 張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