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何昭宇
2025年04月15日08: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算上排隊等號,全程隻用了一個半小時,隻花了80元登記費,自己來辦省錢又省時!”江蘇省靖江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裡,市民包溫嵩(化名)捧著嶄新的房產証,笑逐顏開。
曾經有一段時間,這裡的群眾投訴可不少,“辦事得花好處費”“正常辦事不行,找黑中介好使”“辦個証,得跑上兩三趟”……
變化從何而來?
近年來,靖江市紀委監委深入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靶向監督窗口服務領域突出問題,取得明顯成效。近日,記者赴實地進行了採訪。
揪出窗口的“蛀虫”
事情還得從去年初說起,靖江市紀委監委在收集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群眾訴求時,發現這樣一條群眾舉報:“靖江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有窗口人員違規出具抵押登記証明,並收取費用。”無獨有偶,上級交辦的問題線索中也有同樣反映。
“不動產登記屬於應辦盡辦事項,又不收費,怎麼還有吃拿卡要的空間?”靖江市紀委監委第三紀檢監察室主任王軍感到事有蹊蹺。
考慮到線索來源匿名,內容也是語焉不詳、沒有明確指向,靖江市紀委監委發揮“室組”聯動優勢,由派駐紀檢監察組先開展監督檢查,重點看哪些工作人員有吃拿卡要行為。
歷時數月,辦案人員注意到,有一名工作人員不管輪崗到哪裡,他的窗口前總是徘徊著幾張“老面孔”,他們都是房產中介人員。
“該窗口人員姓顧,勞務派遣員工,一直在窗口受理崗工作,可能與中介人員有利益往來。”辦案人員進一步調查發現,他的資金“流水”有數額不等有規律的轉賬記錄,轉賬發起方多是中介人員。
另一邊,辦案人員調查顧某的社會關系也有發現,他的妻子名下有一家公司,股東吳某是顧某的同事。
証據鏈漸漸清晰,辦案人員主動找到了顧某。
“我們發現你妻子名下有一家公司,股東吳某和你有什麼關系?”辦案人員問道。
“吳某和我老婆是朋友,公司也是她的,跟我沒關系。”顧某眼神飄忽,慌忙解釋。
“但吳某不是你的同事嗎?”辦案人員繼續追問。
…………
撒一個謊,拆一個謊。最終,顧某交代,他曾為多名中介人員在辦理不動產抵押權登記、不動產權屬証書補辦等業務上提供幫助,收取“加急費”﹔通過妻子代持公司,承接一手房不動產証代辦業務,收取“代辦費”。
經調查,顧某在2019年至2022年違規收費近100萬元。如今,顧某已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吳某受到政務記大過處分。
“辦事窗口直面群眾,容不得烏煙瘴氣。”靖江市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何劍君介紹,2024年以來,靖江市紀委監委深入開展窗口服務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全流程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立案16人,留置2人,揪出了窗口“蛀虫”。
負面清單劃紅線
“當時隻覺得是幫朋友忙,朋友給我感謝費,沒想到會違法,更沒想到自己一個勞務派遣的合同工,還能被紀委監委調查。”在談話室裡,顧某說道。
“勞務派遣不是違紀違法的‘擋箭牌’。”靖江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陸勝鬆說,“有的黨員群眾認識有誤區,我們把庭審現場做成一堂警示教育課。”
公訴人宣讀起訴書,法庭調查舉証,被告人陳述懺悔……2024年6月,顧某案在靖江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不動產登記中心工作人員全程觀摩庭審,看到昔日的身邊人站上被告席,大家很受觸動。
以案釋紀、以案促改,靖江市紀委監委督促市數據局制定《靖江市政務服務工作人員行為規范負面清單》,列出9個方面75條負面清單行為,並推動全市24個部門單位、12個鎮街便民服務窗口開展自查自糾,全面排查思想作風、遵紀守法、工作效率、服務質量等方面問題,制定整改措施100余條。
前不久,不動產登記中心窗口前,市民蔡銀芳把發皺的房產証等一沓材料,放在窗口人員王玉玲手邊:“老伴年前去世了,我想把房子轉移到我女兒名下。”
王玉玲接過材料細看:不動產登記申請書、購房合同、發票、契稅憑証等材料,全是蔡銀芳老伴的名字,房產証也注明“單獨所有”。但翻到繼承公証書時,她發現公証處認定這是夫妻共同財產。這意味著蔡銀芳的女兒只能繼承一半房產份額,剩余房產份額須通過買賣或贈與形式獲得,得再繳納契稅。
“我哪懂這些,轉給自己的女兒,怎麼還要交錢?”蔡銀芳聽后直搖頭。
王玉玲報告了蔡銀芳的難處。當天下午,靖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司法局、公証處會商決定:請蔡銀芳出具放棄夫妻共有權的聲明書,公証處公証后按個人單獨所有的不動產登記結果出具繼承公証書,不動產登記中心再據此辦理房產轉移登記,免繳契稅。
次日,按照王玉玲的指引,蔡銀芳和女兒不出半天就辦結了事項。
“這種業務,想辦好費時費力,辦不好容易惹投訴。以前,有些窗口人員遇到難事總想推脫了事,或趁機撈點‘油水’。如今負面清單劃定了紅線,大家的規矩意識、服務意識更強了。”靖江市數據局政務服務科科長孫海清說。
“雲審核”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下午2點,靖江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裡,電子屏幕上滾動播放著“不動產登記‘六不准’”提醒:不准指定或變相指定中介服務、不准收取“好處費”或亂收費、不准“推繞拖”刁難辦事群眾……
機器叫號聲在寬敞明亮的大廳裡此起彼伏。包溫嵩買了套二手房,正等待辦理過戶。
“過去家裡人買房沒少花‘代辦費’,我本來也想咬咬牙掏這筆錢,但窗口人員告訴我,提供身份証、結婚証、買賣合同等材料就行,自己辦不麻煩。”包溫嵩說著,從包裡翻出一張便民服務指南,對照檢查申請材料。
不動產登記中心負責人周建波說:“我們在法定辦結時限基礎上,承諾一般登記業務辦理不超過0.5個工作日,更讓‘加急件’的尋租空間越來越小。”
…………
“請1020號到2號綜合窗口辦理業務。”
聽到叫號,包溫嵩忙站起身,到窗口提交申請。沒過一會兒,包溫嵩的手機就收到了短信提醒:“您申請辦理的不動產轉移登記業務,已核稅完成,請至原受理窗口繳稅。”
隨著包溫嵩繳清契稅、提交完稅証明。申請材料被上傳至“雲審核”系統,隨機分配給審核員復核、登簿。
辦公室裡,審核員趙佳電腦的“雲審核”系統裡彈出一條待辦事項。隻見他熟練地點擊鼠標,仔細檢查受讓人、房屋面積、稅費繳納等關鍵信息,不出10分鐘,就完成了審核,提交系統自動登簿。
趙佳說:“以前,窗口受理業務后,會將申請材料整理好放到辦公室的鐵皮櫃子裡,由審核員自取。所謂‘加急’,就是有人暗中調換了材料疊放順序,或直接找關系好的審核員優先審核。”
去年6月,不動產登記中心依托一體化、智能化的不動產登記系統建立“雲審核”機制,搭建業務統一辦件池,建立審核人員庫,按照隨機、平均、全城通辦原則,實現所有登記業務自動分配,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有了‘雲審核’機制,申請材料由系統按照受理時間順序隨機分配給審核員,誰也不清楚材料在誰手上,暗箱操作的空間就沒有了。”周建波說。
下午3點半,包溫嵩順利領到了“大紅本”。望著大廳裡標有“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間承諾”的展牌,他豎起大拇指:“這承諾,不假!”
鏈接
江蘇整治不動產“登記難”
江蘇省把整治不動產“登記難”問題作為解決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著力點,完善日常摸排機制,精准化解“疑難雜症”,讓群眾辦証更加順暢、住得更加安心。
江蘇省紀委監委壓實職能部門整治責任,督促自然資源部門進一步規范完善不動產“登記難”問題摸排機制,發揮不動產登記大廳“辦不成事”反映窗口、12345熱線、信訪等“前哨”作用,指導各地摸排梳理不動產歷史遺留問題,發現“登記難”不動產43.4萬套。
省紀委監委推動相關職能部門將43.4萬套不動產納入省級數據管理平台“清單管理、動態更新、統計調度、閉環銷號”,明確用地手續不完善、欠繳土地出讓款和相關稅費、未通過建設工程規劃核實等8類情形解決路徑,指導各地依法依規分類化解,協調解決竣工驗收、抵押查封等重點難點問題,目前已完成首次登記40.9萬套。
此外,江蘇省注重源頭防范和長效管理,推行“交房即發証”模式,從源頭防控問題新增﹔開展“便民登記一件事”活動,集成優化登記、交易、繳稅等業務,開辟不動產登記綠色通道,幫助群眾高效完成登記領証。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15日 19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