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分享

摸清底數精准開方 建章立制規范小微權力運行

織密“三資”監督網

2025年04月11日08:12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我們現在規范了‘三資’管理流程,前不久依托‘線下整合、網上競投’模式,將76口零散魚塘整體發包,租金總額增長近25%。”近日,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紀委監委干部在西南街道了解監察建議書整改落實情況時,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

此前,三水區紀委監委查辦了西南街道青岐村黨委原書記劉某揚利用職務便利在土地承租等方面為他人提供幫助並收受好處費的問題。該區紀委監委制發監察建議書督促西南街道及區農業農村局從源頭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

農村集體“三資”領域點多面廣,違紀違法問題易發多發。2024年,佛山市農村集體資產總額1334.55億元,全市集體經濟收入超億元的村(社區)87個。黨的二十大以來,佛山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一體推進監督、辦案、整改、治理,查處農村集體“三資”領域違紀違法案件279件,結合暴露出的共性問題,向相關主管部門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80余份,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更加規范有序。

案件暴露問題——

農村集體經濟領域“伸黑手”“動奶酪”現象時有發生

“對不起家庭,也對不起鄱陽村的村民,對不起組織的培養……”2024年11月,在佛山市禪城區石灣鎮街道鄱陽村警示教育大會上,新一屆村“兩委”班子和村工作人員集體觀看了以該村腐敗系列案為題材制作的警示教育片。片中懺悔的聲音,來自該村黨委原書記、村委會原主任周某權。

辦案人員介紹:“當初我們接到了群眾舉報,經過初步核查,並結合巡察移交的問題線索,發現周某權收入異常,常有大額資金往來。”

相關涉案人員到案后,周某權的違紀違法事實逐漸浮出水面。“案件涉及村集體與開發商合作開發土地,項目面積大、金額大。村干部勾結不法商人,利益輸送的方式花樣繁多。”辦案人員介紹,在洽談意向企業時,周某權起初配合順暢,不久后就“使絆子”,暗示企業要“表示表示”﹔在遴選合作企業時,周某權為了讓特定企業中標,幫助排擠潛在投標人,從中收受好處費﹔在合作開發的企業股權轉讓時,周某權以不配合項目后續開發為由,要求將股權轉讓給指定企業,收受接手企業的巨額好處費。

隨著案件深入推進,接任的鄱陽村黨委原書記、村委會原主任周某添,鄱陽村委會原委員、鄱陽經聯社原監事長簡某漢等侵害村集體“三資”的“碩鼠”陸續被挖出。

經查,2016年,周某權伙同時任鄱陽經聯社監事長簡某漢,為某企業在鄱陽村某工業園區順利中標、立項、報建、開發等方面提供幫助,共同收受好處費。2018年,周某權和時任村委會副主任周某添,利用職權幫助某公司違規延長其在鄱陽村某工業園區的臨時用地租期並收受好處費。

最終,周某權、周某添、簡某漢三人因犯受賄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6個月、3年5個月、3年6個月。其余涉案村干部均受到處分。

禪城區紀委監委抽絲剝繭、順藤摸瓜,不僅處分了對鄱陽村招投標、重大資金和合同等方面監管不到位的石灣鎮街道農業農村辦相關工作人員,還循線深挖石灣鎮街道原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吉某鴻涉嫌受賄問題線索。2024年9月,吉某鴻被立案審查調查。

精准“把脈”——

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監管體制機制鬆散、交易管理模式落后等多方面因素導致“蠅貪”滋生

鄱陽村系列案中,前后兩任“一把手”周某權、周某添把集體資產管理權力當作攫取私利的工具,暴露出鄱陽村黨委管黨治黨寬鬆軟的問題。

“事實上,農村重大事項民主決策、‘三資’管理等相關制度早就建立,但制度執行流於形式。”辦案人員介紹,村干部將重大事項內容以簡化、含糊的表述提交村民大會表決,甚至在項目執行階段,一些須經全體村民表決的重大事項,全由村干部一手操辦,未全面、真實地向村民公開,且經聯社監事長背棄職責、監守自盜,導致民主議事決策淪為走過場。

“村干部在工程發包、工程款結算、集體資產出租等大小事項中有較大權力尋租空間,加之財務審批不嚴格,內部約束無力是案件發生的重要原因。”禪城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各級主管部門對“三資”監管不到位、對村干部日常教育監督管理不足等,也是發生腐敗的原因之一。如,在鄱陽村南工業區改造公開招標現場,現場監督的街道工作人員對該村臨時更改開標模式未予制止和糾正。

除了監管力量薄弱,“三資”交易運行的漏洞成為個別村干部“以權謀私”的突破口。“此前,佛山多次集體資產清產核資以自主申報為主,集體資產交易以線下公開競投為主,導致村干部在‘三資’交易中擁有較大話語權。”佛山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同志介紹。

南海區裡水鎮洲村社區黨委原書記、居委會原主任李某俊,利用職務之便,為企業競得地塊前期土地整理資格、租賃權等提供幫助,並從中大肆收取好處費﹔高明區荷城街道范洲村民小組原組員、經濟合作社原理事譚某利用財務管理漏洞,將集體魚塘發包項目的投標保証金挪歸個人使用。

“佛山農村社會治理屬典型的‘小馬拉大車’,基層較為薄弱的監管力量難以承載逾千億元的村集體經濟規模,導致相關領域腐敗問題易發多發。”佛山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通過分析歷年農村“三資”領域違紀違法案件,該市紀委監委與市農業農村局成立調研組深入村居調研,發現全市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存在監管體制機制鬆散、資產底數不清不實、交易管理模式落后、監管手段剛性不足等問題,並形成專項調研報告向市委市政府匯報。

既要“精准把脈”,也要“對症下藥”。佛山市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在做好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中用好紀檢監察建議,找准“病灶”、精准“開方”,推動問題整改。

結合鄱陽村腐敗系列案暴露出的問題,禪城區紀委監委向石灣鎮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指出存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監管職責落實不夠規范有力、對村務管理指導跟進不足等問題,提出要督促鄱陽村黨委召開組織生活會深刻剖析、查擺不足,優化對農村“三資”管理的監督機制,督促村組織做實做細村務公開,及時應對和妥善處置鄱陽村工業地塊存在的風險問題。

與此同時,石灣鎮街道紀工委推動鄱陽村黨委、村委會暢通村民監督渠道,妥善處置影響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歷史遺留問題﹔要求街道農業農村辦公室按照全市部署的深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改革要求,加強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

南海區紀委監委就李某俊案向裡水鎮洲村社區黨委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針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混亂等問題,提出在清產核資工作基礎上,全面梳理集體土地、物業使用現狀,重點排查是否存在土地或物業被無償佔用經營、違規交易等多項建議。

高明區荷城街道紀工委就譚某案督促范洲村民委員會針對案件暴露的村干部法律意識淡薄、資產交易管理工作力度不足等問題,加強資產交易監管,建立制度和台賬。

持續推動整改——

實施紀檢監察建議整改監督閉環管理,推動系統施治、標本兼治

“村裡的地盤活了,我們的錢包更鼓了。”日前,面對調研走訪的禪城區紀委監委第四紀檢監察室干部,鄱陽村村民談起停滯10余年的該村南工業區歷史遺留問題被解決時感慨道。

2024年底,在石灣鎮街道工作人員的監督下,鄱陽股份合作經濟聯合社召開全體成員大會,就鄱陽南工業區地塊改造開發相關事宜進行了表決。石灣鎮街道成立工作專班,由街道主要負責同志牽頭,通過政府統籌主導方式,解決了鄱陽村南工業區項目開發久拖未決問題。目前在完善規劃調整“三舊”改造審批等手續,預計能為村集體增加收益超3.5億元。

解決鄱陽村南工業區項目問題是石灣鎮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落實紀檢監察建議的具體舉措。

針對紀檢監察建議要求,石灣鎮街道黨工委制定《鄱陽村“三舊”改造腐敗案以案促改工作任務分工表》,圍繞加強警示教育、開展全面整改、開展廉政風險排查、加強農村干部隊伍建設等七方面27項任務落實整改要求。截至目前,街道各級黨組織開展提醒談話715人次,其中黨工委書記對村(社區)“一把手”開展提醒談話20人次。街道紀工委系統梳理近五年來農村易發多發問題,整理出財務報銷流程不嚴謹等問題63個,推動完善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等制度25項。

高明區荷城街道范洲村針對“資產交易管理工作力度不足”問題,落實專人負責資產交易項目申請、審核、競投等事項全流程服務指導工作,並建立資產監督管理制度和台賬,對應上未上平台交易的資產及時跟進處置,防止資產被不合法使用和流轉。近日,該村整合零散魚塘約535.3畝,通過佛山市農村集體“三資”智慧雲平台連片對外發包后,租金總額增長近125%,為村集體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

為了進一步加強和規范紀檢監察建議運用,壓實整改責任,強化整改落實,佛山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發現問題、提出建議、限期整改、常態監督、跟蹤回訪、結果運用”工作流程,增強剛性約束,防止紀檢監察建議書“一發了之”。

近日,南海區紀委監委第五紀檢監察室與裡水鎮紀委到洲村社區開展常態監督和跟蹤回訪。

“針對紀檢監察建議書提到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混亂問題,我們已全面排查,並依法收回被長期霸佔使用、租金畸低、‘租少用多’的集體物業28宗,並通過重新上平台交易,為村集體增收超千萬元。”洲村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跟蹤回訪后,該區紀委監委舉一反三,督促區農業農村部門圍繞集體經濟合同管理問題多發、集體資產“租少用多”等問題,對全區集體經濟組織開展專項治理。

如今,進入佛山市農村集體“三資”智慧雲平台“數字雲圖”系統,每個村(社區)的各類資產都以藍色底紋標注位置和范圍。移動鼠標,紀檢監察干部可查詢村集體資產信息,通過比對選定區域內同類資產的平均出租價格,讓異常的項目價格“一鍵暴露”。

針對近年來農村集體“三資”腐敗問題易發多發的情況,佛山市紀委監委推動全市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改革,從全面深化清產核資著手,摸清全市農村集體“三資”家底,在此基礎上聚力攻堅,打造集體資產線上交易、資金資源管理為一體的“三資”智慧雲平台,全面實施集體資產網上交易、實現集體資金監管留痕,從技術手段上解決了“資產底數不清不實、交易管理模式落后”的問題。

佛山市紀委監委用好市農村集體“三資”智慧雲平台監管功能,建立“市、區、鎮”三級聯動監督機制,深入一線開展監督,督促相關部門和人員快速整改,壓緊壓實工作責任。目前,“三資”智慧雲平台交易總額突破456億元,在新定底價基礎上溢價超35億元。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農村集體“三資”領域通過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推動職能部門整改問題718個,健全完善制度114份,牢牢守住村民“錢袋子”。(通訊員 李旖彤)

(責編:彭靜、唐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