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9日08:43
身著長衫,右手持卷,左手背后,神情威嚴,走進位於河南省開封市金明大道與黃河大堤交匯處的林則徐治河文化廣場,一座高大的林則徐雕像映入眼帘。
林則徐一生正直清廉。1841年,林則徐奉命前往開封協助封堵張灣決口。彼時,開封已被水淹2個多月。林則徐一心扑在堵口上,歷時5個多月,動用數萬人力,建設總長8756米的防洪新堤,馴服了黃河水,使之回歸故道,保住了開封城。
林則徐組織修筑的這段黃河大堤,后被命名為“林公堤”,林則徐治河文化廣場正位於“林公堤”的西起點,張灣決口的發生地。漫步廣場,林則徐治河事跡牆、事跡浮雕、楹聯、詩詞遍布於各處,讓不少參觀者駐足沉思。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治理黃河的歷史中,產生了一批彪炳史冊的廉潔人物,傳承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制度規矩,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黃河廉潔文化。為增強廉潔文化的影響力、感染力和滲透力,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打造了林則徐治河文化廣場、栗毓美紀事廣場等一批廉潔文化教育陣地,使廉潔文化融入水利工程、走到群眾身邊。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的事跡帶給我們很多啟示。黨員干部必須把國家和人民擺在心中最高位置,知敬畏、守底線、辦實事。”浙江省水利廳機關紀委干部吳偉芬說。
在黃委機關大樓,以“大河清風潤三晉”為主題的黃河廉潔文化展格外引人注目。“拒收賄賂、堅守清廉”的白居易,“於物澹然無所好”的司馬光,“天下廉吏第一”的於成龍……治水先賢的嘉言懿行傳頌千年,在潛移默化中融入干部生活。定期舉辦的河清紀檢業務大講堂,邀請文史專家、黨校教授等進行專題教學,已成為干部充電蓄能的重要陣地。
“中國歷史上的廉潔文化是指歷代政治家、思想家和人民大眾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積累的關於反腐倡廉的思想與智慧,其內涵包括了思想文化、制度文化與物質文化……”3月2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卜憲群作客河清紀檢業務大講堂,以《中國歷史上的廉潔文化及其價值》為題,分享了對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思考。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我們要從傳統廉潔文化精華中汲取營養和智慧,獲得修身自省、嚴以律己、廉潔清正、為民奉獻的精神動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紀委書記黃埔說。
近年來,黃委深挖黃河文化中的廉潔元素,不斷豐富創新廉潔文化建設的形式和載體。舉辦新時代水利廉潔文化座談會,從理論與實踐層面開展研討交流﹔組織策劃《治河廉潔人物》展,在水利部、黃委系統和地方水利廳巡展﹔聯合編寫出版《河山正氣——中國治水代表人物廉潔故事》圖書,打造系列廉潔文創產品﹔組織開展征文、漫畫和微視頻大賽等系列活動……通過加強水利廉潔文化建設,促進廉潔文化深度融入治水實踐,融入行業監管、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推動水利系統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新時代新征程,推動黃河流域水利高質量發展,需要各級干部職工以廉潔文化涵養身心,筑牢思想防線。下一步將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水利部紀檢監察組指導下,依托中國水利廉潔文化中心,加強與有關單位的協同聯動,共同推進黃河廉潔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推動黃河流域水利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黃委機關紀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郝思斯 自河南鄭州、開封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