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分享

天津持續深化對村巡察

因村施策推動精准查改問題

2025年03月21日08:02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我市10個涉農區在本屆區委任期內堅持因地制宜推進對村巡察,累計對2947個村級黨組織開展巡察,發現問題3.9萬余個。”近日,天津市召開全市對村巡察工作推動會,集中晾晒各涉農區對村巡察工作成效,進一步謀劃對村巡察高質量發展的任務舉措。

天津市著眼涉農區城鎮化水平較高、都市型和傳統型農村兼具、平原山區並存的村情實際,積極探索符合直轄市農村特點的對村巡察工作方法,多措並舉推動對村巡察提質增效。

面對“千姿百態”的村情村況,實踐中,天津市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各涉農區不斷深化對村巡察規律性認識,綜合運用直接巡察、鎮村一體巡察和專項巡察等方式,對經濟發達的“明星村”、一夜致富的“拆遷村”、靠天吃飯的“農業村”和發展滯后的“薄弱村”開展分類巡察。在近郊區側重將經濟體量大、案件信訪數量多的村作為重點巡察對象,在遠郊區兼顧鄉村振興、村民訴求等情況確定重點監督對象,確保靶向出擊、精准監督。

“巡察干部的能力素質是影響對村巡察工作質效的關鍵因素。實踐中,我們注重指導各涉農區培養知農時、懂農事、善農言的巡察干部,並充實熟悉財務審計、工程建設等領域的人員參與對村巡察,實現因巡育才、因巡選才。”天津市委巡視辦有關負責同志介紹,“去年,我們還探索‘融入式’對村巡察工作機制,安排市委巡視干部加入區委巡察組,直接開展對村巡察,通過上下聯動,發現並推動解決了一批問題。”

天津市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在實踐中注重引導各涉農區強化“穿透式”監督,通過發現“一個問題”解決“一類問題”,透過“村裡問題”折射“鎮街責任”,體現政治巡察的定位和作用。比如,濱海新區聚焦農村涉農補貼、服務外包、工程建設、集體“三資”管理等風險高發點、管理薄弱點,通過探索形成“涉農補貼必須左右同看、服務項目必須上下同核、工程必須明暗同查、集體‘三資’發包必須干群同訪”的“四必”工作法,破解鄉村“熟人社會”監督難題,同時縱向深挖鎮街和區直部門存在的領導問題、作風問題、責任問題,推動開展全區性專項整治,取得良好效果。

推動紀檢監察監督與巡察監督緊密結合,也是天津為提高對村巡察質效實施的舉措。相關涉農區建立紀巡聯動機制,巡前將掌握的重點人、重點事向巡察組充分“交底”,巡中給予巡察組紀法專業支持,巡后利用自身熟悉巡察情況的優勢,扎實做好對整改情況的日常監督,及時推動線索處置,確保對村巡察有力有效。

實踐中,巡察組按照工作權限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必要了解,揪出問題線索“線頭”后,及時按程序在巡中移交﹔區紀委監委跟進研判,並向巡察組提出繼續深挖的工作方向。西青、靜海等區通過運用紀巡聯動機制,在對村巡察中發現多起村干部挪用村集體資金、違規報銷津補貼、違規接受宴請等問題,並實現了對問題線索的快速跟進、及時查處。

在查辦案件基礎上,各涉農區不斷完善區、鎮街、村三級聯動整改模式,推動解決“老大難”問題。同時,堅持“開門搞整改”,將巡察整改公開內容制作成“明白紙”、公開信,深入田間地頭、市集攤位等場所進行“一對一”發放,暢通群眾監督渠道,保障巡察成果惠及於民。(記者 薛陽)

(責編:彭靜、王瀟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