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分享

專項整治破解農村集體“三資”監管難題

“這事辦在了心坎上”

2025年03月20日07:57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開欄的話: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指出,要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中國紀檢監察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今起聯合推出“正風反腐在身邊·記者百縣行”欄目,派出記者深入一線調研採訪,報道紀檢監察機關聚焦“國之大者”強化政治監督、強力正風肅紀反腐的鮮活實踐,通過群眾可感可及的變化,展現全面從嚴治黨就在身邊、紀檢監察就在身邊。

初春,上桂村的村道兩旁已生出了綠意。

在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的會議室裡,一場座談會正在熱烈進行。

作為湖北省黃岡市代管的縣級市,武穴市紀委監委始終把強化基層監督、守護群眾利益作為重要事項。圍繞村集體“三資”管理,市紀委監委、市農業農村局、大法寺鎮政府的干部,上桂村“兩委”成員及村民代表圍坐在一起,討論聲此起彼伏。

“最大的變化,是人的變化。”村黨總支書記桂堂鬆深有感觸。

上桂村有4個自然垸,7個村民小組,300多戶2000多人,“苗不一樣齊”。桂堂鬆回憶道:“多年來,村集體‘三資’理不清,管不好。村‘兩委’怕得罪人,不敢清理,村干部說話沒人聽,辦事沒人跟,村民意見大,上訪不斷。”

旁邊的大法寺鎮鎮長陳苓苓接過話茬:“村裡資源合同簽50年的也有,70年的也有,1畝地年租金5元、10元的更是多。有村民佔著集體的地,多年不繳承包金。村‘兩委’換了好幾屆,村干部也不知道那是集體資源,時間一久,反而成了‘私人’的。”上桂村之難,她再清楚不過——大法寺鎮開展了多輪農村集體“三資”清查,上桂村始終是啃不動的“硬骨頭”。

村黨總支副書記桂田中記得,2024年初,村“兩委”為20畝地犯了愁。當時,村裡想流轉150余畝山地用於種茶,已經和浙江茶企談好合作。但其中20畝地長期被個人佔用,且恰在關鍵位置,影響了整個茶園的規劃布局,導致相關項目遲遲無法落地。

好在,茶園建設很快就迎來轉機。

2024年,湖北省紀委監委深入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在武穴市試點推動創建農村集體“三資”信息化監管平台。武穴市紀委監委以此為抓手,扎實推動清產核資、合同清理。

緊接著,大法寺鎮全面開展清產核資集中攻堅。

怎麼攻?沒有群眾參與行不通。在上桂村,村民代表大會選舉出8名村民代表,組成清產核資小組,由桂堂鬆任組長。工作小組成立后,動真格,硬碰硬,與資規、水利、公安、執法等相關部門協同聯動,推動清產核資見行見效。

與此同時,武穴市紀委監委緊盯關鍵環節和風險點強化監督、壓實責任。“我們通過公開舉報電話、專班監督檢查、實地走訪調研等方式,從群眾訴求中找准工作發力點,讓群眾真切感到正風反腐加力度、清風正氣在身邊。”武穴市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吳聶群說。

一年下來,武穴市通過清產核資追繳合同收入2525萬元,收回無償侵佔的集體資源250畝。市紀委監委查處農村集體“三資”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91件,會同農業農村部門督促整改不規范合同1937份,向相關部門發送紀檢監察建議書5份,推動完善制度19個。

“我們村清理出村集體資源共48處3950.9畝,16份不規范合同,均已整改完成。”現在桂堂鬆對村集體資產資源了如指掌:上桂水庫33.15畝,承包價過低且承包期限長達50年,現重新發包,村收入新增約5萬元﹔黃泥湖港壩51畝,租金重新簽訂后增至原來的5倍……

談及茶園項目,桂堂鬆難掩喜悅:“那20畝山地收回了,茶葉產業及深加工項目成功落地,村級集體經濟增收75萬元,村民獲得15萬元收益。同時,茶園帶動了村裡不少村民就業,大家都說,‘這事辦在了心坎上’。”

既要有力整治,也要扎緊小微權力“電子圍欄”。武穴市創新搭建的農村集體“三資”信息化監管平台,實現資產資源信息庫、流轉交易平台、財務管理平台和監督平台一網統管,解決了集體家底不清、流轉交易不規范、財務收支不到位、全過程監管難等問題,目前已在全省推廣應用。

圍繞信息化平台給工作帶來的變化,你一言我一語,大家紛紛發言——

微腐敗空間減少了。“在平台上流轉交易的每一宗項目,全流程可追溯、可查詢。”武穴市農業農村局干部王振說,平台較好防范了私下交易、暗箱操作、低價發包等不規范流轉交易問題,切實規范小微權力運行。

監督更精准了。“大數據賦能,既能抓早抓小、防患於未然,又提高了紀檢監察機關監督的主動性、精准性。”吳聶群說,平台開設預警監督功能,目前預警各類信息3000余條,及時推送行業主管部門和紀檢監察機關核查和處置,推動監督提質增效。

工作效率提高了。“以前一張發票,村裡5個人簽字,鎮裡4個人審核,報賬來回跑。”桂田中說,現在線上審批,銀村直連,方便快捷,真正給基層干部減了負。

村裡風氣正了。“自打有了明白賬,眼看著村裡人心齊了。”桂堂鬆說,盤算著佔村集體便宜的少了,有質疑有怨言的也少了,為村裡發展出謀劃策、出工出力的多了,爭著加入黨組織的也多了。有了村民的充分信任,村“兩委”帶領大家謀發展的信心和干勁更足了。

對信息化平台的使用,還有什麼建議?

“平台功能多,村裡干部年齡偏大、上手較慢,建議多組織培訓……”

“建議增加推送功能,有項目提交審批或提示預警后,能提醒我們及時查看……”

“建議打通平台和更多銀行、購物平台接口,讓項目和採購資金更便捷地通過平台流動……”

會議室裡,討論仍在繼續。(記者 郝思斯 自湖北武穴報道)

(責編:彭靜、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