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8日08:18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反腐敗斗爭必須堅定不移,任何猶豫動搖、鬆懈手軟或半途而廢,都將犯顛覆性錯誤。”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堅決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總體戰提出明確要求,強調“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讓,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懲治震懾、制度約束、提高覺悟一體發力,持續深化以案促改促治,不斷探索一體推進“三不腐”的科學方法、有效路徑,推動黨的自我革命環環相扣、層層遞進。
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強調,紀檢監察機關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深化探索“三不腐”貫通融合的有效載體,要求“從個案查處到系統治理全面發力”“加強類案分析,找出共性問題、深層次問題”等。
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工作要求,江西省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懲治震懾、制度約束、提高覺悟一體發力,針對查辦案件暴露出的16個行業系統突出問題,深入開展類案分析,推進以案促改促治,修復淨化行業系統政治生態,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堅決不讓查辦案件的成本和代價白付。
堅持個案查處和系統整治相結合,通過類案分析揭示行業領域共性問題、深層次問題
2024年1月,上饒市政府原黨組成員、副市長李茂榮被開除黨籍和公職,並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其嚴重違紀違法問題涉及工程建設領域,通報稱其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為親屬在承攬工程方面謀取利益﹔利用職務便利或職權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他人在工程項目、土地出讓等方面謀取利益,非法收受巨額財物等。
提起該案的查辦過程,江西省紀委監委第二監督檢查室工作人員余錚印象深刻,“首先是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從政治高度看違紀違法問題。其次是體制創新,立案之初就成立以案促改小組,謀劃‘后半篇文章’。同時,我們還以‘劇中人’說‘劇中事’,教育審查調查對象剖析自身腐敗過程,挖掘工程建設領域存在的制度漏洞,為有針對性地推動以案促改促治提供真實信息和鮮活情況。”
“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引辦案全過程已經成為一種重要方法,對於精准研判違反政治紀律等問題具有很強的指導性。”江西省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從立案之初就統籌做好查辦案件“前后半篇文章”,有利於抓住寶貴的時機,抓准違紀違法問題背后的深層次問題,及時看透和消除案件所帶來的政治危害,不斷提高懲治腐敗綜合效能。
在辦案理念與機制的革新下,李茂榮的嚴重違紀違法問題更加清晰:違反政治紀律,嚴重背離招投標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不正確履行服務城市發展的職責使命,嚴重損害營商環境,破壞任職地方和單位政治生態﹔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同時暴露出工程建設領域立項審批、招標投標、項目施工、資金撥付等多個環節的漏洞。
江西省紀檢監察機關跳出個案看系統,結合查處的九江市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成員、副主任劉武愛案,萍鄉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副市長羅璇案,南昌市紅谷灘區委原書記周亮案等暴露的違規干預插手工程項目和市場經濟活動等情況,對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進行了系統梳理。
“通過工程建設領域類案分析,問題主要可以歸納為:一是利用工程項目謀利求名,包括盲目舉債鋪攤子、上項目,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以工程項目為籌碼勾兌利益﹔二是立項審批任性妄為,包括未批先建、突擊上馬項目、預算評審走過場﹔三是工程招投標明招暗定,包括濫用總承包(EPC)模式、圍標串標等﹔四是項目建設監管流於形式,包括資質挂靠現象突出、轉包分包等﹔五是資金撥付潛藏風險漏洞,包括評審驗收走過場、資金撥付吃拿卡要等。”江西省紀委監委調研法規室相關負責同志介紹。
針對以上亂象背后的制度機制不健全不完善等問題,江西省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督促建立健全工程項目領域的監督管理機制,比如完善招投標法規制度、強化電子交易平台的管理和使用、用好科技手段強化施工監管,等等。
“紀檢監察機關不是簡單為了查案而查案,而是要通過查辦案件推動系統施治。類案分析是深化探索一體推進‘三不腐’貫通融合有效載體的具體嘗試,目的是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江西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一個個案件雖有不同,但同一領域的案件總有共性。這樣的分析和建議可以推動相關主管部門有的放矢,把整改整治與完善制度、促進治理、推動發展結合起來,積極營造行業領域良好政治生態。
據悉,這樣的工作理念已經在江西紀檢監察系統扎根。在全省基礎教育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治理中,省紀委監委第八監督檢查室推動省教育廳以系統思維推進教輔材料征訂、“校園餐”等項目整改整治,取得良好效果。南昌市紀委監委認真梳理近年來查辦的司法領域腐敗案件,列出共性問題清單,推動司法部門有的放矢抓好整改。
以信息化手段提升監督穿透力,把類案分析的理念方法集中運用到16個領域
“以投資項目代碼為唯一標識,通過一碼通辦實現系統數據歸集共享,形成涵蓋決策、審批、招投標、建設監管、竣工驗收、資金管理等六大環節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在江西省發展改革委,“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正在運行,該平台是江西省紀委監委推動工程建設領域治理的成果。
工作人員現場點開管理平台輸入項目代碼,對應的工程項目基本信息以及六大環節信息立刻顯現。“這個項目代碼可以理解為項目的‘身份証號’,它可以讓投資項目的每個環節都有跡可循,同時實現項目無碼不審批、無碼不招標、無碼不付款。”該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點擊“決策環節”按鈕,項目立項的決策過程被詳細列出,包括有關會議的主題、牽頭人員、參會人員、相關文件等﹔在審批環節,審批事項名稱、審批單位以及審批狀態清晰可見,相關的文字材料也附在其中﹔在招投標環節,除了展示相關信息外,還能與相關系統實時對比審批信息,避免“未批先招”……據介紹,這樣的“一屏統覽”可以幫助監管部門、紀檢監察機關一站式查詢項目信息,目前已經歸納了全省38萬余個項目的數據檔案。
“一鍵預警”是該平台的“重頭戲”。聚焦日常監管發現的問題,平台構建風險預警模型,設置“未批先建”等20類監測指標,利用歸集的各環節數據,實時監測、自動比對、在線預警項目風險點。
針對近年來多發的圍標串標問題,該平台構建了關鍵指標預警分析模型、主體關系分析模型、專家關系分析模型,系統預警后線索將移交監管部門,紀檢監察機關也能同步查看。數據顯示,通過運用不同模型,大幅提高了查處的效率和准確率。
“監管部門加強與紀檢監察機關的聯動,將在線監督模塊全功能開放使用,同時增加了數據調取模塊,支持實時查詢、調取項目交易全量數據,實現與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平台對接,為有關監督場景模型提供數據支撐。”江西省發改委黨組成員、省紀委監委駐省發改委紀檢監察組組長吳軍介紹。
除了發改部門,自然資源部門也以信息化賦能監督。記者在江西省自然資源廳看到,大屏幕上的江西省自然資源行政權力運行監督系統正在實時工作,顯示接入數據總量達到29.4萬條,接入系統12個,行政管理事項31項。
“該平台設置26個預警點,通過系統自動關聯、比對、分析,產生預警信息,實現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在線監督。預警信息發出后,自然資源部門要在5個工作日內對問題進行核實,20個工作日內完成處置同時上傳處理結果,並將數據共享給省紀委監委。”江西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省紀委監委駐省自然資源廳紀檢監察組組長鄺先華介紹,通過數據的互聯互通,進一步強化了震懾,提升了監督的穿透力,形成行之有效的權力運行監督機制。
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強調,以大數據信息化賦能正風反腐。立足工程建設等領域發現的問題,江西省紀委監委督促省發改委、省自然資源廳等部門利用大數據手段賦能項目管理,打通與紀檢監察機關的數據壁壘,從數據碰撞中找線索,在信息分析中查根源,有效提高發現隱蔽問題線索的精准度,讓腐敗問題無所遁形。
“新征程反腐敗斗爭,必須在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上持續發力、縱深推進,一體推進‘三不腐’。”江西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監委主任馬森述說,江西省紀委監委堅持以系統施治、標本兼治的理念正風肅紀反腐,堅持個案查處與系統整治相結合,對問題突出、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領域深化整治。
據了解,江西省紀委監委剖析了2020年以后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400余個典型案例,選取工程建設、國有企業、招商引資、金融、開發區、醫療衛生、自然資源、生態環境、選人用人、政法以及基礎教育、基層項目建設、民政、鄉鎮財政資金管理使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安全生產等16個行業系統,全面梳理存在的突出問題,匯編形成《江西省紀檢監察機關查辦案件暴露出的行業系統問題》,指引相關單位和部門以案為鑒、警鐘長鳴,認真查擺、舉一反三,同時深化以案促改促治工作,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加強成果運用,指導基層提高類案分析能力,擴大反腐敗戰果、深化源頭治理
3月5日,一份《關於財政評審領域腐敗問題的分析報告》上報到江西省紀委監委,報告對近年來撫州市紀委監委查處的財政評審領域案件和基本情況進行介紹,對該領域腐敗問題的主要表現、特點和危害進行了說明,同時就堅持查、改、治一體推進,嚴肅整治該領域的腐敗、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提出了對策建議。
“這是撫州市紀委監委一體推進‘三不腐’,加強類案分析,強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著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保障財政資金安全規范使用的實踐。”撫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劉玉椿介紹,該市紀檢監察機關加強運用《江西省紀檢監察機關查辦案件暴露出的行業系統問題》《江西紀檢監察機關查辦案件實踐指南》等,不斷提高類案分析的能力和水平,擴大反腐敗戰果、深化源頭治理。
財政評審是項目建設的關鍵環節,主要是對項目實施前的預算、項目實施后的結算進行評審,其中結算審定造價是工程款撥付的主要依據。財評中心負責組織實施財政評審工作,先是委托造價公司對項目預、結算進行初審,再由其復核審定項目預、結算金額,在這個環節具有很大的話語權,容易成為腐蝕“圍獵”的對象。
2024年9月底,撫州市資溪縣財政局原黨組成員、財評中心負責人謝青竹接受審查調查。隨著案件的深入辦理,該領域又有7人被查,財政評審領域腐敗問題的“蓋子”被揭開。
“由於財政評審工作專業性強,外界關注較少,各類監督難以嵌入,導致問題難以發現。”撫州市紀委常委、監委委員黃軍輝舉例說,謝青竹等人收受賄賂時採取“雁過拔毛”的方式,就是按照單筆工程項目收受,經手一單就收受2萬元至3萬元不等,不良商人一單一單蠶食,財政資金也隨之一筆筆流失。
通過深入開展類案分析,該系統的漏洞開始清晰。“財評中心機構雖小但權力很大,不僅負責造價公司的選定、管理和監督,又負責評審業務分配及評審復核,屬於既管又辦、既是‘守門員’又是‘裁判員’,對其缺乏有效監督機制。與此同時,這個行業專業性強、行業封閉,日常監督也顧及不到。”黃軍輝說。
既善於發現問題,又善於推動解決問題,撫州市紀委監委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整改意見:財政評審領域腐敗問題突出,要督促協同有關部門開展專項治理﹔堅持以改革精神防治腐敗,推動探索財政評審體制改革,推動工程造價咨詢行業職能轉變﹔完善權力配置和運行制約機制,規范自由裁量權,減少設租尋租機會……從源頭著力、向治本深化,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良好發展環境。
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部署開展“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年”行動。江西省紀委監委聚焦提升查辦案件質量,引導各地各部門堅持邊工作邊總結,堅持問題導向,切實找准案件查辦過程中在線索核查、審查調查、處分處理、組織協作、自身建設等方面難點風險點,總結盤點有效經驗做法,更好地解決反腐敗斗爭面臨的深層次問題。
“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要推動各部門科學配置權力、規范行使權力,確保權力始終沿著正確軌道運行。我們將繼續堅持把一體推進‘三不腐’理念融入查辦案件全過程,對腐敗背后的問題循線深挖,不斷增強整改整治實效,讓反復發作的老問題逐漸減少,讓新出現的問題難以蔓延。”馬森述說。(記者 吳晶 薛鵬 自江西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