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4日08:18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70噸/70米的大拉床機聲隆隆,將幾十米長的鈮鈦超導棒材逐步拉細,最終生產出包含成千上萬根芯絲的鈮鈦超導線材……日前,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的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一片繁忙,技術工人們埋頭工作。陝西省紀委監委駐省科技廳紀檢監察組組長劉新宏和監督組其他人員來到這裡,走訪了解科技成果轉化的進展和存在的堵點淤點。
西部超導是一家由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科研成果轉化而來的高新材料、高端裝備創新研發生產企業,監督組首先了解的是公司科技攻關和政策支持情況。“我們既抓前沿新材料技術攻關,又抓產業化應用,得到省科技廳在政策、項目、人才和上市融資上的支持,現承擔創新能力支撐計劃等科技項目20余項。”公司負責人邊走邊說,這些科技項目進展良好,產品被應用在航空航天、醫療技術等領域,通過“院企”合作,公司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有明顯提升,未來還計劃讓產品走向世界,希望有關部門幫忙對接更多的創新資源和國際交流機會。
“要積極研究解決企業的實際訴求。”劉新宏思考片刻后,對身旁的陝西省科技廳創新體系與政策法規處干部說,職能部門主動作為,一方面考慮公司需要,持續加大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不能“撒胡椒面”,要面向產業需求組織科研,增強科技項目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
之后,監督組一行來到西北工業大學。隆冬的室外寒風陣陣,高校管理人員、科研人員相聚暢談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改革有關情況,現場氣氛熱烈。
劉新宏告訴記者,成果轉化是科技創新轉化為新質生產力的關鍵環節。近年來,駐省科技廳紀檢監察組針對“不敢轉”“不想轉”“缺錢轉”問題,督促駐在單位與教育、衛健、國資、人社、審計等部門聯動,制定了職務科技成果資產單列管理、技術轉移人才評價和職稱評定、橫向科研項目出資成果轉化等系列改革措施。
“請問目前成果轉化的各環節是否順暢,體制機制上還有什麼障礙?”劉新宏直奔主題。一位科研人員回應,“過去,科研機構把職務科技成果作為一般國有資產進行管理,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會面臨國有資產減值、流失的風險,導致我們心存顧慮。現在推行了改革,我們深知高校科技成果不轉化是最大損失,也敢於大膽試、大膽闖了。但目前還存在的瓶頸是,科研成果多在實驗室產生,希望建立與市場深度對接的有效機制。”劉新宏一一記錄了這些意見建議。
臨近傍晚,監督組一行又走訪了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了解各方急難愁盼問題。大家反映,各單位創新發展的勢頭足,同時也面臨創新支持還需加大、科技政策惠及不夠、科技項目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科技與產業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
“聽到一線的聲音,才能提升監督質效。”劉新宏告訴記者,將按照省紀委監委要求,把服務保障新質生產力發展作為政治監督重點,擬對駐在單位提出對科研項目強化跟蹤問效、引導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優先支持產業鏈科研計劃、協同產業部門編制創新鏈產業鏈深度對接耦合圖譜和工作機制等具體工作建議,督促履職盡責,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更完善、體系化的服務。(記者 黃秋霞)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