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於露
2025年01月12日09:35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工程款賬目雖然是按實支出的,但工程承接環節不規范,以往的傳統監督模式不容易發現這類問題,多虧系統預警的‘火眼金睛’。”近期,浙江省玉環市紀委監委片區督導組針對紅色預警閉環處置工作到清港鎮走訪,談起村干部陳某違規承攬本村工程問題處置情況,該鎮紀委書記仇寶平感觸頗深。
此前,玉環市紀檢監察技術保障中心發現浙江省基層公權力全程在線審批應用的“村級小額工程”板塊有一條紅色預警——清港鎮某村挖機作業工程領款人系該村黨支部副書記陳某,可能存在村干部違規承攬本村工程的情況。
隨后,該預警被轉至清港鎮紀委開展核實。經查,陳某違規承包本村地面物清除清理等零星工程,最終陳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村級小額工程項目雖小,但涉及資金使用、工程質量以及村干部廉潔自律等問題,直接關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個別村干部利用手中的權力,違規承攬或插手工程,導致工程質量參差不齊,甚至滋生腐敗問題。
“以前,村裡的小額工程項目都是村干部說了算,什麼時候上、怎麼上,我們都不清楚。項目工期長,時間久了,有什麼貓膩也很難發現。”談及過去的情景,龍溪鎮邱嶺村的村民回憶道。
如今,情況發生了變化。玉環市紀委監委大力推動村級小額工程全周期管理,用“雲備案+雲預警+靶向監督”對村級小額工程立項、預算、發包、監理、驗收等9個關鍵環節實行閉環管理,著力破解村級小額工程變相拆分包、村干部違規承攬或插手工程等突出問題。
在2024年6月的一次數據碰撞中,該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從浙江省基層公權力全程在線審批應用中發現紅色預警信號:邱嶺村的一個工程項目中,承包人的名字與村干部陶某的近親屬名字相吻合,相關線索隨即被轉至龍溪鎮紀委。調查發現,2018年該村村部綜合樓工程對外公開招標,村委委員陶某在明知村干部親屬不得參與本村工程投標、承包等有關規定的情況下,仍授意其丈夫陳某參與投標,並通過限制招標條件等方式令陳某順利中標。
“該項目時間跨度較長,相對隱蔽,好在‘雲備案’工作讓歷年數據碰撞、實時預警成為可能,也給我們提供了精准方向,最終陶某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龍溪鎮紀委書記游強告訴記者。
“上馬”先“上網”,2021年以來,玉環市所有的村級工程項目實施前,都必須在浙江省基層公權力全程在線審批應用上進行備案。同時,通過集合浙農經管平台,將以往村級工程資金支出納入數據資源共享庫,並定期開發數據監督模型,持續挖掘村級小額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違紀違法行為。陶某的問題,就是在一輪又一輪的數據碰撞下“浮出水面”。
把監督的“探照燈”照到村級小額工程“最后一公裡”,還體現在監督聯防機制的建設上。據玉環市紀檢監察技術保障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針對村級工程項目多、覆蓋面廣的特性,該市紀委監委通過整合監督力量,構建了村級備案、鄉鎮審批、縣級交易中心把關的三級聯防機制,在村級工程立項建庫后,根據工程金額大小,分層級進入縣鄉兩級審批環節,並由浙農經管平台審核把關。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完善村級小額工程監督模型,同時加強與市農水局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村級小額工程的合規有序發展。”玉環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向記者表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