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7日08:53
不久前,湖南省長沙市紀委監委駐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紀檢監察組收到某小區居民實名舉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違規修改小區所在地塊規劃問題。工作人員通過“雲上監督”平台,直接調閱該地塊規劃修改全過程的資料開展核查。僅用一周,工作人員就查清了事實,確定該項規劃修改符合規定,相關部門不存在不作為、亂作為問題。經過反饋解釋,舉報人對核查結果表示滿意。而在過去,完成此類核查至少需要一個月。
核查提速,得益於長沙市紀檢監察機關以數字賦能智慧監督推動優化基層治理的實踐探索。長沙市紀委監委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深化運用大數據技術豐富監督手段,推動信息化技術與紀檢監察工作深度融合,讓監督更智慧更高效。
針對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點多線長面廣、權力集中,以及行政審批等環節風腐問題易發多發的實際情況,長沙市紀委監委指導市紀委監委駐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紀檢監察組發揮信息化集成優勢,推動整合內部大數據資源,打造“雲上監督”平台,對權力運行開展全程監督、精准監督,及時預警提醒、跟進核查處置、督促整改落實,以有力有效監督防范、糾治項目審批、行政執法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風腐問題和廉政風險。
“本次辦理的業務需要征求部門意見的環節太多、時間太長”“某行政審批業務需多次進窗才能通過審批,時間和資金成本較高”……在此前該市召開的房地產企業座談會上,多家開發商代表反映了相關問題。
如何以過硬舉措提升行政審批效能,以有力監督防范、糾治背后可能存在的責任、作風和腐敗問題?在市紀委監委和駐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紀檢監察組的監督推動下,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加快自然資源和規劃管理數字化轉型,推動市自然資源智慧平台、市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市“智慧耕保”監管系統等6個應用系統深度融合、互聯互通,實現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165項業務線上協同辦理,並完善智慧監督功能,推動業務、數據、應用與智慧監督高度融合。
“依托數據採集、綜合分析、智能預警和全程留痕等信息技術,‘雲上監督’平台接入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規劃、土地、礦產資源等各類大數據資源,採取前台監督、中台管理、后台分析,對行政審批、批后監管、資金使用等關鍵領域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監督,推動形成全面覆蓋、智慧高效的監督體系。”長沙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介紹。
“你們辦理的國有土地使用劃撥業務已亮紅燈,請於收到本提示書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在該平台予以反饋說明,未按時反饋的將進行通報。”近日,“雲上監督”平台根據紀檢監察機關設定的監督條件,自動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某處室推送了一條預警內容。
經查,該處室在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劃撥業務時,8個項目未在審批時限內完成,“雲上監督”平台警示模塊及時、精准進行抓取,同時以短信形式推送至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機關紀委,提醒對有關問題進行處置。機關紀委收到提醒后,組織力量開展核實,發現承辦人員對審批時效把控不嚴造成超期。目前,已責令該處室負責人對承辦人員進行嚴肅批評教育,限期完成問題整改。
“‘雲上監督’平台結合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實際,通過內容上全涵蓋、對象上全覆蓋,實現快速發現問題、及時推動整改。”駐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紀檢監察組有關負責同志介紹,自2023年5月試運行以來,已發出“雲上監督”提示書35份,根據相關預警等約談相關人員57人次,開展談話提醒、批評教育17人次,責令整改各類問題28個。
“窗口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有待改進。”近日,“雲上監督”平台對在長沙市政務服務大廳辦理業務的市民秦某進行短信回訪時,收到了一條“不滿意”的信息。
“收到信息后,我們馬上聯合機關紀委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了調查核實。”長沙市紀委監委駐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紀檢監察組干部楊思思說。經查,秦某反映的情況屬實,窗口工作人員存在未及時回應投訴人相關提問的情況,導致市民辦事體驗不佳。該紀檢監察組立即督促該工作人員所在處室立行立改、舉一反三,切實轉變服務態度,提升服務質量,並及時將處理結果向秦某反饋。
問題實時預警、意見及時辦理,智慧監督優勢在推動轉作風、提效能上持續顯現。截至今年5月,市民和建設單位對營商環境的投訴量較往年同期降低約30%,辦理異常案卷量較平台運行初期下降超70%,智慧監督優勢不斷轉化為治理效能。(陳泉 趙希文)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