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8日08:53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現在購買水稻保險都是個人自願,規范便利,我們有了更多知情權和自主權,心裡踏實多了。”近日,我和黨風政風監督室同事一起來到湖北省丹江口市習家店鎮小茯苓村稻農李興國家,針對前期查處的個別黨員干部騙取涉農補貼資金和水稻保險理賠款案件進行回訪,老李向我們介紹起現在水稻保險政策的落實情況。一連走訪幾戶下來,村民都反映當前政策性農業保險公開透明,買得安心放心。
水稻是我市基礎性農作物,種植面積大、投保農戶多。作為護航“三農”發展的重要工具,政策性農業保險對保障農業生產過程的持續性、降低農民種植風險、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今年4月,我和派出第六紀檢監察組的同事一起,領辦了關於政策性農業保險在基層落實情況的調研課題。
調研之初,我們對照投保作物清單按圖索驥來到習家店鎮小茯苓村水稻育秧基地。
“老鄉好!”我同稻農打招呼,表明來意,也打開了話匣子。“大家今年分別投了多少畝的水稻保險?還記得投了多少錢嗎?有沒有發生理賠事件?”
“村裡沒有組織過購買啊。”
“倒春寒的時候,我家大約有2畝稻苗凍壞,都是自己承擔了損失。”
稻農的回答讓我警覺起來,對照清單仔細核對,清單上明明記載著“李興國,投保6畝,農戶承擔保費4.5元/畝,財政補貼13.5元/畝……”
難道是投保清單有什麼貓膩?這些保費又是誰出的?看著稻農們布滿老繭的雙手,我心裡五味雜陳,一一登記了姓名、地址和聯系方式。
回到單位后,我迅速將收集的情況進行整理反饋。隨后,信訪室將問題線索分流至“組地”協同監督組啟動初步核實,並由黨風政風監督室牽頭,統籌相關職能部門,系統梳理近三年涉農保險理賠台賬,對理賠的作物、面積、金額進行分類匯總,發現基層辦理水稻保險已基本形成由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申報、村委會墊資、保險公司具體操作的辦理流程。
經隨機選取部分稻農進行核對,他們均表示今年未購買過水稻保險。同時氣象局出具的近年來災害天氣監測時間記錄和預警等級,又與理賠清單中自然災害時間存在諸多不符。分析研判后,我們懷疑部分基層干部暗箱操作,越過稻農騙取理賠資金,導致政策性農業保險在落實中“跑冒滴漏”。
不久,監督組傳來消息。習家店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陳某、崔某等人,與鎮轄區各村多名村干部、保險公司業務員串通,在農戶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村委會、合作社代墊保費、提供虛假出險材料等方式騙取國家財政補貼以及保險理賠費。最終,多名涉案人員受到黨紀政務處分,收繳違紀資金21萬余元。
以點帶面,丹江口市紀委監委聚焦“人、卡、作物、資金”四要素,開展“清險護農”專項行動,對全市水稻保險理賠業務開展下沉監督,發現接案查勘時效長、理賠標准不透明、資金清付不及時等問題26個,對16名基層黨員干部立案調查,制發紀檢監察建議36份。
在前不久的調研成果匯報會上,我分享了自己的感悟:“群眾在哪裡,調研的陣地就在哪裡﹔群眾的急難愁盼在哪裡,監督就在哪裡。我們要做實做細調研監督,護好稻田裡的‘金谷穗’,守好群眾的‘錢袋子’。”(夏君 湖北省丹江口市紀委監委)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