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湛秋
2023年05月15日08:41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志
觀看警示教育片是當前開展紀律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一部好的警示教育片往往能讓受教育者思想受到洗禮、心靈產生觸動。而制作一部警示教育片如同烹制一道“硬菜”,離不開各種“時令菜”的挑選、處理和一系列嚴謹而又細致的制作工序,最終才有了呈現在大家面前的這道紀律教育“大餐”。下面,我們以今年雲南省制作播出的警示教育片《“官油子”現形記》為例,為大家說說一部警示教育片是如何出爐的。
好素材的挑選收集是警示教育片拍攝謀劃的必要前提
為什麼干部群眾會對《“官油子”現形記》高關注、高認可?正如他們的評價一樣:“方雄是‘官油子’典型代表”“‘官油子’我們身邊都有,這些就該拉出來晒一晒,讓在做的和想做的紅紅臉出出汗收收心”。由於干部群眾感受到身邊有“官油子”存在,所以對揭露“官油子”的警示教育片更有共鳴。
在我們看來,好的警示教育片不是簡單的講清案情、還原違紀違法犯罪事實或是一味地講紀法說道理,而是應透過案件當事人心理活動及案件特點的自然呈現,讓受教育者能從中找到“契合點”“共振點”,找到自己曾經有過的意識和行為,哪怕是一閃念,以此來引發共鳴、引起警醒。因此,從眾多案件中挑選有特點、有辨識度、有代表性的選題並有意識地收集素材,是警示教育片拍攝謀劃的第一步。
在查辦雲南省生態環境廳原黨組成員、副廳長方雄案件時,除了查實當事人違紀違法犯罪事實,專案組敏銳捕捉到方雄身上所反映出的八面玲瓏、左右逢源、長袖善舞的“官油子”特質,這在近些年查處的案件中尤為明顯。於是,在報經省紀委監委領導同意后,專案組和宣傳部門第一時間實現了信息共享,雙方共同開始對該案件相關素材進行收集准備,謀劃拍攝以“官油子”方雄為典型的警示教育專題片。
為了反映相關當事人的內心真實想法,我們著力與當事人建立相互信任、真誠坦率的溝通關系,引導其對自己整個思想歷程進行全面回顧,既直白地講述自己曾經面對的處境及困惑,又坦誠地自我揭露曾經內心的各種“盤算”和“考量”。如片中方雄所說的:“只是覺得辦了事他為了感謝你,就覺得是合情合理的。他來催辦一下,給他辦快一點他感謝一下,那就感謝一下,反正數額也不多。”該採訪同期聲形象地描述了當時方雄不拒絕紅包禮金的心理活動,有畫面感和代入感,從而更能引發受眾內心的觸動。
案例的深入挖掘是警示教育片出彩的重要一步
《“官油子”現形記》一經播出,引起熱烈反響,網友紛紛留言稱受到教育和震撼:“該片歸納概括言簡意賅,主旨突出,揭示貪官們嘴臉特色鮮明、精准、鮮活”“‘官油子’,油來油去,文案犀利”……這也點明了警示教育片出彩的重要一步——在深入挖掘案件特點上下功夫。
隨著對方雄“官油子”特點的深入挖掘,我們發現“官油子”的表征五花八門,僅此一案還不能展現“官油子”的全貌。於是,在創作腳本前,我們從近年來雲南省查處的違紀違法典型案例視頻素材庫中,篩選了6個“官油子”特征突出且各有特色的案例,通過對各自案例共性和個性的梳理,讓“官油子”的畫像更立體、豐富、多樣化。
如在寫玉溪市委原書記羅應光案例時,我們聚焦其官迷心竅、生活上奢靡腐化、工作中熱衷作秀、搞形式主義這一“油”的特質,並選取他愛喊口號、愛搞形象工程、走秀式調研,一心隻想當官的具體案例情節來呈現他套路上的“油”﹔寫段文泉案例時,我們聚焦其看似潔身自好、打造“企業家”人設,實則道貌岸然、貪婪自私的這一具有迷惑性的“油”,通過採訪時他對自己虛偽“兩面人”的懺悔,結合旁白對其違紀違法事實進行概述,一針見血地揭露其粉飾自己、一心撈取政治油水的“兩面人”行徑。
在“官油子”特點得到集中呈現后,我們把前期對機關黨員干部、企事業單位人員、基層干部群眾的採訪內容也進行梳理分類,最終結合教育者和受眾這兩種不同的視角,層層剖析“官油子”的表象和危害,徹底將“官油子”的面紗揭開。
特點的精彩呈現是警示教育片生動深刻的關鍵所在
有了適宜的“食材”后,如何“烹制”“加工”才和以往的警示教育片有所不同,更加讓人印象深刻?為此,我們搜集整理了干部群眾對之前我省拍攝的《政治掮客蘇洪波》《圍獵:行賄者說》《開爾行賄記》等警示教育片的熱評,並對大家喜歡的表現形式進行了復盤分析,在如何更生動鮮活地呈現上找到了很多“好點子”。
概括來說有三個:一是對畫像進行精准深挖,找准一類“官油子”的“通病”或較有共性的特點,進行梳理歸納、重點予以突出。如以羅應光為代表的一類“官油子”突出的是“官癮十足”,這在當前查處的“一把手”違紀違法案例中具有相當的普遍性。二是用好採訪過程中“案中人”自述的金句以及最能觸動人心、引發共鳴的話語,找准並劃定相應的“關鍵詞”。如雲南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文山是“江湖義氣的‘官油子’”,中國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原黨委書記、行長楊小平是“隨波逐流的‘官油子’”,“江湖義氣”“隨波逐流”等詞也是當事人對自己行為的點評,可謂入木三分。三是既揭露違紀違法事實,又真實再現當事人思想蛻變、腐化墮落的心路歷程。如片中楊小平在懺悔時所說:“如果我自己能夠通過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從看戲中真正得到警示棒喝自己,今天我就不會成為演戲人,從看戲人變成主角。”這些肺腑之言讓受眾能重新認識接受警示教育的作用,摒棄“旁觀者心態”。
《“官油子”現形記》在多次細節的修改和打磨后出爐。正是有了拍片全過程中貫穿始終的不同視角的思考和探索、不同階段的創新與突破、不同形式的呈現與表達,從而讓片子有了和以往不同的“味道”。正如網友留言說的那樣:“片子拍得接地氣、能入心,有教育意義”,“希冀不會再有新的‘官油子’出現”,而這也是我們拍攝警示教育片期望能達到的效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