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分享

深度關注丨做深做實警示教育

2023年02月20日08:36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中央企業強化震懾營造從嚴氛圍

  做深做實警示教育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韓亞棟 管筱璞

  2月13日,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召開2023年黨建工作會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與會人員觀看警示教育片《破局重生》,深刻吸取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有限公司腐敗案的慘痛教訓。吳揚 攝

  在會場播出的警示教育片中,落馬干部相繼出鏡懺悔:“入黨30多年,最后被開除了,這種感覺太難受了”“踩紅線的事千萬不能干,干了將來早晚要暴露”……會場外,全系統近2萬名黨員干部、監察對象線上同步觀看。這是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2022年度警示教育會上的一幕。

  開展警示教育是全面從嚴治黨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一體推進“三不腐”的重要一環。最近,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在京召開中央和國家機關警示教育會,要求各部門各單位組織開展專題警示教育活動。各部委和中央企業把召開年度警示教育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做深做實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狠抓突出問題,推進綜合治理,強化查處一案、警示一片、規范一方的治本作用。

  高度重視年輕黨員干部紀律教育,警示年輕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

  某部委原正局級領導干部郭某,31歲任正處級,34歲晉升為副局級,40歲擔任正局級領導,本是組織重點培養、大有可為的年輕干部,卻利用職權大肆斂財﹔某國有銀行審計局某分局原高級專員許某,2019年至2020年間,參與網絡賭博173起,涉及資金往來38萬余元……在2月2日召開的中央和國家機關警示教育會上,現場通報的案例,令參會者深感震撼。

  “這些案例有個共性特點,當事人涉案時都是40歲以下的年輕干部。”中央和國家機關紀檢監察工委有關負責同志介紹,通報的43起典型案例涉及37個部門44人,是從近三年來查處的684件中央和國家機關年輕黨員干部違紀違法案件中精心選取的,包括對黨不忠誠不老實、利用手中職權謀取私利、工作失職失責及追求低級趣味等四種類型。

  警示教育會對年輕干部違紀違法案例進行了剖析,並就加強教育管理監督提出要求。

  中央和國家機關警示教育會要求,各級黨組織要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堅持黨建引領,嚴管厚愛結合,全方位全鏈條加強年輕干部教育管理監督。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對通報案例進行梳理,明確提出“年輕干部違紀違法問題凸顯”。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在2023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高度重視年輕干部紀律教育,糾正一些年輕干部對黨規黨紀不上心、不掌握、不執行等問題。

  縱觀通報案例,年輕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呈現如下特點:一是政治危害大,社會影響壞。個別年輕干部利用“中”字頭、“國”字號招牌或職務崗位影響力,充當政商“掮客”,謀取不當利益,嚴重損害黨的形象。二是涉案部門多,被“圍獵”風險高。有不法商人交代:“這些干部掌握大量資源,對外協調能力強,長期維系好關系,隨著他們的進步,我也能水漲船高。”三是違紀違法行為隱蔽性強,類型多樣。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書記吳漢聖說:“年輕干部違紀違法不是個案或偶發案件,而是反腐敗斗爭中的新動向、新增量,必須保持清醒、高度警惕,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堅定,加強年輕干部教育管理監督。”

  “究其原因,與干部個人、責任落實、制度機制等密切相關。”中央紀委常委、國家監委委員,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副書記、紀檢監察工委書記王愛文在通報中分析,個別年輕干部理想信念缺失,放鬆了黨性鍛煉和思想改造,甘於被腐蝕被“圍獵”﹔個別黨組織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對年輕干部重使用、輕管理,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發現不夠及時、處理不夠果斷,個別部門單位紀檢組織履行職責不到位、日常監督聚焦不准﹔個別權力集中、資金密集的部門和崗位工作程序不規范、監督制約機制不健全,對年輕干部“八小時外”管理監督尚未形成長效機制。

  “一方面,我們要督促各部門強化年輕干部教育管理監督,跟進開展警示教育﹔另一方面,要推進中央和國家機關警示教育常態化長效化。”中央和國家機關紀檢監察工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將繼續抓好中央和國家機關警示教育會,分領域、分行業、分專題開展警示教育,在抓常、抓長、落細、落實上下功夫。

  一些部委和中央企業將年輕干部教育管理監督工作融入日常,實現制度化常態化推進。“將任前廉潔談話作為年輕干部選拔任用的必經程序”“每年在全系統集中通報一批年輕干部違紀違法警示案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在對黨的十九大以來全系統年輕干部職工違紀違法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研判基礎上,印發《關於從嚴從實加強年輕干部監督的若干舉措》,圍繞聚焦“兩個維護”做實政治監督、聚焦敬畏紀法做實廉潔教育、聚焦抓早抓小做實日常監督、聚焦全面從嚴做實正風反腐、聚焦擔當作為做實嚴管厚愛等5個方面提出20條具體舉措,明確年輕干部監督工作具體抓手,推動監督常態化、制度化。

  探索新載體搭建新平台,不斷深化拓展教育內容和形式

  為強化震懾、營造從嚴氛圍,播放警示教育片、通報近期查處的典型案件,是常態化做法。審計署播放了《審誡——“衛士”的褪色人生》。國務院國資委通報了10起靠企吃企、管企吃企的典型案件。司法部通報了近期查處的信息中心原主任林振文、法律援助中心原一級巡視員曹學軍等違紀違法案和傅政華案所涉相關案件情況。為實現黨員干部和關鍵崗位人員警示教育全覆蓋,不少單位還設立主會場和分會場,大會以視頻或電視電話會議形式舉行。

  “自以為是一頓飯,卻不知是一個局。”近期,中央和國家機關查處一起多名黨員干部被同一名不法商人“圍獵”的典型案例,其中一名落馬干部在懺悔書中寫道:“之前認為吃飯是人際交往的一種方式,算不上利益往來,殊不知原則立場就是在吃吃喝喝中淡化的。”注重用好懺悔書這一活教材,力求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是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開展警示教育的重要舉措。

  各部委和中央企業探索新載體,搭建新平台,不斷深化拓展教育內容和形式。除召開警示教育會、通報2022年度查處的違紀違法問題外,商務部黨組、駐部紀檢監察組匯總編印近三年來年輕干部案例集,印發《商務部“嚴明紀法警示教育”工作方案》,部署各單位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紀委靈活採取同級同類警示教育、講廉政黨課、傳閱懺悔材料、參觀警示教育基地、旁聽庭審等方式,做實做細以案施教。

  查深查透案件、做實做細思想工作,促使當事人深刻認識錯誤、主動交代問題、剖析腐敗根源,深化警示教育針對性有效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科技部紀檢監察組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始終,有針對性地開展談話,既講清道理、指明出路,又體現人文關懷,當事人態度明顯轉變,主動提出願作反面教材、警醒更多人。其聲淚俱下的真誠懺悔,增強了警示教育的真實性、深刻性和教育力、感染力。

  警示教育抓在日常、嚴在平常、重在經常。除舉行警示教育會,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紀檢監察組通過開展“一月一警示”教育、重要會議前集體廉潔學習、定期發布警示教育案例、選取典型案例匯編成警示教育讀本等方式,推動警示教育常態化。

  為深化以案明紀明法、促改促治,紀檢監察機關強化統籌謀劃調度,在案件查辦之初就對案件剖析、警示教育作出部署,將警示教育與查辦案件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安排工作人員進入審查調查組,及時掌握案件特點,為警示教育打下堅實基礎。

  突出重點領域,緊盯重點對象,堅決查處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原副總工程師、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有限公司原總經理盧冶,收受建筑商馮某賄賂,為其承接達安中心試車場道路修建等工程項目提供便利﹔達安中心原試驗工程部部長吳波勇利用系統漏洞,篡改財務數據,將本應支付公司的檢測費77萬余元,直接匯入其個人賬戶﹔由於自身不正,中心領導層對於下屬的吃喝、請送選擇放任,一批員工被拉下水,崩塌的政治生態,“滋養”了諸多中間商,達安中心淪為徒有虛名的勞務代工廠……2月13日,東風公司在會場播放警示教育片《破局重生》,剖析這家檢測行業龍頭企業腐敗案的慘痛教訓,全場氣氛凝重。

  “重點領域廉潔風險依然很大。新能源領域、採購領域、招投標領域等圍標串標、內外勾結問題較為嚴重,一些領導干部通過代持‘干股’、充當‘影子股東’等方式進行利益輸送、侵吞國有資產﹔一些領導干部甘於被‘圍獵’,成為‘利益團伙’的‘代理人’‘代言人’。”東風公司黨委常委、紀委書記、國家監委駐東風公司監察專員黃川說:“我們必須永遠吹沖鋒號,始終保持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不動搖,以零容忍態度反腐懲惡,決不姑息。”

  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紀檢監察組聚焦靠企吃企問題易發多發領域,緊盯工程建設、物資採購、投資並購、招標投標、項目審批、選人用人等重點崗位和關鍵環節,組織開展設租尋租、利益輸送、化公為私、“影子公司”“影子股東”等一系列專項整治和“回頭看”工作,對問題線索進行大起底、大梳理、大排查,集中力量查辦了一批腐敗案件。

  “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強調,突出重點領域,深化整治金融、國有企業、政法、糧食購銷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腐敗。當前,行業性系統性地域性腐敗問題、利用影響力謀私貪腐問題、新型腐敗隱性腐敗花樣翻新問題、基層‘微腐敗’問題等,在一些企業均有表現,有些還比較突出。”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表示,國資央企必須結合實際,從政治監督、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紀律建設、反腐敗斗爭、監督體系建設等方面一項一項抓好落實。

  緊盯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資委紀檢監察組和中央企業紀檢監察機構將嚴肅查處靠企吃企、利益輸送、設租尋租、關聯交易等違紀違法行為,精准懲治“影子公司”“影子股東”等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深化涉糧中央企業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

  將正風肅紀反腐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進治理貫通起來

  在《破局重生》中,一段話讓人印象深刻:“查辦腐敗案件不是簡單的懲處幾個人,更重要的是要從案件中吸取教訓,把發現問題、督促整改、推動改革貫通起來,有效促進管理提升,修復政治生態,護航企業發展。”

  結合案件暴露的問題,東風公司紀委針對達安中心管黨治黨、體制機制、管理提升、選人用人等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建議,為中心改革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針對全面從嚴治黨寬鬆軟問題,達安中心黨委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查擺問題點58個,制定整改措施177條﹔針對項目經理權力大、廉潔風險高問題,調整市場營銷職能,新成立市場營銷部和經營企劃部,全面加強對營銷業務和銷售人員監管,實現不相容崗位分離,壓縮權力尋租空間﹔針對任人唯親等問題,在全集團引入高管人才,組織中層干部公開競聘……

  “通過全面從嚴治企推動全面從嚴管理,達安中心強化了財務法務監管,建立了訂單任務單信息系統,出台了一系列基礎管理辦法,貫通了業務流程,做到了所有任務有合同、所有結算有依據、所有流程有監督。”達安中心有關負責人說。

  警示教育會上,中國中化通報了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物資裝備採購領域系列腐敗案:泉州石化原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杜永智,乙烯項目部原總經理助理、設備管理部原總經理王軍,物資裝備中心原高級主管牛建文及原主管趙亞丁,與供應商內外勾結、損公肥私,嚴重違反黨紀國法。杜永智、王軍被“雙開”,牛建文、趙亞丁被開除公職,四人涉嫌職務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該案暴露了泉州石化設備物資採購領域的漏洞:杜永智利用職權個人拍板決策,甚至直接否決原有方案要求重新招標,直到其“關系單位”中標為止﹔王軍為供應商“量身定制”招標條款,甚至直接幫助某投標公司制定標書、確定報價,並介紹其與招投標評審組組長認識,居中當“掮客”……

  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結合相關涉案人員的反思建議材料、供應商談話材料等,梳理出泉州石化招採過程中採辦立項、確定採辦方案、評標詢價、採辦成交及合同簽訂、制造實施及驗收、貨款撥付及費用結算等六大環節及管理機制層面存在的風險漏洞61項,針對性提出整改舉措93項。中國中化公司紀檢監察組持續關注泉州石化招採體系整改運行情況,並結合實際將有關做法向全系統推廣。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既著力在“懲”字上下功夫,又努力做好“治”的文章,將正風肅紀反腐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進治理貫通起來,達到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

(責編:王欲然、梁秋坪)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