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分享

巡察組在行動 | 0.1%水分差牽出違紀案

2022年08月14日08:31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水分、雜質、不完善粒符合標准,保管賬、統計賬、會計賬三賬相符……”近日,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委巡察整改督查組到縣糧油收儲有限公司檢查儲備糧輪換整改情況,發現程序合規、賬實相符,整改成效顯著。

  去年底,石林縣委第二巡察組進駐縣發改局等單位開展涉糧問題專項巡察,並對縣糧油收儲有限公司開展延伸巡察。

  “入庫水分11.9%,出庫水分12%。”巡察組進駐不久,工作人員發現兩張蹊蹺的質檢單,2018年該公司收購的一批小麥,儲存三年后水分不降反升,異常“漲水”,背后可能有問題。經巡察組綜合研判,將這一問題線索移交給縣紀委監委處理,隨即,該縣紀委監委成立調查組展開調查。

  調查組兵分兩路,一路到小麥存儲倉庫實地查看,檢查倉庫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發現倉庫通風、密封、吸潮各項設施設備均符合要求。另一組調取該批小麥出、入庫的會議記錄、賬務資料,以及相關規章管理制度。細心的調查人員發現,在一份不起眼的會議記錄中,該批小麥的入庫水分為13.1%,與檢測標准機構出具的11.9%的數值相去甚遠,調查組決定對相關責任人開展談話。

  “北大村2號倉庫2018年輪入小麥160萬千克,入庫時水分為11.9%,2021年輪出時水分為12%,入庫水分低於出庫水分,請你說說是什麼情況。”調查組開門見山。

  “2018年入庫送檢時,樣品包裝氣密性不佳,待檢時間較長,水分蒸發,導致檢驗結果水分偏低,僅為11.9%。2021年出庫送檢時恰逢雨季,小麥具有較強的吸濕性,導致檢驗水分偏高,從而造成糧食保管三年,出庫水分比入庫水分高的反常規現象。”面對調查組的談話,該公司原董事長兼經理李某某早有准備,對答如流。

  “那為什麼會議記錄上的水分為13.1%,與檢測中心數據不一致?請你解釋一下。”調查組把相關材料往桌子上一放,李某某一下慌了神。

  面對証據,李某某自知無法抵賴,隻好如實交代了問題。原來,2018年由於本地收不到小麥,糧油公司隻好到外縣收購。附近縣區可供選擇的小麥也不多,大部分水分含量都在13%左右,超過國家規定的小麥入庫水分不得高於12.5%的標准。眼看著四個月的輪空期即將到期,如果還沒有新小麥入庫,公司將承擔相關責任。為了逃避糧倉輪空責任,糧油公司在扦樣時減半取樣,拖延送檢時間,導致檢測數據不准確,再以問題數據為依據,將小麥入庫。調查還發現,由於入庫水分超標,導致輪出時超出定額內損耗8040千克,造成損失21064.8元。糧油公司在上報儲備糧輪換價差收益時,將本該由公司自行承擔的超定額損耗納入財政核銷,造成國有資金損失。

  事實查清后,石林縣糧油收儲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兼經理李某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負有監管責任的縣發改局相關責任人、責任科室受到談話提醒、誡勉問責。

  針對發現問題,該縣紀委監委督促縣糧油收儲有限公司舉一反三,修改完善“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細則。縣發改局在全系統開展警示教育,與財政、市場監管等部門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強化日常監管,制定完善糧食應急預案、原糧儲備管理辦法、儲備糧輪換競價交易管理辦法等6項制度。(通訊員 黃俊 周恆)

(責編:馬昌、薄晨棣)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