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分享

以案為鑒 | 一份糧食訂單明細表背后的窩案

2022年01月03日08:38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原標題:以案為鑒 | 一份糧食訂單明細表背后的窩案

  日前,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紀委監委在查獲的一起關於騙取訂單糧補貼系列案中,問責黨員干部62人,移送司法機關3人。

  “組長,這份糧食訂單明細表中有幾位農民出售訂單糧量竟然超過十幾萬斤。”2018年10月,恭城瑤族自治縣委巡察組對縣糧食部門開展巡察,發現轄區一個山區鄉鎮栗木鎮,一年出售訂單糧數量超過10萬斤以上的大戶竟然有10多戶。

  恭城瑤族自治縣是一個生態農業大縣,山多田少,農民種糧不多,這樣糧食訂單數據與事實極度不符,肯定有問題。縣紀委監委接到縣委巡察組移交的問題線索后,迅速成立專案組,專案組拿著這份明細表深入農村,問情況,查源由,並找到這些村民一戶一戶進行核實。

  “你好,請問你家裡有多少水田,是否種有糧食,一年賣多少糧食給糧庫?”

  “我們家裡沒有水田,很多年不種谷子了,也沒有糧食賣給糧庫。”專案組調查走訪中,村民都是這樣回答。

  那麼這些糧食是從哪裡來的?是採取什麼手段弄來的?隨著案件調查的不斷深入,涉及案件的栗木鎮五福村村委干部龍某等人漸漸浮出水面。龍某訂單糧補貼每一年的量都比較大,甚至有數10萬斤的訂單糧。

  當專案組人員找到龍某談話時,他回答問題避重就輕,每當辦案人員談到問題的關鍵點時,又以血壓高為由要求終止談話。

  眼看談話陷入僵局,縣紀委監委迅速啟動“室組地”聯合辦案機制,充分利用派駐紀檢監察組了解行業政策,鄉鎮紀委熟悉當地風土民情的優勢,及時召開案情分析研判會,並依照糧食訂單明細表,先后對大量農戶進行調查走訪。據部分農戶反映,訂單糧補貼到賬后,其通過銀行卡轉賬的方式將補貼轉至龍某的私人賬戶。專案組根據農戶提供的這一重要線索,迅速對龍某及其家屬、涉案農戶的銀行流水進行查詢、調取並進行綜合系統梳理。最后發現大量農戶通過銀行卡轉賬的方式將補貼轉至龍某的私人賬戶。

  在鐵証面前,龍某終於如實交代:“我上交糧庫存的糧食大部分是從外地購買來的,主要目的就是套取國家每斤0.12元的補貼,一共套取了30多萬元。”據龍某交代,大部分糧食是從湖南採購回來的,然后再用一點小恩小惠,從農戶手中騙取到糧補一卡通存折,以農戶的身份領取補貼。

  案發時,龍某違規出售訂單糧食的數量達1200多噸,套取的訂單糧補貼高達30余萬元。龍某身為村干部,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套取糧補數額巨大。2019年12月,恭城瑤族自治縣紀委根據相關規定給予龍某開除黨籍處分,並將其涉嫌違法犯罪問題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在調查中,專案組了解到2013年以來,恭城瑤族自治縣糧食主管部門根據訂單糧的補貼政策,發動全縣各鄉鎮、村屯積極上報申請訂單糧食任務,每年向上級申請訂單糧2000至5000噸,可是恭城是一個山區小縣,種糧面積少,且是以種植水果等經濟作物為主,根本無法完成這份任務,但是每斤0.12元的補貼,炙手可熱。

  根據這一情況,專案組人員意識到龍某套取訂單糧補貼並非個案,隨即順藤摸瓜、繼續追查。對全縣各鄉鎮訂單糧的申報、售糧証的填寫到訂單糧補貼的發放等多個存在廉政風險點的環節進行了一次全面清查梳理,發現全縣5個鄉鎮存在不法分子為了牟取不法利益,利用監管漏洞,偽造《售糧証》,再以一點小恩小惠,從農戶手中拿到一卡通存折,將其從外地購買的糧食以農戶的名義出售給糧庫,套取訂單糧補貼問題,涉案金額達400多萬元。恭城瑤族自治縣紀委監委同時開展“一案雙查”,啟動追責問責程序,對該縣食糧局分管訂單糧工作的副局長劉某及5個鄉(鎮)分管大農業的副鎮長等14名領導干部分別給予政務記過、政務警告等處分。目前,該案已問責黨員干部62人,移送司法機關3人。

  從一份糧食訂單明細表,端掉一窩躲藏在糧倉裡的“碩鼠”案例可以看出,恭城瑤族自治縣糧食部門及部分鄉(鎮)政府的這14名領導干部,在開展訂單糧工作中,不切合當地實際,不做基層調查,不實事求是申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思想嚴重,工作作風懈怠、工作態度惡劣,給不法分子鑽空子,造成國有資金流失,造成不良影響。為此,恭城瑤族自治縣紀委監委以涉農惠農領域為重點,緊盯關鍵環節,加大監督力度,確保支農惠農政策落到實處。(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紀委監委 張艷 陳海艷)

(責編:劉圓圓、薄晨棣)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