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分享

錢瑛和革命伴侶譚壽林

——記新中國首任監察部長錢瑛

楊力仁

2021年06月03日14:20    來源: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原標題:錢瑛和革命伴侶譚壽林

她是著名雨花英烈譚壽林之妻,電影《洪湖赤衛隊》中韓英的原型,是周恩來領導隱蔽斗爭的主要助手,在解放戰爭期間曾領導“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她是新中國紀檢監察工作的創始人之一,黨內尊稱“錢大姐”,群眾譽為“女包公”。她就是錢瑛。

紅色夫妻的淒美愛情

1928年12月,在白色恐怖的上海,一對相識6個月的年輕共產黨員秘密舉行了婚禮。新郎叫譚壽林,廣西貴縣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學,在校學習期間受到李大釗先生的直接教誨,從此走上革命道路,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時任中華全國海員總工會秘書長。新娘叫錢瑛,出生於湖北潛江,成長於湖北咸寧,1924年考入湖北省立女子師范學校,期間受到董必武、陳潭秋、錢亦石等人的教誨,192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時任中華全國總工會秘書處的地下交通員。

兩人婚后不到百日,錢瑛接到中央組織部的通知,派她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革命”。入校后錢瑛才發現自己懷孕了,並於1929年9月在莫斯科婦產醫院產下一名女嬰。為了不影響學習,她把女兒寄養在莫斯科的一家嬰兒院。1931年,錢瑛完成學業后即將返回祖國,因為國內形勢異常嚴峻,她隻能把1歲多的女兒留在莫斯科的嬰兒院。

1931年3月,錢瑛從莫斯科回到上海,與譚壽林短暫團聚。20多天后,組織上決定派他們夫婦到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工作。起程前夕上海工會組織突遭敵人破壞,譚壽林留下善后,錢瑛隻身一人前往湘鄂西革命根據地。

1931年4月,譚壽林因叛徒出賣在上海被捕。敵人先是威逼利誘,繼而施以酷刑,企圖撬開他的嘴巴,獲得我黨的秘密。譚壽林以李大釗先生為榜樣,鐵骨錚錚,寧死不屈。敵人無計可施,隻能將譚壽林押解到南京首都憲兵司令部看守所。在生命的最后時刻,譚壽林倍加思念自己的妻子和從未見過面的女兒,他委托獄友將自己的一件血衣轉交給錢瑛。5月30日,時年35歲的譚壽林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義。

錢瑛與譚壽林結婚兩年零五個月,盡管“相處不到百日”,但是在錢瑛的心中,譚壽林不僅是丈夫、是人生導師、是心中的英雄,更是她一生的摯愛。譚壽林英勇就義后,28歲的錢瑛悲痛欲絕,此后終生沒有再婚。

譚壽林是錢瑛心中永遠的悲痛。1950年7月7日,錢瑛撰文《憶壽林》,詳細記述了譚壽林被捕、受刑、就義的全過程,淚水一次次洒落在信箋上。她在北京工作期間曾3次搬家,每次搬家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譚壽林和她最敬佩的黃勵烈士的遺像挂在客廳,再把何香凝畫的一幅梅花圖挂在兩幅遺像中間。

譚壽林委托獄友轉交的那件血衣,被錢瑛一直珍藏在身邊。每逢譚壽林的忌日,她都要取出這件血衣,含淚撫摸著上面的斑斑血跡,給侄兒錢定中、侄兒媳婦鎮雲枝、侄孫女錢曉健講述這件血衣背后的故事。

女兒則是錢瑛心中永遠的牽挂。她多次委托有關部門查找女兒的下落,直到1951年才得到確切消息,女兒早已在莫斯科嬰兒院夭折。當天深夜,她一個人站在譚壽林的遺像前,唏噓地把這個令人心碎的消息告訴譚壽林。

1961年春,在譚壽林英勇就義30 周年之際,根據董必武同志的指示,中國青年出版社重新出版譚壽林的遺作《俘虜的生還》。錢瑛飽含深情賦詩一首,題為《再讀〈俘虜的生還〉》,字裡行間寄托了對丈夫的無限思念:“生還”何處寄萍蹤,驟雨狂風肆逞凶。幾度鐵窗堅壯志,千番苦戰表精忠。丹心貫日情如海,碧血“雨花”氣若虹。三十一年生死別,遺篇再讀憶初逢。

腥風血雨的地下斗爭

1931年8月至1932年9月,錢瑛在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先后擔任中共潛江縣委組織部部長、縣委書記,在領導農民運動的同時,建立了一支幾百人組成的游擊隊。她率領這支游擊隊3次阻擊敵軍進犯,4次配合紅軍進駐潛江縣城,沉重打擊了地主武裝。新中國成立后,湖北的文藝工作者根據這段歷史創作了歌劇《洪湖赤衛隊》。曾任湘鄂西根據地主要負責人的賀龍觀看了這部歌劇后說:“這部劇編得好,演得也好,台上的韓英典型地再現了當年的錢瑛同志。”

1932年9月,在國民黨軍隊的重兵“圍剿”下,紅軍主力被迫撤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錢瑛輾轉來到上海,擔任中共江蘇省委婦女部部長周超英的秘書, 3個月后周超英被捕叛變,帶領特務去抓捕錢瑛。錢瑛被捕后以譚壽林為榜樣,在法庭上與敵人進行頑強斗爭。1933年7月12日,國民黨江蘇省高等法院判處錢瑛15年有期徒刑,移送江蘇第一監獄服刑。

從1933年8月至1936年春,為了爭取最基本的生存條件、抗議獄方的不人道行為,錢瑛等人在江蘇第一監獄4次領導絕食絕水斗爭。在錢瑛等人的頑強抗爭下,獄方害怕鬧出人命,不得不作出一些讓步,斗爭取得了重大勝利。1936年春,關押在江蘇第一監獄的女政治犯被移送到國民黨首都反省院,錢瑛在首都反省院繼續領導獄友進行頑強斗爭。1937年9月,國共兩黨經過多次談判,達成共同抗日的協議。9月25日,在周恩來、葉劍英的積極營救下,錢瑛終於重獲自由。

出獄后,錢瑛受到組織重用,先后擔任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部長、代理省委書記,為重建和發展湖北黨組織作出了重要貢獻。大革命失敗后,在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鎮壓下,湖北的黨組織基本被破壞殆盡,全省僅有30余名黨員與組織保持聯系。在錢瑛等人的努力下,一年后全省建立起自上而下的黨組織,黨員增加到3800余名。1940年3月,錢瑛調入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1941年,錢瑛臨危受命,擔任西南工委書記,對西南各省地下黨組織實施堅強有力領導,為革命高潮的到來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1946年5月,國共兩黨的談判遷到南京。5月3日,周恩來率鄧穎超、齊燕銘、廖承志、錢瑛等人乘馬歇爾的專機飛到南京。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對內稱中共中央南京局,錢瑛任南京局組織部部長兼地下工作委員會成員。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悍然撕毀停戰協定和政協協議,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全面內戰爆發。周恩來考慮到國共談判即將破裂,中共代表團很快要撤離南京、上海、重慶的情況,他做出一個重要決定,派遣錢瑛秘密潛伏到上海,繼續領導國統區的地下斗爭。

這個時候潛伏到上海,無疑是深入龍潭虎穴。周恩來和錢瑛策劃了一個縝密的潛伏方案。首先安排中共貴州省工委負責人張述成潛伏到上海,在虹口區租了一棟房子,開辦一家茶庄,扮作茶庄的伙計。再安排中共四川省委負責人張文澄夫婦帶著5歲的女兒潛伏到上海,與張述成會合,扮作茶庄的老板。1946年11月上旬,錢瑛秘密潛伏到上海,與張述成和張文澄會合,扮作張文澄的表嫂,以臨時家庭為掩護,領導黨在國統區的地下斗爭。隨后擔任中共中央上海局組織部部長。

從1945年12月到1949年6月,錢瑛和劉曉等人在國統區先后領導了一二·一運動、抗議美軍暴行運動、五二○運動等一系列愛國民主運動。全國大中城市的學生運動此起彼伏,一個高潮接著一個高潮,猛烈沖擊著搖搖欲墜的蔣家王朝,密切配合了人民解放戰爭,對中國革命的大轉折、大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毛澤東同志將錢瑛等人領導的這一系列愛國民主運動稱之為開辟第二條戰線。

從嚴治黨的責任擔當

1952年底,為了加強中央紀委的領導力量,中共中央決定調中南局組織部部長錢瑛擔任中央紀委副書記,1954年9月,她被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任命為監察部部長。錢瑛作為中央紀委唯一的專職副書記,主持中央紀委的日常工作,領導中央紀委機關1個處、3個科、29個人,投入緊張的工作之中。

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3月25日,錢瑛向中央作了《關於在廣東方面發生的官僚主義、命令主義、違法亂紀的嚴重情況的報告》。4月11日,毛澤東親自批轉了錢瑛給中共中央的這份報告。各級黨委根據毛澤東的重要批示,嚴肅查處了一批官僚主義、命令主義、違法亂紀的典型案件,起到了教育和警示作用,嚴明了黨紀國法,整頓了黨的隊伍,增強了黨的戰斗力。

敢於諫言和勇於擔當是錢瑛最突出的優秀品質。上個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國國民經濟出現嚴重困難。錢瑛率領中央工作組到甘肅查糾“五風”(共產風、浮夸風、強迫命令風、生產瞎指揮風和干部特殊化風),發現群眾嚴重缺糧、生活異常困難,立即給中央書記處和中共中央西北局發出特急電報,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視。中央迅速給甘肅調運5億斤糧食(后來增加到8億斤),隨后又調整了甘肅省委領導班子,並從河北、江蘇、浙江3省抽調22名縣委書記以上干部到甘肅工作,這一系列措施對於扭轉甘肅的嚴重局面產生了重要作用。錢瑛被甘肅的干部群眾稱為“救命人”。

從1959年冬天開始,安徽不斷有人給中共中央和中央監委寫信,反映安徽打擊迫害干部和群眾生活困難的問題。中央監委書記董必武和錢瑛對這些人民來信高度重視,從1960年4月至1961年4月,先后5次派人到安徽調查核實,了解到情況確實非常嚴重。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史稱七千人大會)。會議期間,劉少奇率領錢瑛和中央有關部門的負責人,用10天時間親自調查處理安徽問題。七千人大會結束后,中共中央決定將安徽省委第一書記曾希聖調離安徽,由李葆華擔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1962年4月,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錢瑛率領中央監委和華東局監委工作組到安徽,蹲點3個多月,面對面地指導改組后的安徽省委做好甄別工作。安徽的問題堆積如山,通過艱苦細致的工作、認真調查研究,錢瑛找到了問題的主要症結:原安徽省委主要領導作風霸道,誰不同意他的意見就是反黨、反黨集團、反黨聯盟,就被打成右派、右傾機會主義分子。“李世農、楊效椿、李銳反黨集團”“張愷帆、陸學斌反黨聯盟”“魏心一、戴岳右派反黨集團”是全省3個最大的案件,涉及5名省級領導干部,株連了一大批干部群眾,錢瑛決定從這3大案件入手。

錢瑛不輕信、不苟同、不妄斷,重調查、重事實、重証據。她要求將原結論認定的問題一律重新核實﹔有關當事人要逐一談話﹔重要証人由她親自約談﹔耐心聽取原專案組領導人和辦案人的意見﹔對持有不同意見的同志,分別召集座談。經過認真審查,終於搞清楚這幾個案件都是錯案。3個月后,經中央監委批准,決定給安徽這幾個案件徹底平反。甄別3大錯案推動了安徽全省的甄別平反工作,增進了黨內團結,調動了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促進安徽形勢迅速好轉。

錢瑛在安徽組織指導甄別平反工作,在新中國的紀檢監察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劉少奇表揚她“是有領導能力的,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好同志”,周恩來贊揚她“鐵面無私”,鄧小平肯定她“大公無私,能堅持原則”,安徽的干部群眾將她譽為“女包公”。(作者系安徽省合肥市政協原副主席、黨組副書記)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2021年第11期)

(責編:任一林、任佳暉)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