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9日08:55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因為貪心和想快速致富的強烈欲望,我利用職務便利,挪用收到的藥品和有價疫苗收入,投資股票、玩彩票,像賭徒一樣一投再投,血本無歸仍不知收手,就這樣慢慢越陷越深,滑向了犯罪的深淵。”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辛店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原報賬員張輝在法庭上悔恨不已。
抽絲剝繭 真相浮現
2018年12月,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辛店街道對所有部門單位財務進行內部審計,發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品、疫苗收入與支出嚴重不匹配。重重疑點指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報賬員張輝,再也無法繼續隱瞞真相的張輝交代了自己貪污公款的事實。2019年1月,辛店街道黨工委將張輝涉嫌挪用疫苗、藥品收入款有關問題的線索上報區紀委監委。
同日,東營區紀委監委成立專案組對該問題線索進行初步核實。與百余名相關人員開展談話,調取並分析與張輝有資金往來的百余個銀行賬戶、數十萬條交易流水,在辛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會計核算中心、德州黃河商品交易市場等十余家單位調取、查閱300余卷相關資料証據后,專案組初步掌握了張輝涉嫌貪污等違紀違法問題。
據調查,2011年至2018年,張輝利用職務便利,通過採取不報賬、少報賬的方法,截留單位資金共計人民幣912萬元,非法佔為己有,用於配資炒股票、炒股指、買彩票、電玩賭博等個人投資與揮霍。
然而,在同事眼中,張輝是出了名的“老實人”,平時為人和善、待人熱情,在調查過程中辦案人員聽到的也都是“老實”“本分”“低調”等評價,許多同事甚至願意將信用卡借給他,讓他進行資金周轉。
正是這樣一個“老實人”,卻利用單位財務監管漏洞陸續侵吞公款近千萬元﹔正是這樣一個“本分人”,在8年時間裡,揮霍公款近千萬元,犯罪時間之久、涉案金額之大,讓人觸目驚心。
隨著調查深入,辦案人員揭開了張輝“兩面人”的面目。原來張輝所謂的“投資”渠道,並非一般的大盤炒股,而是與“賭”有關。
嗜賭成癮 沉入泥沼
2011年,張輝妻子查出患有乳腺癌,手術后一直沒有再回到工作崗位。雖然在雙方父母幫襯下,這個小家庭並沒有特別大的經濟壓力,但這一變故讓張輝思想上發生了變化,希望能“掙點快錢”“發大財”。
恰在此時,有過炒股經驗的張輝偶然間聽人說炒現貨掙了錢,頓時引起了他的興趣。隨后,張輝在“黃河商品交易市場”平台注冊了賬號,投入了幾千元錢,在所謂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現貨交易。一開始,確實有了一些盈利,雖然不多,但嘗到了甜頭的張輝一發不可收拾,急於投入更多本錢來掙“快錢”。也就是在這時,到處找錢的張輝打起了公款的主意。
從2011年起,張輝利用職務便利,把收到的藥品和二類疫苗現金收入先不存入單位公戶,而是挪為己用去“投資”,想著等賺了錢之后再存回到單位賬戶。然而事與願違,隨著投入交易的錢越來越多,交易虧損也越來越大,甚至還出現過一天賠入13萬元的情況。在現貨交易中,張輝前后共計虧損87萬余元。
在現貨交易市場中鎩羽而歸的張輝並沒有吸取教訓,2013年張輝參與到了一個非法場外配資炒股活動中,由於對風險評估不足,張輝在2013年至2018年期間又虧損約200萬元人民幣。妄圖以“賭”來翻身的張輝,還曾在地下股指交易場所加杠杆炒股指,實際就是賭股市大盤的漲或者跌。由於股票大盤波動大,在短短兩周內張輝又虧損了20萬元。
可越是虧損,張輝反而就拿更多的公款投入進去,幻想著有一天可以一次回本。就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張輝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除了金融市場,張輝還經常參與一種名為“打魚機”的電玩賭博。2013年至2017年,張輝在工作時間,頻繁到游戲廳參與電玩賭博,一天內能輸掉幾千元甚至一兩萬元,累計揮霍上百萬元。
現實中極少數彩民偶爾中大獎的幸運經歷,也刺激著張輝一夜暴富的神經,凡是和運氣有關的事情張輝都想試一試。他最樂於購買的是一種名為“群英會”的即開式彩票,該彩種從上午9點至晚上11點,每十分鐘開獎一次,張輝通過軟件設定自動追號倍投,每十分鐘投注幾十至幾百元不等,每天揮霍公款幾千至幾萬元。張輝還通過軟件平台以及博彩微信群購買“地下彩票”,這類彩票依托正規的福彩、體彩彩種和開獎結果,只是獎金的賠率要高於正規彩票,屬於非法銷售的“私人彩票”。2015年至2018年間,張輝花費500余萬元公款購買各類彩票,結果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事實上,從現貨交易的虧損開始,張輝已經知道自己沒有希望回本了,到底拿了多少公款也是一筆糊涂賬。縱觀贓款種種去向,不難發現他身上的賭徒心理:贏了還想再贏,甚至后悔贏之前沒多下一點注,輸了就繼續加大投入,妄想一次回本。
張輝最終因犯貪污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六個月。他走向犯罪深淵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扭曲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對自身黨性修養鍛煉的放鬆。此外,所在單位制度監管上的缺失也是導致其嗜賭成性,觸犯黨紀國法,淪為階下之囚的重要外在因素。
制度漏洞 管理缺位
“管錢不管賬,管賬不管錢”,是財務管理最基本的要求。可衛生服務中心卻隻設一名報賬員,既管錢又管賬。從2005年開始,張輝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任報賬員長達14年之久,顯然不符合財務管理規定。
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賬目管理混亂,對各類收入呈無序管理狀態,缺乏相應財務公開制度,存在不少漏洞。會計核算中心負責財務記賬管理,不懂衛生業務,對衛生服務中心應該報賬哪些收入、報賬多少收入一概不知,收了多少錢、又應該交多少錢,全憑張輝自己隨口一說,交不交錢也完全成了他自己的“良心買賣”。能對張輝所任報賬員這一職務進行約束的“制度籠子”,已形同虛設。
辛店街道衛生服務中心每月接種疫苗收入10萬余元,但2013年全年僅上交6.8萬余元。2014年至2018年五年時間,張輝一分錢也沒有上交會計核算中心。簡單的口算就可以發現上交數額與收入相比簡直九牛一毛,但相關負責人卻在票據上隻管簽字不問其他。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辛店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在長達8年時間中,沒有開展過關於藥品和疫苗的盤庫清查,更沒有組織賬目核對檢查。管理與監督的嚴重缺位,為張輝貪污公款提供了可乘之機。
張輝本人長期利用工作時間炒股票、買彩票、進行現貨交易,甚至外出參與賭博等活動,相關單位的領導也沒有任何察覺,就這樣放任自流、從未對其進行提醒和教育。
在多重監管責任的缺失下,張輝仿佛置身於毫無邊界的荒野中,完全迷失了方向。
有權必有責、失責必追究。張輝案發后,從街道衛生服務中心、會計核算中心到街道辦事處,東營區紀委監委對張輝案涉及的違反工作紀律、審核監管不嚴、未能盡職履責致使國家遭受重大經濟損失等失職失責行為的9名責任人進行了處理。
東營區紀委監委深化以案為鑒、以案促改,做好“后半篇”文章。組織全市基層站所黨員干部觀看警示教育片,強化基層站所黨員干部紀律規矩意識和法律意識,達到查處一案、警示一片、規范一方的效果。同時,通過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區紀委監委督促有關部門修訂完善《“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實施細則》《村居干部管理辦法》《機關單位工作紀律管理規定》《財務管理制度》等制度,對街道部門單位和各村居預算管理、經費審批、資金管理、報銷程序等進一步嚴格規范,確保制度執行力。(王小寧 通訊員 林相如)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