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監督執紀問責都要做好“后半篇文章”

2020年06月16日09:15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

原標題:監督執紀問責都要做好“后半篇文章”

善始善終,善作善成,是習近平總書記一以貫之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紀檢監察工作中學習運用這一科學方法,具體體現之一就是強調做好“后半篇文章”。

“前半篇文章”和“后半篇文章”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前者是基礎和前提,后者是完成和保障。做好“后半篇文章”,不僅有利於推動當下問題的解決,也有助於為開啟下一篇文章提供方法、創造條件、開拓路徑,形成互動互促的良性循環。不做或者做不好“后半篇文章”,很容易導致前功盡棄、功敗垂成。高度重視“后半篇文章”作為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的鮮明特色,體現在監督執紀問責的方方面面。

監督是紀委監委的第一職責、根本職責。開展監督工作,發現問題是第一步,解決問題是第二步,運用成果是第三步。高質量的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既能保障黨和國家治理各項決策部署、政策措施貫徹落實,又能夠發現問題症結、提出整改意見、倒逼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機制,促進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提質增效。實踐中,一些地方探索紀檢監察建議書“一書三送”機制,即分別送發案單位,送當地黨委、政府分管領導,有力地促進了各級黨組織加強整改、建章立制。再比如,巡視工作16字工作方針“發現問題、形成震懾,推動改革、促進發展”,重音都落在“后半篇文章”,重點都在於解決問題、推動整改落實。這就要求及時處置巡視移交的問題線索,做到件件有著落,同時加強日常監督和整改評估,督促落實整改主體責任。在組織開展常規巡視的同時,適時開展“再巡視”“回頭看”,推動老問題、新問題一並解決,把“后半篇文章”做深做實做到位。

執紀執法過程既是嚴肅的政治工作,也是做人的工作,要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同樣離不開“后半篇文章”。在監督執紀過程中,要避免簡單粗暴、一棒子打死,始終把握好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貫方針,通過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理服人、以情動人,使犯錯誤的干部既認識到紀法的約束和剛性,又體會到組織關心關愛,真誠認錯悔錯。實踐中,許多地方加大受處分人員跟蹤回訪工作力度,使他們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和力量,提高了重回正軌的信心。“后半篇文章”還包括監督檢查紀律處分執行情況,糾正處分決定“打白條”“打折扣”“搞變通”等問題,確保黨的紀律“帶電”“長牙”。

問責是管黨治黨的利器,但必須用准、用好,避免背離初衷、事與願違。當前,有的地方出現隨意問責、濫用問責,甚至依賴問責推動工作的現象,難以讓人信服,也傷了一些基層干部的心。解決這個問題,既要嚴格認定標准和區分不同情形,提高問責精准度,也亟須做好問責“后半篇文章”,不能一問了之。既要做好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對影響期滿、表現突出的干部,該用的大膽使用,保護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還應加強對問責效能的評估,及時糾正濫用問責、不當問責等問題,對造成不良影響的要嚴肅追責。

做好“后半篇文章”,根本在於堅持問題導向,這也是我們黨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具體體現。無論是監督檢查、審查調查、信訪舉報、巡視巡察,都要直奔問題去、追著問題走、沿著問題挖,既解決面上的問題,也解決背后的問題,通過破解難題打開工作局面,建立健全防止同類問題反復發生的長效機制,實現解決問題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以案說紀說法,整治不正之風,莫不如此。在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紀檢監察機關自身也應與時俱進改進工作、改善方式,使高素質隊伍和高質量發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總之,干任何事業都要有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和耐力,都要有馳而不息、久久為功的釘釘子精神,慎終如始、務求實效。有了這種精神,無論是落筆“前半篇文章”還是續寫“后半篇文章”,都能夠不求虛聲、不務虛功,義無反顧、真抓實干,成就一篇篇燦若雲錦、鏗鏘有力的好文章。(林水)

(責編:扶婧穎、李源)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