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5日08:13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隨著4月13日十三屆江蘇省紀委五次全會召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紀委全會已全部舉行。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紀檢監察工作意義重大。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閉幕后,從1月16日起,各省區市紀委全會陸續召開,研究部署貫徹落實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精神,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和國家監督專責機關,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處於主干位置、發揮保障作用,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立足職責、擔當作為,牢牢守住政治監督根本定位,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各地紀委全會在謀劃今年紀檢監察工作時,均把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切實強化政治監督放在首位,強調要加強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為。
湖南推動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緊扣推進環洞庭湖經濟區綠色發展,開展“洞庭清波”專項行動,緊扣防范風險守底線,深挖地方債務風險中隱藏的腐敗問題﹔江西按照“條管著條、塊管著塊、條塊結合”的原則,監督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解決好職責范圍內的“最后一公裡”問題,對搞變通、打折扣、喊口號,隻討領導歡心、卻讓群眾失望等問題,首先從政治紀律查起。
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維護制度權威、保障制度執行,是紀檢監察機關的重要職責。要用嚴明的紀律維護制度,增強紀律約束力和制度執行力。
寧夏等地著重把黨員領導干部遵守制度情況納入政治監督的范圍,重點加強對執行民主集中制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杜絕在制度執行上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嚴肅查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陽奉陰違的行為,督促各級領導干部帶頭維護制度權威,做嚴格執行制度的表率。
修復淨化政治生態,絕非一日之功。雲南在肅清秦光榮徇私干預紀檢監察工作的惡劣影響中,完善自身權力運行機制和監督制約體系,嚴格執行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和監督執法工作規定,牢固樹立法治意識、程序意識、証據意識,鐵面無私清理門戶。天津完善淨化政治生態工作意見,聚焦“人事因制”,持續開展碼頭文化、圈子文化和好人主義專項治理,推進政治生態分析研判制度化、常態化、精細化、科學化。
保障脫貧攻堅決戰決勝,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脫貧是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
群眾的期盼處,就是正風肅紀反腐的發力點。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提出,著力加強對脫貧工作績效、脫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以及脫貧摘帽后“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的嚴肅問責,對貪污侵佔、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的從嚴查處,促進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推動脫貧攻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各地紀委全會在部署相關工作時,都結合當地實際落實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精神。堅持從實際出發,什麼問題突出就解決什麼問題,著力解民憂、紓民怨、護民利、暖民心。
針對防止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等形式主義問題,寧夏著力加強對扶貧政策落實、資金使用和脫貧工作績效的監督檢查,對盲目決策、監管缺失造成政策落實不到位、扶貧資金閑置浪費的嚴肅問責。天津則對假數字、假產業、假程序、假精准、假調研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嚴肅問責,做到脫貧攻堅硬仗打到哪裡、紀檢監察監督就跟進到哪裡。
四川深化“紀律作風保障年”活動,立足決戰沖刺、鞏固提升,盤點梳理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集中治理,堅決糾正撤攤子、甩包袱、歇歇腳等“疲勞綜合征”,緊盯項目建設、資金撥付使用等關鍵環節,從嚴查處貪污侵佔、吃拿卡要、虛報冒領、優親厚友等行為。
為保障打好脫貧攻堅戰,福建聚焦老區蘇區和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加強相關監督檢查,鞏固脫貧成果,重點關注脫貧不夠穩定、因各種原因致貧返貧的問題,督促做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的監測和幫扶,促進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同時,加大入戶訪查力度,對已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按照不低於30%的比例隨機抽訪。
深入整治民生領域的“微腐敗”、放縱包庇黑惡勢力的“保護傘”、妨礙惠民政策落實的“絆腳石”,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所思所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各地紀委全會堅持人民群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就堅決防范和糾正什麼,及時回應群眾關切。
為精准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多地紀委全會要求綜合運用領導包案、挂牌督辦、提級辦理、異地辦理等措施,精准處置、精准打擊,堅持邊打邊治邊建,聚焦重點行業和領域,推動行業主管部門主動作為、深入治理,鏟除黑惡勢力滋生蔓延的土壤。遼寧推廣運用民生資金民生項目監督執紀平台,將黨員干部基本信息與民生資金、民生項目相關信息進行智能比對,嚴肅查處違規違紀問題,對基層黨員干部形成強烈震懾。
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証的通知》。《通知》提出,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上升,再疊加疫情影響,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難度更大,更加需要以優良作風狠抓工作落實,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為基層減負”,也是各地紀委全會中出現的高頻詞之一。如,湖南將繼續精簡會議、簡報,大力減少不必要的檢查考核,取消過多過濫的微信工作群,堅決防止以有沒有領導批示、台賬記錄、工作筆記等作為衡量工作的標准。同時,堅決糾正以“屬地管理”為由,層層“甩鍋”、把責任推給基層的行為,切實為基層減壓減負。福建鞏固精文減會成果,堅決防止“白頭”發文、以調研指導為名行督查檢查考核之實等問題,真正為基層減負。
糾治“四風”,當馳而不息。多地紀委全會明確,將緊盯機關二級單位、國有企事業單位以及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學會和協會等,清理國有企業駐京辦,查找監管死角。浙江對糾治“四風”中發現的體制機制問題和相關制度漏洞,督促有關職能部門細化領導干部參加研討會和論壇、發放津補貼或福利、公務差旅、評比達標表彰、因公出國(境)、公務接待、公車管理等方面規定,制定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推動構建更有針對性、實效性、可監督、可遵循的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制度體系,從而推動化風成俗。
結合地方實際,創新方式精准監督
貴州省紀委全會4月3日通過的決議,將2020年的目標任務聚焦在“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提供堅強保障”上。與往年省紀委全會不同的是,今年貴州省紀委全會第一次大會結束后,同步套開黨風廉政警示教育大會,省級主會場和各市、縣分會場4000余名黨員領導干部集體接受教育,齊打“預防針”。
與之相似,海南省紀委全會與會人員在會前也集體觀看了警示教育片《伸手必被捉之三》,汲取教訓、引以為戒,這也是該省連續第三年在省紀委全會前集中觀看警示教育片。
除了落實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提出的增強“兩個維護”、保障脫貧攻堅、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加強權力運行監督、鞏固拓展作風建設成效、完善巡視巡察上下聯動格局、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和加強自身建設等方面工作外,不少地方紀委全會立足自身實際,提出了特色鮮明的“自選動作”。
上海提出深化拓展全面從嚴治黨“四責協同”機制,健全完善責任落實體系。即聚焦深化細化,推動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黨委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貫通聯動、一體落實。探索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紀檢監察系統責任傳導機制。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增強問責的嚴肅性和公信力,防止問責泛化、簡單化。
江蘇要求立足職責定位,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推動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走在前列。完善運用安全生產問題處置監管平台、污染防治綜合監管平台、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綜合監管系統,強化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跟進監督。
針對做深做細監督執紀“后半篇文章”,重慶建立“以案四說”“以案四改”長效機制,研究制定關於在全市開展以案改治理、以案改監管、以案改制度、以案改作風的意見。安徽省紀委全會工作報告把縱深推進“三個以案”警示教育單獨作為一部分作出部署,今年將以縣處級以上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為重點,縱深推進警示教育,在以案示警中受警醒、明法紀,在以案為戒中嚴對照、深檢視,在以案促改中強整改、促提升。
對於護航民營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浙江提出嚴肅查糾干擾和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的違紀違法行為,推動營商環境不斷淨化優化。在辦好案件、查清問題的同時,切實保障涉案企業經營者合法權益,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的影響,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相統一。同時,嚴格執行防止利益沖突制度,嚴肅查處黨員干部利用職權向企業違規借貸、在企業違規持股等違紀違法行為。
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遼寧提出堅持以審查調查為重點推動基層紀檢監察工作,進一步提高主動抓線索、查案件的能力,鞏固消除區縣“零移送”、鎮街“零立案”成果,嚴格落實“鄉案縣審”制度,配齊配強縣級審理力量,健全完善相關工作程序,把好基層案件質量關。江西將在更高水平上深化鄉鎮紀委標准化規范化建設,推動鄉鎮紀委更加“有作為”。在鞏固“有隊伍、有制度、有場所、有設備、有經費”成果的基礎上,把“有作為”作為主攻方向,探索推進體制機制、路徑載體、方式方法創新。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透過各地紀委全會釋放的強烈信號,可以看出紀檢監察機關胸懷“兩個大局”,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不斷把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引向深入,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提供堅強保障。(管筱璞)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