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斬斷“圍獵”和被“圍獵”利益鏈

2020年03月04日08:57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

原標題:國家利益、黨的原則在“圍獵”中被出賣

圍獵類型

國家利益、黨的原則在“圍獵”中被出賣

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戴焰軍

反腐敗斗爭中,大量的案例提醒人們,在當前極端復雜的外部條件下,各種對掌權者的圍獵手段,是造成許多干部腐敗的直接原因。而圍獵者之所以用盡各種手段對領導干部進行圍獵,當然都是有其獲取自身更大利益的圖謀,或謀利、或謀官。總之,圍獵者必有所謀。

按理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做生意、干工程,不管從事什麼樣的經濟活動、商業活動,要獲取利益,按照商業運作、經濟運行的規律,按照相關的法規政策和制度合法經營就行。想當官,干部選拔任用制度都有明確規定,隻要自己努力工作,表現優秀,按照相關程序獲得提拔晉升就行。

為什麼非要使出各種手段去進行圍獵呢?因為這些正常的途徑都遠不能滿足圍獵者的欲壑,他們希望獲得的是超常的暴利,是不經過努力付出就可得到的晉升,於是就要通過不正當的手段來達到目的。

在這種情況下,各種制度的漏洞和各類手中握有權力卻意志不堅的領導干部,就為“圍獵”者提供了各種可乘之機,通過各種利益誘惑和輸送,使一些領導干部為他們達到這些不可告人的目的開通道路,也就成為他們實現自己目標的終南捷徑。

“圍獵”套路五花八門。有的用金錢、美色與領導干部進行毫不掩飾的赤裸裸的交易﹔有的走迂回路線,從領導干部的親屬或身邊人入手,一步一步最終把領導干部套牢,使其為自己辦事﹔有的利用領導干部的某些雅好,為領導干部提供各種服務平台或機會,贈送各種字畫古玩,甚至和領導干部成為牌友或球友,成為可以無話不談、彼此不分的朋友。

現實中,有些領導干部成為某些會所的常客,成為商人口中的老大或大哥,有些商人成為領導干部家中的自己人。那些見不得人的骯臟交易,就在這種情況下一件件發生了。國家的利益、黨的原則,就這樣成為骯臟交易的砝碼,在“圍獵”中被一點一點出賣。

過去革命年代,我們共產黨的隊伍中有許許多多的優秀成員,放棄自己舒適的家庭生活投身到艱苦的革命斗爭,放棄自己的高官地位而參加到革命的隊伍之中。特別是在敵人的監牢裡,很多革命志士面對生死抉擇,面對各種高官厚祿誘惑而絲毫不為所動。今天,面對各種“圍獵”,是見利忘本、動搖立場,還是初心不改、底線不失,這是每一位領導干部都必須回答好的考題。

圍獵對象

警惕領導及家屬被“圍獵”的陷阱

中國社科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 張星星

縱觀“圍獵”與被“圍獵”典型案例,缺口往往是從領導干部自身、家人親屬、身邊人員打開的。近些年,裙帶腐敗、衙內腐敗的現象屢見不鮮,與“圍獵”利益鏈不無關系。在良莠叢生、泥石俱下的復雜環境中,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有清醒的防范意識,老老實實做人,規規矩矩用權,干干淨淨做事,管好身邊人,淨化朋友圈,鑄起抵御“圍獵”的鐵甲金身。

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執政黨,我們的權力來自人民、屬於人民、服務人民。但是,有些領導干部私心作祟、野心膨脹,攬權擅權、違紀越軌,為種種對權力的“圍獵”打開缺口,使手中的權力變成為“圍獵”者謀取利益的工具。這些人往往大搞“一言堂”,迷戀個人權威,破壞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原則,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違背社情民意、違反法規紀律,肆意濫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在“圍獵”者的誘惑、包圍、侵蝕下淪為不齒的腐敗分子。

領導干部的家人親屬,由於特殊的血緣和親情關系,跟領導干部的權力最為親近。這些年,老子為兒子撐腰、兒子為老子撈錢的“衙內現象”屢見不鮮,從一個側面折射出圍獵者利用領導干部的家人親屬打開權力的缺口。一些干部受“一人當官,雞犬升天”“封妻蔭子”“福庇子孫”等腐朽思想的影響,放任自己的家人親屬在從政行為、權力運作等方面“吹枕邊風”“吃鍋邊菜”,肆意妄為,貪婪無厭。有的“貪內助”甚至慫恿丈夫拼命斂財,明裡暗裡私設“夫人衙門”。因此,應當嚴格遵守中央關於領導干部親屬子女的各項規定,絕不能讓親屬子女干預和影響任何從政行為和權力運作,許多被“圍獵”者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殷鑒不遠。

領導干部的身邊人員,也成為常見的“圍獵”對象,甚至成為“圍獵”者或被“圍獵”者的幫凶。一些領導干部自身要求不嚴,不嚴格遵守相關規定,經常利用身邊工作人員去做超出工作范圍甚至違規違紀的事情,不僅帶壞了風氣,而且為別有用心的“圍獵”者打開了缺口。

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能不能防得住種種“圍獵”,根本上仍取決於被“圍獵”者的主觀思想。如果心存貪念、私欲膨脹、利字當頭,用權先問對自己、家屬有沒有好處,自然就會城門洞開、防線失守。隻要各級領導干部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嚴格遵守黨紀國法,就一定能在種種“圍獵”中保持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心理探源

阻擊情感圍獵與心理綁架

國家監委特約監察員、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教授 劉嘉

說起“圍獵”,特別在“熟人文化”傳統下,也就是費孝通先生所言的“復雜龐大的關系網”中,圍獵者往往以“情感”為切入點與官員建立關系,在顏面上做足文章。這種方式,具有更強的迷惑性,相對隱性,沒那麼簡單粗暴,但危害也更大。因為行賄者送上具有目的性的錢、色,容易引發官員的戒心,引發防御反應。但是,如果以熟人身份,針對官員的喜好,使用各種柔性手段形成情感聯結,最終就能“溫水煮青蛙”,以人情關系迫使官員做出違法犯罪行為。這個現象也稱為“心理綁架”。

心理綁架使得一些原本紀律嚴明、一身正氣的清官好官,逐漸變成了貪官、腐官。通過對他們的案例分析,心理學家發現了驚人的一致性:他們身邊都存在著一些所謂的“朋友”,且這些朋友就是心理綁架的實施者。

這一說法,也許會讓人有種后背發涼的感覺,但這更是“賄隨權集”規律的體現。在形形色色的糖衣炮彈面前,在利益集團無所不用其極的“圍獵”下,已經有太多的黨員領導干部敗下陣來,付出慘痛代價。

在情感圍獵、心理綁架的過程中,有沒有一些共性呢?根據多年來的研究,發現情感圍獵、心理綁架的三個階段是官員從清廉走向腐敗的關鍵時期,特別需要警惕。

第一個回合叫非對稱互惠。圍獵者不斷向官員輸出資源,卻從不要求任何回報或隻提出很小、符合規定的要求,與其付出完全不成比例,即建立非對稱的互惠關系。其目的是要掩蓋交往的利益目的,突出交往的感情成分,由此讓被圍獵者對其付出產生虧欠感。第二個回合叫情感性輸出。圍獵者輸出的資源,通常專投被圍獵者所好,較好地滿足了其在精神層面上的需要或愛好,體現出投入的心思、情感的色彩,讓被圍獵者從中體驗到被理解、被關心,提升自尊感。被圍獵者先是念念不忘、難以割舍,然后開始享受這段關系,最終甘於被“圍獵”。第三個回合叫循序漸進。情感圍獵是一個長期的、逐漸積累的過程。圍獵者開始時只是採取普通的人際交往形式,如登門拜訪、請客吃飯、日常小禮物等﹔在關系緊密之后,逐漸加大腐蝕的成本投入。此時,圍獵者已成“朋友”,被圍獵者防御心態逐漸減弱,把“尋租”當成是朋友之間的幫忙。

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對今年的重點工作部署中,明確提出堅決斬斷“圍獵”和甘於被“圍獵”的利益鏈。顯而易見,黨員領導干部須臾不可忘記反“圍獵”,警惕以人情、面子為切入點的心理綁架,化“軟肋”為“鎧甲”。

(責編:扶婧穎、李源)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