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足雲
2019年09月17日09:24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公正無私”“任人唯賢”“不樹私恩”一直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崇尚的為政境界。“明主之道,必明於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不以私恩害公義”“公無私者,其取舍進退無擇於親疏遠邇,惟其宜可焉”“國以任賢使能而興,棄賢專己而衰”……類似言論俯仰皆是。歷史上,清介守正、不樹私恩、一心為公的官員也是不勝枚舉。
《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段令人感慨的故事,晉國大將羊祜病重后,再三向晉武帝司馬炎推薦杜預,事后卻焚燒薦稿。晉武帝問他:“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於朝,即自焚奏稿不令人知耶?”羊祜答道:“拜官公朝,謝恩私門,臣所不取也。”據《宋史》記載,北宋宰相王旦,為官數十載,知人善任,舉薦賢才,不留私名,不受私請,朝中很多官員都是王旦推薦提拔,但都不知所薦者是誰。史書中稱,“旦為相,賓客滿堂,無敢以私請。察可與言及素知名者,數月后,召與語,詢訪四方利病,或使疏其言而獻之。觀才之所長,密籍其名,其人復來,不見也。”又載,“旦凡所薦,皆人未嘗知。旦沒后,史官修《真宗實錄》,得內出奏章,始知朝士多旦所薦雲”。
舉賢薦能,是關乎國家利益的大事。薦賢者不僅要有知人、察人、識人的能力和水平,更要站在國家利益的高度,不能任人唯親,更不能以“薦”為恩、以“恩”市利。“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假大君之名器以市一己之私恩乎!”清代曾國藩認為,借國君之名器市“私恩”的行為與盜賊無異。歷史一再証明,搞小山頭、小圈子、小團伙那一套,搞門客、門臣、門附那一套,危害極大。
五湖四海、任人唯賢,是我們黨選人用人的優良傳統和經驗總結。1938年10月,毛澤東同志在《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中提出了使用干部要堅持“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的路線。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要堅持五湖四海,團結一切忠實於黨的同志,團結大多數,不得以人劃線,不得搞任何形式的派別活動。”
然而,當前仍有少數黨員領導干部不遵守選人用人組織程序規定,搞“拜官公朝,謝恩私門”那一套。如,有的在干部調整時,封官許願、跑風漏氣,甚至為干部提拔任用打招呼、遞條子,把組織選拔干部工作作為個人在黨內收買人心、籠絡人員手段﹔有的以親疏遠近作為提拔使用干部的標准,嚴重扭曲五湖四海、任人唯賢的選人用人導向。
許多違紀違法案例表明,黨員領導干部在經濟上腐敗的背后,往往都有搞以人劃線、拉幫結派等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鄧小平同志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小圈子那個東西害死人吶!很多失誤就從這裡出來,錯誤就從這裡犯起”。堅持五湖四海選人用人,不樹私恩,保持健康的黨內同志關系,倡導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系,堅決抵制拉拉扯扯、吹吹拍拍等歪風邪氣,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題中應有之義。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