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貴在“不貪閑”

朱永杰 孔垂英

2019年09月11日09:31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貴在“不貪閑”

●身為領導干部,其職位是為老百姓服務的崗位,官閑了,老百姓就會吃苦頭。“不是做官,是做事,是為人民服務。”周總理一句話道出共產黨人為官真諦。

閑是能的大敵,自古能吏多是勤吏。

元朝有一本《吏學指南》,其中最有特色的部分當屬“吏員三尚”:一曰尚廉,二曰尚勤,三曰尚能。其中尚勤“謂早入晏出,奉公忘私,雖休勿休,恪謹匪懈,呈押文字,發遣公事,務為敏速,恥犯稽遲,躬操筆硯,不仰小胥,手閱簿書,不辭勞役”。

在古人看來,為官者應以廉潔居首,勤在能之前,即使能力素質弱一點,隻要清廉自守,心操到、力盡到,也能彌補能力上的不足。在唐代,縣令的職責十分繁重,覆蓋行政、民政、司法與法治、經濟與財政、教育與教化等等,既要通“經史”,更要知“時務”,除定期考核的“常考”外,還有“巡考”,且巡考又分定期巡考和不定期巡考兩種,目的都是督促官員廉政勤政。

當前,少數官員認為“多干多錯,少干少錯,不干不錯”,對“一張報紙一杯茶,優哉游哉到一天”的生活心向往之,總想事情少一點、待遇好一點,哪個地方清閑去哪裡,哪頭擔子輕便挑哪頭,甚至甘當“二傳手”“傳聲筒”,隻挂帥不出征,大事難事苦事都讓別人扛,自己在中間樂逍遙。好一派閑情逸致。

習近平同志任福建寧德地委書記時寫過一篇《從政雜談》,其中有這麼一段:“想當官又圖清福也是辦不到的。當官要負責任,任務沒有完成要找你,有困難要找你,出了事故要找你。甚至老百姓心中有怨氣,想罵人也是罵當官的。我認為認認真真地當好共產黨的‘官’是很辛苦的。我也沒有聽到哪一個稱職的領導人說過當官真舒服。”他是這樣說的,也這樣做的,任寧德地委書記時走遍了所有鄉鎮,任福建省委副書記時又走遍了所有的市,為我們樹立了為官不貪閑的榜樣。

一閑毀所有,一勤無難事。不偷閑,也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

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日理萬機,每天隻睡三四個小時,去世時老百姓十裡長街相送,聯合國降半旗致哀﹔開國上將楊成武說“無論大小指揮員都要勤快,要不惜走路,不怕勞累,多用腦子,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腳到、手到,事情沒有做好以前,不能貪閑,閑就隱伏著犯錯誤的根子”﹔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為了防沙治沙走遍了蘭考的山山水水、溝溝坎坎,把荒漠變成了良田﹔為大國鑄劍的林俊德院士,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仍與時間賽跑,一句“坐著休息,我不能躺下,躺下了,就起不來了”,讓許多人為之淚奔……雖然他們的崗位不同、事跡各異,但不變的是一個“勤”字。

身為領導干部,其職位是為老百姓服務的崗位,官閑了,老百姓就會吃苦頭。“不是做官,是做事,是為人民服務。”周總理一句話道出共產黨人為官真諦。

在前進的道路上,仍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仍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各級領導干部要自覺走出“舒適區”,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堅持“無功便是過,庸碌即是錯”,奮楫中流、勇於擔當,擼起袖子、鼓足干勁,努力以自己的高辛苦指數換取老百姓的高幸福指數。

(責編:王靜、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