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井鳳
2019年06月03日10:17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我們要反映縣石化廠拆遷補償的問題……”兩位來訪群眾話匣子一打開就停不下來,臨近中午仍在表達訴求。我悄悄為他們訂了盒飯,然后繼續做好記錄工作。送走他們時,已是下午兩點。
作為信訪干部,接待來訪群眾是再平常不過的事,然而要做好這項工作,卻不容易。12年前,我剛到紀委信訪室工作的時候,也一度不適應。遇到信訪人來要反饋,有時不知如何回復,碰到不理解的群眾,還要受些委屈。有一段時間,我情緒比較低落,工作熱情受到影響。讓我的心態發生轉變的,同樣是一名來訪群眾——姚大爺。在與他一次次溝通、打開他的心結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為民服務解難題,讓老百姓感受到黨的關懷就在身邊,就是在踐行黨的根本宗旨,這是發自初心的召喚,是源於使命的承擔。
早在2002年,姚大爺就反映村干部在某公路建設過程中存在貪腐問題,后經查不屬實。但是他對調查結果不滿意,多年不息訪。領導把這項工作交給我。為了能將問題順利解決,我主動上門拜訪,答疑解惑,經10多次當面溝通,終於獲得他的理解和信任。姚大爺在信訪反饋表中表示,正是紀委同志的細心解釋和耐心勸導,讓他打消了上訪的念頭。
這件事啟發我,沒有焐不熱的心,隻有盡不到的情。信訪工作就是要用真情真意去融化信訪人心頭的冰。從那以后,我心氣理順了,更加積極地投身到每起信訪件的處理中。
信訪工作光有熱情是不夠的,要想讓群眾接受還得講究方法。我處理過一起反映村干部貪污土地復墾款的信訪件。經查証,信訪反映問題同樣不屬實。我們及時向反映人進行反饋。誰知反映人對查証結果很不信服,說我們“官官相護”。為了打消反映人的懷疑,我把相關政策規定、復墾方案、資金走向、當事人談話材料等調查情況擺上桌面,逐一講解,最終取得反映人的認可,使信訪件得到成功化解。
做好信訪工作,貴在將心比心。不久前,多名村民聯名舉報,反映某村黨支部書記利用職務便利截留扶貧專項資金,致使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得不到幫助。扶貧資金事關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豈能成為“唐僧肉”!為盡快查明真相,我和調查組一道,走訪了100多戶村民,詢問相關情況,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到幫扶單位進行取証、到鎮財政所調取扶貧資金領取單據……經過多方調查取証,証實信訪反映問題屬實。最終,該村黨支部書記受到嚴懲,扶貧款也發到了每個困難群眾手中。
在剛剛召開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繼續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踐行黨的根本宗旨,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於思想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上,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信心,筑牢黨長期執政最可靠的階級基礎和群眾根基”。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后,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都成為監察對象。作為紀檢監察工作的第一環節、第一窗口,信訪工作的使命更加光榮,任務更加艱巨。我經常提醒自己,還有很多群眾的心需要去焐熱,作為紀檢監察干部,必須更加用心用情。唯有不忘初心、勇擔使命,想群眾之所想、辦群眾之所盼、解群眾之所怨,把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才能夠把信訪工作真正做到群眾心坎上,贏得群眾的真心“點贊”。
(張井鳳 作者系江蘇省連雲港市灌南縣紀委監委信訪室主任)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