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借“熟人圈”斂財終會栽

2019年03月22日10:01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借“熟人圈”斂財終會栽

近年來,懲治腐敗一直保持高壓態勢,隨著反腐敗斗爭的不斷深入,過去那種“一隻手拿錢,一隻手辦事”的赤裸裸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已經得到遏制。新的腐敗類型往往更容易發生在領導干部與其熟人、朋友之間。比如,個別領導干部為了“安全”起見,隻收熟人錢物,利用職權為熟人拿業務賺提成。所謂的“熟人圈”儼然成為他們掩耳盜鈴進行不正當利益交換的“功利場”。

“當官發財兩條道,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告誡我們的黨員干部。總書記的諄諄教誨,言簡意賅,成了我們絕大多數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行動指南和最大底氣。

可遺憾的是,有少數黨員干部習慣了“皇帝的新裝”,耍“兩面派”,當“兩面人”,表面上一身正氣,清正廉潔,背地裡利用職權,專為“小圈子”鞍前馬后“服務”,收受“服務費”。這種被他們視為天知地知的“熟人圈”腐敗,最終必定落得“雞飛蛋打一場空”的可悲下場。

“講原則”的貪官隻收熟人錢財

近日,吉林省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原院長張德友的部分涉案情況曝光,因為“隻挑熟人收錢”而被廣大網友戲謔為“講原則”的貪官。從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賈滋綠、李天舒單位行賄罪一審刑事判決書》中,我們看到了其中“熟人圈”的交易:幫熟人謀取利益,從中拿提成。

賈滋綠是吉林省銀泰房地產估價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天舒是其妻子,在公司負責對外聯系業務工作。李天舒多次找到時任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張德友,請其幫忙承攬省內一些銀行的評估業務,雙方約定事成之后給張德友30%業務“提成款”。隨后,在張德友的幫助下,銀泰房地產估價有限公司得到了吉林銀行和九台農商銀行的貸款抵押評估業務。短短幾年時間,李天舒送給張德友“提成款”435萬余元作為回報。據張德友供述,那幾年,有很多房地產估價公司找過他幫忙,但都信不過,隻因“李天舒和自己是同學,關系好,知根知底,她送的錢,我覺得‘安全’”。

梳理近年來發生的貪腐案例,類似張德友“講原則”的官員落馬后,都會挖出一個或幾個所謂“朋友”式的商人為其搞利益輸送。

貴州省委原常委、遵義市委原書記廖少華曾在多地任職,商人“朋友”陳春章一直跟隨其左右做生意。廖少華為陳的企業多個事項提供幫助和照顧,先后10次收受陳春章的賄賂394萬元。在廖少華看來,陳春章早就是“自己人”了,要不怎麼會一直隨自己升遷而形影不離呢?

東窗事發后,廖少華才有了深刻的懺悔:“我不是從思想品德、為人上結識既相互促進又清淡如水的朋友,而是交了一批重哥們義氣,又帶有‘銅臭味’的老板朋友,思想逐漸發生變化,貪欲也隨之培養起來,最后被這些所謂‘朋友’溫水煮青蛙。”

花樣迭出隻為利益輸送

官員和所謂的商人“朋友”形成的腐敗利益鏈,雙方心知肚明。為了“安全”,往往會想方設法挂羊頭賣狗肉。隻可惜,欲蓋彌彰“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湖南省澧縣農業局項目辦原主任張建武,在任職期間,利用自己負責“產油大縣”“糧食產能”“優質稻”等田間工程項目的便利,安插朋友鄧某、向某通過圍標17次獲取工程施工權。由於其業務熟知度較高,張建武先后14次為“朋友”編制工程竣工資料,收取明顯高於市場價的資料費70.91萬元中飽私囊。

相比之下,浙江省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成員、副主任徐祖萼受賄案更具“特色”。經查,徐祖萼利用擔任杭州市上城區區長、區委書記等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在土地拆遷、置換、房產開發等事項上謀取利益,先后購買了地處杭州的秀水山庄、鳳凰北苑、九龍山庄等多處房產,享受到的價格“優惠”從68.5萬元到313.5萬元不等。他在懺悔書中寫道,當時在低價購買秀水山庄、九龍山庄小區房產時,一些房產商“朋友”為他專門貼上“尾盤”“樣板樓”等“標簽”,為購房優惠找了個“台階”。

記者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查詢,不少落馬官員與熟人、“朋友”之間交易的“花樣”可謂五花八門,其目的都是為了“安全”起見。比如,江蘇省徐州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丁維和的“雅好”在於書畫、鑽石、翡翠、黃金、玉石、名表,因此,當地不少企業家重金搜羅書畫、玉器,為的是向丁維和“朝貢”。庭審中,丁維和坦承收受錢財“怕出事”,這些字畫相對“安全”。廣東省四會市水務局原黨組書記、局長鄧志森為他稱兄道弟的吳某承接了一項改河工程,吳某的一輛價值50多萬元的進口越野車,“借”其使用多年……

“熟人圈”腐敗症結在哪兒

通過熟人、朋友之間輸送利益的腐敗形式何以長期存在?

黨性修養不夠,理想信念嚴重缺失,往往是貪腐分子“濕鞋”的第一步。廣東電網公司原總經理吳周春看到那些認識的老板住別墅、上酒樓、坐名車時,其內心就很不平衡。由於他平時對政治學習、黨性修養、廉潔自律都置之不理,思想防線的自我棄守,逐漸使吳周春走上了腐敗之路,收受他人財物共計人民幣3926萬元。面對組織審查調查,吳周春痛悔自身違紀違法行為:“錯就錯在思想上沒有筑牢反腐防線,理想信念嚴重缺失。”

交友不慎,在被圍獵時喪失警惕和底線,使得有些人最終栽在熟人的圈套裡。安徽省和縣公安局原副局長車長榮的受賄案中,17次收受同一人賄賂。在貪官看來:你拿錢“進貢”,我用權替你“服務”,兩者沆瀣一氣、各得其所,建立了“隱蔽”的利益勾兌,“感情”越來越深,風險越來越小,不容易被發現。特別是被“靠得住”的熟人、朋友成天追捧的官員,自信不會被出賣。孰不知,頻頻送上門的“甜頭”從一開始就已經變質。

心理失衡,主動出擊在“熟人圈”為權力尋租。“眼看自己即將退休,如果不抓緊時間,就再沒有機會撈了,於是趁著‘最后一站’的權力,找靠得住的熟人、朋友,大撈特撈,撈錢、撈物。”安徽省蚌埠市交通運輸局原總工程師楊杰在懺悔錄中寫道。楊杰因受賄、貪污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六個月,罰金六十萬元。在貪腐官員中,像楊杰這樣毀於不正常的“熟人圈”的不在少數。

制度缺失和監管不到位也導致了那些心懷叵測者有機可乘。因為有些地方在行政許可備案、財政轉移支付、專項資金配置以及政府採購、工程建設、地下評估等領域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間”,少數官員一言堂、定“生死”的現象時有發生,為少數官員與熟人之間提供了利益輸送的紐帶和土壤。有專家指出:“隻要有制度的缺失和‘彈性’的存在,就一定會出現尋租沖動和腐敗誘因。”

遏制“熟人圈”腐敗須標本兼治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廉政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金程說,“熟人圈”腐敗是頑症,更應標本兼治。既需下狠手“打虎拍蠅”和嚴懲行賄者,又需彌補制度漏洞,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構建優良的政商環境。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就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對腐敗,構建不能腐的防范和監督機制,讓權力始終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

一方面,要加強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用制度淨化官員熟人圈、社交圈、生活圈。廣東省早在2015年就由省紀委、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下發《關於加強黨員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活動監督管理的意見》,對黨員領導干部在工作時間以外所從事的與職務影響相關或個人生活領域的活動強化監督﹔對是否拉幫結派和借聯誼會、老鄉會、同學會、戰友會等活動搞“小圈子”,或搞官商勾結“傍大款”等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大力壓縮“圍獵”與甘於被“圍獵”的生成空間﹔對“59歲現象”更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強化震懾力度,不讓其在“最后一公裡”栽跟頭。同時,要做細做實黨員干部廉潔檔案,對與之相關聯的直系親屬甚至聯系比較密切的“小圈子”朋友予以關注。2018年9月,遼寧省遼陽市紀委監委出台了《領導干部電子廉政檔案管理工作實施辦法(試行)》,黨員干部的“廉潔畫像”一目了然。

另一方面,要從工程項目招投標、政府採購、“三公”經費管理、一把手監督機制等諸多領域建立健全制度,堵住漏洞,決不能讓“牛欄關貓”的怪象出現。2018年9月,湖南省委對標中央第八巡視組的巡視反饋意見,專門印發《關於禁止利用領導干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提籃子”謀取私利的規定》,對有的領導干部及其親屬等插手工程項目,內外勾結“提籃子”謀取利益問題果敢亮劍。張家界市農委原主任鄭文舉等一批“提籃子”的官員隨即被查處。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無論熟人、朋友間“熟人圈”腐敗有多“隱蔽”,都會印証那句老話,“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迷途知返,為時未晚。(記者 鄒太平 通訊員 萬傳文)

(責編:扶婧穎、李源)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