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定制立規 增強監督有效性

2019年03月12日08:32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定制立規 增強監督有效性

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要求,創新紀檢監察體制機制,切實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會議精神,按照三次全會部署,堅持目標和問題導向,定制立規,強化監督,在新的起點上持續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把制度優勢不斷轉化為治理效能。

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黨在這方面的領導,既包括各級黨委對管轄范圍內反腐敗工作的直接領導,履行好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又包括上級紀委監委對下級紀委監委的領導。要著力推進黨的領導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進一步完善黨領導反腐敗的工作體制、決策機制和實施舉措,實現黨對反腐敗工作的全過程領導。要定期分析信訪舉報、審查調查等情況,協助黨委掌握全面從嚴治黨情況﹔圍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主動思考、提前謀劃,及時向黨委提建議、出主意、出思路、當參謀,推動上級黨委和上級紀委的決策部署轉化為本地區、本部門的具體行動﹔圍繞黨委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的部署要求,細化工作措施,明確責任部門,加強監督檢查,確保落地落實。要加強黨對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的領導,確保改革始終在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扎實有序開展,這一點要旗幟鮮明、一以貫之、堅定不移。

紀檢監察機關是黨的政治機關,在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上,擔負著特殊歷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責任。要把牢政治機關定位,將踐行“兩個維護”作為持續深化改革、做好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的根本和靈魂,使持續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的過程成為樹立“四個意識”、踐行“兩個維護”的過程,確保改革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要認真履行黨章黨規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通過持續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更有力地推動各級各部門堅定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確保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堅如磐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初心,就是要把增強對公權力和公職人員的監督全覆蓋、有效性作為著力點。我們要牢記黨的宗旨和使命,不忘改革初心和目的,全面貫徹監察法,切實把法定監察對象全部納入監督范圍。要堅持有機統一,又各有側重,進一步把紀律監督、監察監督、巡視巡察監督、派駐監督有機統一起來,形成上下聯動、橫向協作,銜接配合、同向發力的對黨員和公職人員的立體化監督體系。建立完善監督管理機制,緊盯公權力運行各個環節,完善及時發現問題的防范機制、精准糾正偏差的矯正機制,管好關鍵人、管到關鍵處、管住關鍵事、管在關鍵時。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把上級對下級、同級之間以及下級對上級的監督充分調動起來,增強監督實效。建立嚴肅的責任追究機制,完善和規范責任追究工作,對違規違紀、破壞法規制度的,堅決嚴肅查處,切實把權力運行的規矩立起來。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推動紀檢監察體制改革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求。紀委監委履行雙重職責,就要用好黨紀和國法“兩把尺子”。要堅持紀嚴於法、紀在法前,認真執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嚴格依法行使監察權,把握政策界限,健全轉化機制,一體推進監督執紀和監察執法。要進一步整合規范紀檢監察工作流程,依托紀檢、拓展監察、銜接司法,完善審查調查轉換銜接辦法、監察調查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推動形成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執法部門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體制機制,彰顯中國特色監督制度的治理效能。黨中央制定《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為紀檢監察機關定制度、立規矩,進一步健全紀檢監察機關內部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機制。要強化內部管理,健全內控機制,嚴格執行審批程序、線索處置管理、請示報告、回避、涉案款物管理、借用人員管理等規定,完善審查調查工作監督制度,形成相互協調又相互制衡的工作機制,防止權力濫用。(福建省廈門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 孫明忠)

(責編:扶婧穎、李源)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