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福建省長泰縣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打鐵人必須身板硬

2019年03月11日09:48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打鐵人必須身板硬

饒志農,福建省長泰縣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查處多起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反響強烈的案件,2017年10月受到福建省紀委嘉獎。 陳霓 攝

我大學學習的是審計專業,1993年8月大學畢業后,考入長泰縣審計局。其間,經常被抽調到縣檢察院、縣紀委協助辦案。2010年8月,我被提拔擔任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紀檢組長,正式踏上了紀檢監察工作之路。

2015年8月,長泰縣紀委在縣直機關統一設立派駐紀檢組,我被任命為長泰縣紀委監察局派駐第四紀檢組副組長。第四紀檢組聯系20多個單位,要在日常監督中及時發現駐在單位的問題,並不是那麼容易。我的感受是,要走出辦公室,做到眼到、腳到、心到,在調查走訪中發現問題。

記得有一次,我到一家文化單位走訪,發現該單位角落一間鐵皮屋大門緊鎖,詢問裡面放著什麼,工作人員卻支支吾吾。多年紀檢監察工作養成的職業敏感,讓我感覺事有蹊蹺。工作人員打開門后,我發現屋裡堆滿了鋼材。文化單位怎麼會存放這麼多鋼材?后續調查發現,該單位經理蔡某利用職權,將這間屋子免費給其兒媳婦經商當倉庫。最后,蔡某受到黨紀處分並補繳租金。

從那時起,我養成了不打招呼,一有空就到駐在單位走走的習慣。我相信,無論手段如何高明,隻要違規違紀,難免會留下蛛絲馬跡。發現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沉下去、多留心。在一次例行檢查中,我發現某單位有一張蹊蹺的用餐發票,開票日期在就餐前三天。順藤摸瓜,我們很快查實了該單位虛開發票濫發補貼的事實。

當時雖然辦的都是小案子,可查了群眾身邊的“蠅貪”,得到群眾認可,我就覺得自己辦對了。后來,我經手的案件越來越多,陸續查處了某單位負責人姚某公車私用、某村黨支部書記薛某挪用扶貧資金等一批社會高度關注、群眾反響強烈的案件。

2017年年初,我轉任縣紀委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平日裡多以查辦信訪件反映的問題為主。實踐中我認識到:查清信訪件反映的問題固然重要,但也要重視做好信訪結果反饋。

舉報人劉某因長時間無法取得自己的土地補償款,便認定是鎮村干部動了手腳,向縣紀委寄來舉報信。我經過多方調查核實,發現劉某反映的內容查無實據。可劉某對反饋不滿意:“我不信!除了他們沒別人。”為打破僵局,我登門拜訪劉某,真誠傾聽他的訴求,引導他通過法律程序解決土地補償中涉及的經濟糾紛,並幫他聯系律師,為他提供建議。最后,劉某在信訪回復書上簽下了“滿意”,還拉著我的手不停地表示感謝。

“打鐵人必須身板硬。”2017年底,縣監委成立。作為紀檢監察干部,我明顯感覺自身知識水平急需提高,便如飢似渴地加強學習。

學好是基礎,用好才是關鍵。去年10月,我發現手頭正在初核的兩個案件中涉及的違紀款遲遲未上交。督辦時,相關單位卻以“違紀款涉及退休和已調離人員,追討難度大”為由,討價還價。彼時,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已將違紀款上交情況與定性量紀明確關聯起來。

“不能放任對方在違紀路上越走越遠!”當天下午,我來到該單位,與黨員干部一起學習《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的有關條文。兩天后,該單位便將違規發放的慰問款9.2萬元追回並交由縣紀委監委暫扣。

改革中,我的執紀理念也不斷發生變化。在近期查處一起涉黑涉惡“保護傘”案件時,我們在扎實做好外圍調查工作的同時,通過政策感召和組織關懷,引導違紀人員迷途知返。一名涉嫌充當“保護傘”的干部主動前來投案。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個別單位存在工會應建未建、應換屆未換屆等問題,導致違規發放福利等情況,便及時向縣總工會發出監察建議書,建議開展全面清查,做好基層工會組建和換屆工作、規范基層工會經費使用,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保障職工享有符合規定的正常福利待遇,贏得了干部職工點贊。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監察體制改革對紀檢監察干部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我將堅持細處著眼、小處著手,精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當好打鐵的人。

(饒志農 口述 楊特團 陳霓 整理)

(責編:扶婧穎、李源)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