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林峰
2019年01月29日09:0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吹大的氣球最怕針,紙糊的鮮花最怕水。好夸者往往死於夸。
戰國時有個紙上談兵的趙括,那叫一個會吹牛,自恃天下無敵。結果長平一戰,不僅自己身首異處,還讓40萬將士慘遭坑殺。趙括因此成了名不副實、夸夸其談的代名詞。
縱觀歷史,凡巧言令色、虛言華名,浮夸謀世、粉飾人生者,其結局大都不太好。
元末明初文學家宋濂筆下的“尊盧沙”是這樣的人。尊盧沙“善夸談,居之不疑,秦人笑之”。然而,他竟然以自己的大話唬住了關吏、大夫、上卿,從而得見楚王,最終以夸談謀得楚卿之位。后來,晉侯率諸侯之師打來,楚王讓他獻計,他卻變得瞠目結舌、束手無策,隻能說出割地求和的法子。楚王氣惱,便割其鼻子,將其逐出朝廷。
大話好說,牛皮好吹。但畢竟紙包不住火,是騾子是馬,關鍵時刻一遛便知。尊盧沙言過其實,露了原形,受到“割鼻”之懲,實則是咎由自取。好在他還有改過之心,“終身不言,欲言,捫鼻即止”。
明朝大臣方孝孺筆下的“吳士”,也是這樣的人,卻沒有尊盧沙這樣幸運。
“吳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謂舉世莫及。尤善談兵,談必推孫、吳。”“遇元季亂,張士誠稱王姑蘇,與國朝爭雄,兵未決。”亂世出英雄,也出好夸者。吳士靠三寸不爛之舌,在張士誠麾下拜得將官。曹國公李文忠攻破錢塘時,吳士及其部屬不加抵抗,臨陣脫逃,最后被擒,落得個“好夸者死於夸”的下場。
“夸談足以賈禍。”從趙括,到尊盧沙,再到吳士,都給出了很好的証明。
然而,對於歷史的教訓,后人哀之而不鑒之。直至今天,在我們黨內仍有一些人習慣於弄虛作假、夸夸其談。他們為了在檢查考核評比中贏得“彩頭”、博得“政績”,喜歡把“氣球”吹大,搞“添油加醋”那一套。要麼靠妙筆生花來包裝,匯報時報喜不報憂、報亮點不報痛點﹔要麼把想法說成做法、把估計說成統計、把預期說成結果、把別人的事說成自己的事,千方百計為自己評功擺好。
“天下之患,莫大乎任事者好為虛偽。”在西部某縣,有個單位因急於出扶貧成果,使用虛假材料把普通養殖戶包裝成扶貧典型,結果導致該養殖戶背上債務。這些事例深刻地告誡我們,繡花鍍金、弄虛作假的東西,表面看似光彩照人,但必然經不住實踐檢驗,一旦遇到嚴格考核、重大考驗時,分分鐘就會暴露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真相。
為政貴在行,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唐朝宰相李紳有首詩寫得好:“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真正基礎夯得實、工作干得好的單位,既不需要包裝,也不需要粉飾,因為它能經受住歷史、實踐和群眾的檢驗。打掉一切夸夸其談,反對一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凡事“嚴”字當頭、“實”字托底,好評便會不請自來,一旦遇到急難險重任務也能扛得住、沖得上、打得贏。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如何杜絕好夸者?根本之策就是樹立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工作導向,真正重用那些老實人、實干家。事實上,不論是趙括,還是尊盧沙、吳士,他們之所以博得高位,就在於當時選人用人的標尺不硬,使虛言浮夸鑽了空子。
新的一年,如何開好局、邁實步?我們應當謹記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話:“要堅守正道、弘揚正氣,堅持以信念、人格、實干立身。”(中國紀檢監察雜志提供)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