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紀言
2018年12月25日14:14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人類與腐敗斗爭是歷史性難題。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奮斗目標,決定了我們黨必須與腐敗斗爭到底。認真回顧梳理黨的紀律檢查機關恢復重建40年來的發展歷程,總結歷史經驗,對於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實現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具有重要意義。
紀檢監察工作發展歷程
40年來,伴隨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紀檢監察機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與時俱進、創新發展,譜寫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壯麗篇章,為順利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面對十年內亂造成的思想混亂、黨風不正、紀律廢弛的狀況,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探索在不搞政治運動的條件下端正黨風、反對腐敗的新途徑。恢復重建黨的各級紀委,集中精力撥亂反正,平反大量冤假錯案,依法審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件,制定和貫徹黨內政治生活若干准則,出台關於高級干部生活待遇若干規定,開展以打擊走私、套匯、投機倒把等為重點的專項斗爭。全面開展整黨工作,用3年多時間對黨的思想、作風和組織進行整頓。提出並落實“從嚴治黨”方針,把保護、懲處、監督、教育有機結合,重新設立行政監察機關,研究制定一批黨紀處分條規和紀檢工作制度,有力推動了改革開放順利進行。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面對腐敗現象發展蔓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相當嚴重的實際情況,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作出加大反腐敗斗爭力度的重大決策,探索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有效開展反腐敗斗爭的新路子。作出關於近期做幾件群眾關心的事的決定,發布“兩院一部”通告,嚴肅查處貪污受賄等經濟方面違紀違法案件。實行紀檢機關和行政監察機關合署辦公,建立和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確立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查處違紀違法案件、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的反腐敗三項工作格局,嚴肅查辦陳希同、成克杰、遠華特大走私等大案要案。集中開展“三講”教育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部署開展軍隊、武警部隊、政法機關不再從事經商活動,頒布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黨紀處分條例等法規制度,為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黨的十六大以后,面對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格局、思想觀念發生深刻變化,腐敗現象呈現易發多發態勢,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探索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確立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整體推進反腐敗各項工作。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等活動。嚴肅查處陳良宇、薄熙來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深入開展商業賄賂、“小金庫”等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建立和完善巡視機構,對紀檢監察派駐機構實行統一管理,成立國家預防腐敗局,制定黨內監督條例、巡視工作條例等,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水平不斷提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面對“四大考驗”、“四種危險”,面對依然嚴峻復雜的反腐敗斗爭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頑強意志品質正風肅紀、反腐懲惡,消除了黨和國家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探索了黨長期執政條件下實現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徑。出台中央八項規定,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大力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創新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組建各級監察委員會並同紀委合署辦公,實現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全面派駐紀檢監察機構,實現中央和省級黨委巡視全覆蓋。制定修改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准則、黨紀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頒布實施監察法等。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堅決查處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孫政才、令計劃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
紀檢監察工作發展特點
改革開放40年來,紀檢監察工作戰略定位越來越清晰,思路舉措越來越精准,治理效能越來越彰顯,紀檢監察制度機制更加成熟定型。
第一個特點,紀檢監察機關職能從抓黨風到組織協調反腐敗,再到協助黨委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任務越來越重、責任越來越大。從恢復重建之初的“維護黨規黨法,切實搞好黨風”,到后來的“三項主要任務”,再到現在的監督執紀問責、監督調查處置雙重職責,與此相適應反腐敗力量逐步整合,紀委監委合署辦公,紀檢監察機關成為黨集中統一領導的反腐敗機構,承擔協助黨委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重要政治職責,在黨治國理政中的地位作用進一步提升。
第二個特點,反腐敗從靠整黨整風運動來推動,到靠制度、靠法治來規范,逐步走上法治化規范化軌道。把制度反腐、依法反腐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既加快建設配套完備、有效管用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又穩步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讓法律法規剛性運行。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制定修改150多部黨內法規,修改憲法、頒布實施監察法等法律法規,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腐敗的格局日益形成。
第三個特點,反腐敗從著力治標、側重遏制到標本兼治、綜合治理,越來越注重政治生態、政治文化建設,努力從源頭上根治腐敗。從懲治腐敗、清除毒瘤開始,到糾正不正之風、鏟除滋生土壤,再到淨化政治生態、源頭根治腐敗,對腐敗的認識和治理實踐逐步深化,這就是“三不”一體推進:既重拳出擊、鐵腕治吏讓人不敢腐,又完善制度、健全法治讓人不能腐,還加強思想教育、涵養政治生態讓人不想腐,推動反腐敗斗爭走向源頭治理、綜合治理、長效治理。
第四個特點,紀檢監察工作既嚴格依規依紀依法,又強化思想政治工作,充分體現黨的政策和策略,越來越注重教育挽救、防止小毛病變成大問題。紀檢監察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根本在於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從加強經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從運用“四種形態”到注重“三個區分開來”,力求紀法約束有硬度、批評教育有力度、組織關懷有溫度,對干部負責、對黨負責、對歷史負責,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
第五個特點,反腐敗工作既抓大案要案,又抓群眾身邊腐敗問題,懲治力度不斷加大,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懲治這一手始終不放鬆,有“老虎”打“老虎”、有“蒼蠅”拍“蒼蠅”、有“狐狸”獵“狐狸”,既削減存量又遏制增量,查處領導干部數量、職級上不封頂,治理行業領域越來越寬,從國內到國外的天羅地網越織越密。堅持人民群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就防范和糾正什麼,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以人民為中心不是一句口號,正風反腐就在身邊。
第六個特點,清醒正視腐敗現象易發多發、不正之風屢禁不止的客觀情況,不斷深化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永遠在路上的認識。不同時期腐敗行為不一樣、不正之風表現不一樣,這個問題解決了,那個問題又出現﹔老問題解決了,新問題又冒出來﹔已經治理的問題也可能“反彈回潮”。發現、治理,再發現、再治理,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黨員干部普遍認識到,反腐敗斗爭是一場持久戰、攻堅戰,任何時候都不能鬆勁、歇腳,必須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力,有貪肅貪、有腐反腐,把“嚴”字長期堅持下去。
第七個特點,反腐敗從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到落實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形成全黨動手一起抓的良好局面。管全黨、治全黨,要靠全黨來管、來治。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級黨委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認真履行監督責任,“兩個責任”層層傳導、層層壓實、貫通協同,形成從嚴管黨治黨的強大合力,充分發揮反腐敗工作制度優勢。
紀檢監察工作基本經驗
40年來,紀檢監察工作在繼承中發展,在創新中深化,邊實踐、邊總結、邊提升,深化了對管黨治黨規律的認識,積累形成了寶貴經驗,必須長期堅持、自覺運用,在新的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
第一,堅持一手抓改革發展,一手抓反腐敗斗爭,這要貫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過程、貫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全過程。開放、搞活政策延續多久,端正黨風、反對腐敗就得干多久。40年來,紀檢監察機關緊緊圍繞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始終與改革同步、與發展同行,在持續縱深推進反腐敗斗爭的同時,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証。推動和實現改革發展與反腐敗斗爭相伴相隨、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大思路必須堅持,確保紀檢監察工作始終服從服務大局、充滿生機活力。
第二,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全面從嚴治黨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所系,是紀檢監察工作最根本的政治原則。40年來,紀檢監察機關始終堅持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重大事項、重要工作及時主動向黨中央請示報告,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重大決策部署,加強對黨中央大政方針貫徹落實和黨章黨規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把黨的領導貫穿到紀檢監察工作全過程、各方面,確保黨中央牢牢掌握反腐敗工作領導權。實踐証明,紀檢監察工作隻有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才能准確定位、大有作為。
第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為指導,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發展。馬克思主義是開放的、發展的、科學的理論體系。40年來,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形勢、解決問題、推動工作,切實增強了戰略思維和精准落實能力。這是准確把握新時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特點和規律、不斷提高紀檢監察工作科學化水平的根本前提。
第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緊依靠人民,不斷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和群眾基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反腐敗為了人民也依靠人民,群眾滿意與否是檢驗紀檢監察工作成效的根本標准。40年來,紀檢監察機關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盯住群眾反映強烈、損害群眾利益的人和事開展集中整治,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以實際成效取信於民、贏得民心。實踐証明,離開人民群眾的支持、參與、評判,紀檢監察工作就喪失根基、缺乏動力。
第五,堅持黨的思想路線,不斷推動紀檢監察工作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40年來,紀檢監察機關主動適應世情國情黨情發展變化,在實踐中摸索,在總結中提升,推動理念、思路、方法和體制機制創新,有針對性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方針部署,提高紀檢監察工作質量和實效。隻有尊重實際,尊重客觀規律,紀檢監察工作才能立得住、行得遠。
第六,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持續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的認識。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既要解決思想問題,也要解決制度問題。40年來,紀檢監察機關始終突出黨的政治建設,既抓住黨內政治生活這個根本,持續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又與時俱進推進制度創新,把管黨治黨實踐成果固化為黨內法規制度。堅持剛柔相濟,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力,是包括紀檢監察工作在內的整個黨的建設的重要經驗。
第七,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紀嚴於法、紀在法前,紀法貫通、法法銜接,更好發揮紀法合力威力。黨紀國法都是管黨治黨、治國理政的基本依據,本質上目標一致、功能相同、優勢互補。40年來,紀檢監察機關把紀律建設作為管黨治黨的治本之策,嚴肅、認真、具體、持續地開展黨的紀律監督,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同時堅持紀法協同,注重用好紀法兩把尺子,使執紀執法有機銜接、精准實施。隻有厘清紀法界限,貫通執紀執法,促進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有機統一,才能不斷提高反腐敗工作法治化、規范化水平。
第八,堅持把監督作為基本職責、第一職責,充分發揮監督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保障作用。腐敗在本質上是權力的異化、變質、濫用,治理腐敗的關鍵就是強化監督、管住權力。40年來,紀檢監察機關牢牢抓住監督這個職責,定位向監督聚焦,責任向監督壓實,力量向監督傾斜,著力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健全完善組織監督體制機制,暢通群眾舉報和監督渠道,強化對“關鍵少數”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保証權力來自人民、服務人民。權力行使到哪裡,監督就及時跟進到哪裡,是紀檢監察工作的戰略性舉措。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