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關於基層如何有力減存量有效遏增量的調研

崔永洪

2018年12月20日10:58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關於基層如何有力減存量有效遏增量的調研

2018年9月下旬,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強調,要全面淨化黨內政治生態,營造風清氣正、昂揚向上的社會氛圍﹔堅決查處各類腐敗案件,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對各級黨組織尤其是紀檢監察機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出了更高要求。

為貫徹落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有關部署,黑龍江省大慶市成立調研組,圍繞基層全面從嚴治黨情況開展調研,對存在的短板突出問題提出減存量、遏增量的具體措施。

主要問題

總體上看,大慶市全面從嚴治黨整體形勢持續好轉、變化明顯,主要表現為“三降一低”:新發生違紀違法行為下降,今年1-10月份查處的違紀違法行為同比下降明顯,說明黨員干部不敢、知止氛圍正在形成﹔越級上訪數量下降,今年1-10月份,越級上訪量同比下降明顯,說明群眾對懲治腐敗更有信心﹔處級干部信訪舉報下降,今年1-10月份,在中央巡視組集中轉交線索、新增監察領域舉報大幅增長的情況下,處級干部信訪舉報依然同比下降明顯,反映出市管干部違紀違法問題得到有效遏制。

當然,在肯定成績的同時,綜合調研情況看,基層全面從嚴治黨依然短板突出、問題集中,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層面。

從客觀層面看,突出表現為“三多”。一是基層信訪舉報多。1-10月份,全市共收到鄉科級干部信訪舉報同比上升103.1%,一般干部信訪舉報同比上升40.8%,農村干部信訪舉報同比上升88.2%。這反映出基層干部違紀違法問題依然較為突出。二是群眾身邊腐敗案件數量多。1-10月份全市共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問題363個、處理684人、處分530人,增幅均超過130%,近93.4%的問題發生在縣區基層,一些基層干部“小權任性”,嚴重啃食群眾獲得感。三是窩案串案多。基層違紀違法問題關聯性較強,往往一查一串、一端一窩。比如,該市肇州縣工程建設領域相關部門30人涉嫌違紀違法,其中科級干部13人,包含建設、規劃、國土、安監等單位一把手6人,該縣房地產開發主管部門全部涉案。

從主體層面看,突出表現為“兩高”。一是鄉鎮班子發生問題比例高,1-10月份,全市共查處縣區鄉科級干部270人,其中鄉鎮班子科級干部79人,接近四分之一。尤其是市委提級巡察7個鄉鎮后,共立案34件、處分88人,其中鄉鎮黨政班子成員26人,7個鄉鎮均有班子成員涉案,6個鄉鎮的一把手被問責追責。二是農村黨員違紀違法率高,1-10月份,全市共立案農村黨員違紀違法問題713件、佔立案總數37.5%﹔受處分農村黨員578人,佔農村黨員總數15‰,反映出部分農村黨員法紀意識較為淡薄。

從工作層面看,突出表現為“一多一低”。一是縣區積壓線索較多。截至目前,全市仍有未辦件、在辦件660件,其中縣區554件佔83.9%,說明基層回應群眾訴求不夠有力,減存量任務還很艱巨。二是基層辦案質效偏低。雖然全市58個鄉鎮中每個都有自辦案件,但仍有14個鄉鎮自辦案件僅為1件。這反映出,基層紀檢監察業務水平整體偏低,攻堅力度不夠,質效還需提高。

成因分析

少數基層黨組織擔責履責不到位。部分縣區、鄉鎮黨組織管黨治黨原則性、戰斗性不強,班子成員很少運用第一種形態,抓早抓小、咬耳扯袖不到位。有的基層黨組織統籌協調作用發揮的不夠明顯,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做得不夠,對黨員干部開展的警示教育不充分。縣區巡察監督巡不深、察不透問題也較為突出,過多強調“熟人社會”、能力不足等客觀因素,落實主體責任不堅決、不到位。此外,個別鄉鎮專職紀委書記空缺,一些兼職紀委委員隻挂名、不履責,鎮村監督嚴重缺位。

新增監察領域問題比較突出。隨著監察體制改革推開,全市監察對象激增14倍,其中中央、省級直屬單位新增監察對象10萬多人,一些單位的下屬科所站隊面對面接觸群眾,有的掌握巨額資金,極易發生小官大貪、小權腐敗現象。目前,市、縣(區)兩級檢察院共移交涉及中央、省級直屬單位問題線索130件,涉及科級及以下公職人員佔比達83.1%。

規章制度執行不夠嚴格。從基礎設施、人員配置、制度建設等情況來看,當前各單位制度建設逐步規范化,基本形成覆蓋黨的建設、業務職能等方面相對完備的制度體系。但調研發現,一些單位的制度形同虛設,一些涉案單位財務管理混亂、財經紀律廢弛,資金劃撥、招標採購等制度走形變樣,想執行就執行、想規避就規避,制度的剛性和權威沒有真正樹立起來。

紀律教育和警示教育實效不夠。紀律教育和警示教育作用,未能真正有效發揮。一些黨員干部對發生在身邊的嚴重腐敗案例缺乏切身感悟,沒有真正入腦入心、引為鏡鑒,個別依然心存僥幸,我行我素、頂風違紀,甚至觸碰法律紅線。

對策建議

壓實“兩個責任”,動真碰硬促監督。進一步完善政治生態建設考核辦法,壓實基層政治生態建設主體責任。督促各級黨組織認真落實第一種形態實施辦法,促使黨員領導干部履行好第一責任和一崗雙責,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切實讓抓早抓小、紅臉出汗成為常態。督促基層黨組織持續以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糾正思想偏差。用好問責利器,嚴格實行“一案雙查”, 把責任和壓力向鄉鎮延伸、向基層傳導。

嚴懲基層腐敗,增強群眾獲得感。瞄准破壞營商環境、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等突出問題,堅持重心下移、“靶向治療”,加大查處力度。發揮巡察利劍作用,在謀劃部署、組織方式、成果運用、信息數據等方面深化上下聯動,採取提級、交叉、同步、接力、協作等巡察方式,不斷提高發現問題和相關問題查辦的質效。深化專項整治,集中治理問題高發領域,重拳整治問題反映突出的基層權力部門和風險崗位重點人員,緊緊盯住與群眾利益緊密相關、問題易發多發的基層重點單位,嚴肅查處、曝光震懾。

統籌辦案力量,集中攻堅清存量。針對縣區線索積壓、辦理質效不高問題,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集中開展線索清理攻堅。一是人員下沉。抽調市紀委監委監督檢查室和審查調查室相關人員到縣區定點協作辦案,增強縣區辦案力量。二是提級管轄。針對縣區部分涉及科級干部,尤其是縣直部門、鄉鎮一把手問題線索的,酌情由市紀委監委辦理,盡可能減少基層辦案阻力和壓力。三是指定管轄。統籌各縣區辦案資源,將線索積壓較多縣區的部分線索,指定辦案壓力較小的縣區承辦。

緊盯關鍵少數,以上率下正風氣。強化“關鍵少數”特別是一把手權力制約,督促縣區、鄉鎮紀檢監察機關及派駐紀檢監察機構,前移監督關口,發現問題及時報告。督促基層紀檢監察機關會同組織部門,堅持黨紀政務處分與組織處理同頻共振,形成震懾。督促基層紀檢監察機關嚴把黨風廉政意見“回復關”,既關注政治問題,又把關廉潔問題,防止基層干部特別是關鍵崗位干部帶病提拔、帶病上崗。

嚴管厚愛並重,激發干事積極性。堅持落實好“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並重,力求當年線索當年清,真正做到案結事了﹔從嚴查處誣告陷害案件,及時澄清不實舉報問題﹔對受處理干部做好跟蹤回訪,對運用第一、二種形態處理的同志,能夠汲取教訓、及時改正、表現良好的,該使用的繼續使用,進一步激勵其擔當作為。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