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4日08:19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寫悔過書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落筆如千鈞,真是不堪回首,無地自容”“我感到了痛,深及肺腑﹔我充滿了愧,無地自容﹔我無限地悔,肝腸寸斷。我誠懇地向組織認錯,悔錯,改錯”……“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上,一組落馬官員的懺悔書吸引了很多觀眾駐足觀看。
展覽中公布的“大老虎”受審的照片以及懺悔書,讓人們看到了中國共產黨敢於直面問題、勇於自我革命的決心、勇氣和果敢行動。回首40年,我們黨把反對腐敗貫穿於改革開放全過程,堅持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不僅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也奪取了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
“不是搞一天兩天、一月兩月,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
“有色金屬倒,黑色金屬也倒,木材、農藥、化肥、汽車、彩電、冰箱……什麼東西緊俏,他們就倒什麼,什麼東西錢來得容易、來得多,他們就倒什麼。直倒得物價騰飛、市場動蕩……要真正拿出鐵面無私、執法如山的勇氣來。小‘官倒’敢治,大‘官倒’也敢辦它。”
1988年9月3日,《人民日報》刊發的評論員文章《堅決懲治“官倒”》,擺出了改革大潮初起之時、物資仍然匱乏年代的“官倒”百態,也記錄下我們黨在改革開放進程中,同腐敗分子作斗爭的足印。
大道之行,激濁揚清。早在改革開放之初,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就深刻洞察到改革開放條件下我們黨將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作出“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的重要決策,提出“不是搞一天兩天、一月兩月,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
回首過往,我們黨始終把反腐敗斗爭作為重要任務來抓,一是一、二是二,什麼問題突出就解決什麼問題。從改革開放初期重點查處走私犯罪,到重點查處生產資料、金融犯罪和土地批租等生產要素領域問題,再到進入新世紀后重點查辦領導干部濫用職權、貪污賄賂、腐化墮落、失職瀆職問題……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剛剛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就以“打鐵還需自身硬”作出庄嚴宣示,指出“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黨內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一些黨員干部中發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
“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2013年1月,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要求堅持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
事實早已印証,我們黨說到做到,信守著“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的承諾,踐行了“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的誓言。
“打虎”無禁區。十八屆黨中央批准立案審查的省軍級以上黨員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刑不上大夫”“盛會不打虎”“退休意味平安著陸”等所謂“規律”以雷霆萬鈞之勢被破除。
“拍蠅”零容忍。黨的十八大以來五年間,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處分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27.8萬人。反腐高壓之下,沒有“法不責眾”,更沒有“天高皇帝遠、官小沒人管”。
“現在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正是因為認識到重拳反腐的時代緊迫性和歷史必然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率領全黨‘打虎拍蠅’,回應了時代的關切,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証。”湖南省廉政建設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鄧聯繁認為。
“不是沒有掂量過。但我們認准了黨的宗旨使命,認准了人民的期待”
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回到上世紀80年代初。一個距廣州290公裡、與港澳海上交通方便的小縣城海豐引起了社會的關注,被稱為“改革開放第一案”的王仲案就發生在這裡。
彼時,改革開放伊始,作為海豐縣委書記的王仲侵吞緝私物資、受賄索賄,導致一批干部被腐蝕,一些黨的基層組織癱瘓。海豐的亂象是當時沿海地區經濟領域犯罪活動的一個縮影。
對此,鄧小平嚴厲指出“卷進經濟犯罪活動的人不是小量的,而是大量的”,一再告誡全黨“看得更深一點”,如果“不堅決剎住這股風”,黨和國家就可能要“改變面貌”。將是否反腐上升到關乎黨和國家面貌改變的高度,這樣嚴峻的判斷,源於對腐敗問題的深邃洞察。
“腐敗是社會毒瘤。如果任憑腐敗問題愈演愈烈,最終必然亡黨亡國”“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習近平總書記的思考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深刻闡明了腐敗與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水火不容的道理。
隨著周永康、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人落馬,人們看到了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體會到了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
“不是沒有掂量過。但我們認准了黨的宗旨使命,認准了人民的期待。”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擲地有聲。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上,一幅照片令人動容。照片中,有著50余年黨齡的老黨員崔榮海握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手。當時,老人口中說的是這樣一句話:“你是腐敗分子的克星,全國人民的福星!”
質朴的話語中,折射的是人民群眾不斷增強的獲得感,驗証的是“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這一朴素真理。
國際社會對於中國反腐敗的決心與成就同樣給予高度評價:“一個勇於自我革新、從嚴管黨治黨的中國共產黨對中國和中華民族的未來至關重要。”
“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和‘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斗爭精神,堅定不移抓下去”
“又清除了幾個害群之馬,干得漂亮!”最近,聽到新聞裡播報繆瑞林、錢引安等人接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的消息后,浙江省德清縣筏頭中心學校已經退休的老校長施丁山很是振奮。
“作為一名老黨員,看到黨中央反腐敗的態度和決心一如既往的堅決,我發自內心地高興。從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會,到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再到十九大上作的報告,我都通過電視轉播認真聆聽了,總書記回回都談反腐敗,我聽得熱血沸騰!現在這些腐敗分子一個個落馬,更讓我堅信,我們黨有腐必反、有貪必肅這股勁兒沒有鬆,力道還是大得很!”
“十九大后,中國的反腐敗會不會‘放緩’,甚至出現‘拐點’‘轉段’?”曾經有國外輿論拋出過這樣的問題。
“我們不能有差不多了,該鬆口氣、歇歇腳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勞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見成效就見好就收的想法。”在參加黨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討論時,習近平總書記用“三個不能有”,明確回應了反腐力度會不會弱化的疑慮。
數據是最好的印証:今年1月至9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46.4萬件,處分省部級及以上干部39人,廳局級干部2500余人,縣處級干部1.7萬人,鄉科級干部6.1萬人,一般干部7.5萬人,農村、企業等其他人員25.1萬人。
“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和‘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斗爭精神,堅定不移抓下去”,這是宣言,更是鐵一般的行動。
回望過往催人奮進,展望未來任重道遠,我們黨比誰都更清楚“入之愈深,其進愈難”的道理。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反腐敗斗爭未有窮期。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當代中國共產黨人一定能夠不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保証。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鮑爽)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