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陳堅
2018年11月29日09:17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改革開放以來,紀律檢查工作始終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執行情況,協助黨的委員會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為完成黨和國家不同歷史時期的各項任務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証。圖為改革開放以來(截至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全國紀檢監察機關黨紀政紀處分情況。
編者按: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決定恢復重建黨的紀律檢查機關。40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不斷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卓著,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煥發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証。
值此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暨黨的紀律檢查機關恢復重建40周年之際,本刊專門推出改革開放與紀檢監察工作特別策劃,圍繞40年來黨的建設、黨內監督、紀律檢查工作的發展歷程、取得的重大成果和寶貴經驗等內容刊發系列理論文章,共3期,今天刊發第1期,敬請關注。
以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社會主義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不懈奮斗,推動中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國際地位顯著提升,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這些歷史性成就的取得與歷史性變革的發生,歸根結底就是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馳而不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既是確保黨始終保持先進性與純潔性的重要途徑,也是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重要政治保証。40年來,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適應不同時代執政的內外環境,中國共產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不斷深化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特點和規律的認識,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廉潔政治建設道路,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持續發展進步提供了堅實保障。
探索新的歷史時期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新途徑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重大歷史貢獻是,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並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戰略決策,黨的中心工作和執政環境發生根本性變化。
“文化大革命”時期,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受到嚴重破壞。粉碎“四人幫”后,全黨開始撥亂反正,整頓黨的組織和作風,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扭轉黨紀黨風混亂的局面。1978年底,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選舉產生以陳雲同志為第一書記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這標志著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正式恢復重建。
面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深刻總結歷史上管黨治黨經驗教訓,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圍繞改革開放環境下為什麼必須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怎樣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這個基本問題,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廉潔政治為出發點,提出了一系列觀點。其要點包括: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這兩手都要硬﹔恢復和發揚黨的群眾路線,實事求是,民主集中制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堅決反對對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採取陽奉陰違、兩面三刀的錯誤態度,堅決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堅持不懈地糾正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形式主義、家長制、特殊化、分散主義等各種不正之風。反對腐敗是長期的、經常的斗爭,不搞群眾運動但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黨風廉政建設要以領導干部為重點,領導干部尤其是高級干部要做全黨的表率﹔黨要領導得好,就要接受監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對腐敗要靠發展,要靠改革。這些重要思想觀點,是新時期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指明了改革開放新形勢下廉潔政治建設的基本工作思路。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把端正黨風作為工作中心,立即行動起來,積極開展工作。一是集中力量處理文化大革命期間及此前的冤假錯案,配合中央進行撥亂反正﹔二是糾正群眾反映強烈的招工、招干、招生等“三招”中存在的問題,農轉非、農村青年轉城市下鄉知識青年、臨時工或合同工或民辦教師轉國家正式職工等“三轉”問題以及職工住房建設和分配等方面的不正之風﹔三是開展以打擊走私、套匯、貪污受賄等嚴重經濟犯罪活動為重點的專項斗爭﹔四是通過1983年至1987年的整黨活動,推動黨風實現好轉﹔五是切實履行“保護、懲處、監督、教育”四項職能,既維護黨的紀律又保護黨員投身改革開放的積極性、創造性,保障和推動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當時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同志認為,精神上的墮落是腐敗現象滋生的重要因素,因而提出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廉政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主張加強廉政建設必須發揚黨的思想政治優勢,從教育入手,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堅固的拒腐防變的大堤。隨著全黨對制度建設重要性認識的不斷深化,黨中央提出通過加強法制保障人民民主,走依法治腐的新路子,實現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上世紀80年代,黨中央通過從思想和制度兩方面挖掘黨風和腐敗的根源,有效推動反腐倡廉教育和制度建設融為一體的新途徑。
開辟市場經濟條件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新路子
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國際國內局勢發生重大變化。一方面,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進入低潮,社會主義中國經受嚴峻挑戰和巨大壓力﹔另一方面,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的歷史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開始起步,新舊體制處於快速轉換時期。
毫無疑問,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夠大大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但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也提出了新的挑戰。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推開,等價交換的市場原則也侵入黨內政治生活,由此產生各種以權謀私、徇私舞弊、貪污賄賂等更為嚴重的腐敗現象。面對這些復雜的情況,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繼承前人探索成果的基礎上,圍繞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科學把握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各方面的復雜形勢,創造性地回答了為什麼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與怎樣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問題。其要點包括:堅決反對和防止腐敗,是全黨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充分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推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堅持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查辦違紀違法案件,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三項工作一起抓﹔標本兼治,教育是基礎,法制是保証,監督是關鍵,通過深化改革,不斷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大意義、基本原則、工作方針、主要任務、體制機制等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加強黨的紀律建設工作提供了依據與指導。
伴隨著理論的發展,黨中央對這一時期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實踐工作進行了新的戰略部署:一是明確反腐敗斗爭是黨的重要政治任務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重點工作﹔二是1993年黨的紀檢機關和行政監察機關實行合署辦公,並逐步建立健全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即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依靠群眾支持和參與的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按照黨中央的部署,中央紀委及地方各級紀委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結合市場經濟條件下黨的建設新特點,著重抓住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和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等關鍵環節,遏制腐敗現象蔓延的勢頭。
確立新世紀新階段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新思路
進入21世紀,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后,既置身於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之中,又面臨西方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軍事等方面壓力及其實施“西化”“分化”的圖謀。同時,中國又處於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體制等深層變革過程中,諸多矛盾相互交織在一起,反腐敗斗爭形勢比以往更加嚴峻。
黨的十六大后,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領導全國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同時,高度重視和大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確立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反腐倡廉方針,作出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戰略決策,提出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的要求。其要點包括: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進一步認識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號召全黨學習貫徹黨章,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大力弘揚八個方面良好風氣,自覺接受監督﹔正確分析和把握反腐敗斗爭形勢,深刻認識反腐倡廉工作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重點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設,不斷提高制度執行力﹔提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必須貫徹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以強化黨內監督帶動各方面監督,努力使領導干部不犯或少犯錯誤。
在黨中央高度重視下,這一時期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在思想認識和體制機制上取得很大進展。紀檢監察工作以建立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堅持懲治和預防工作一起抓。強調統籌推進教育、制度、監督、改革、糾風、懲治等各方面工作,切實增強反腐倡廉建設的系統性、協調性、實效性﹔配合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司法體制、財政管理制度、投資體制、金融體制等改革,完善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經營性土地和工業用地招標拍賣挂牌出讓、產權交易、政府採購等制度,建立巡視機構,對紀檢監察派駐機構實行統一管理﹔各級紀律檢查機關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從嚴治黨原則,嚴厲懲治黨員干部的腐敗行為﹔深入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工作,為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開創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新局面
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充分証明,從總體上看,絕大多數黨員干部是好的,是經得起實踐與人民檢驗的。但是,也應該清醒認識到,我們黨面臨“四大考驗”“四種危險”,特別是一段時期以來,黨的干部隊伍中確實存在著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問題,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嚴重,一些黨員干部腐敗墮落現象突出,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正是基於上述判斷和認識,黨的十八大之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堅決改變管黨治黨寬鬆軟狀況,以頑強意志品質正風肅紀、反腐懲惡,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好轉,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煥發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央紀委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尊崇黨章,忠實履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厚植了黨執政的政治基礎,向黨和人民交上了優異答卷。伴隨新理論新思想新戰略的形成,黨的十八大以來正風肅紀和反腐敗斗爭的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了規律性認識,集中體現為“六個統一”,即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統一,堅持使命引領和問題導向相統一,堅持抓“關鍵少數”和管“絕大多數”相統一,堅持行使權力和擔當責任相統一,堅持嚴格管理和關心信任相統一,堅持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相統一。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從作風建設入手為全面從嚴治黨破題。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黨中央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狠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
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以重拳反腐為全面從嚴治黨破局。2012年12月6日,四川省委原副書記李春城涉嫌嚴重違紀接受調查。這僅僅是一個開端。此后,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孫政才、令計劃等紛紛落馬。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持續形成強大威懾。十八大期間,經黨中央批准立案審查的省軍級以上黨員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其中,十八屆中央委員、候補委員43人,中央紀委委員9人。
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抓住管黨治黨“牛鼻子”,以強有力問責推動“兩個責任”落實,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傳導壓力的局面。
把巡視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劍,實現一屆任期全覆蓋。中央紀委立案審查的中管干部案件中,超過60%的問題線索來自巡視。聚焦全面從嚴治黨,深化政治巡視﹔創新方式方法,實現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相結合﹔推動巡視巡察形成上下聯動的格局。
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堅持紀法分開,紀嚴於法、紀在法前,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由“懲治極少數”向“管住大多數”拓展,用嚴明的紀律管全黨治全黨。
織密國際追逃“天網”,加強反腐敗國際合作。中央和省級反腐敗協調小組設立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建立集中統一的協調機制,追拿歸案一批外逃腐敗分子。深化國際反腐敗執法合作,積極參與制定相關規則,推動建立反腐敗合作機制,主導制定《北京反腐敗宣言》和《反腐敗追逃追贓高級原則》,構建起不敢逃、不能逃的有效機制。
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深化紀檢體制改革,堅持內涵發展,推動紀檢監察機關調整內設機構,推進巡視和派駐監督全覆蓋,推動雙重領導體制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依靠組織制度創新,監督執紀力量大為增強。堅決貫徹黨中央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重大決策部署,構建黨統一領導、權威高效的國家反腐敗機構,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加強了黨和國家的自我監督。
加強法規制度建設,推進依規治黨。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強化制度建設,推進標本兼治,以黨章為根本遵循,組織制定修訂《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等黨內法規﹔把糾正“四風”的要求融入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准則、廉潔自律准則,寫入黨內監督條例、黨紀處分條例、問責條例等黨內法規,不斷健全作風建設制度體系,有序推動依規治黨和依法治國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黨的十九大在總結歷史與實踐經驗基礎上,對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作出新的戰略部署。一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把穩中求進作為基本方針,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落實“兩個維護”,聚焦監督這個基本職責、第一職責,聚焦主業主責,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實現了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四個全覆蓋的權力監督格局,壓緊壓實“兩個責任”,推動管黨治黨責任全面覆蓋、層層傳導﹔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通過不懈努力,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