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創新方式方法 提高監督效能

2018年11月27日09:09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創新方式方法 提高監督效能

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工作報告要求,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在談話函詢上深化,被談話函詢的黨員干部要在民主生活會上作出說明,發揮採信告知的教育激勵作用和抽查核實的監督作用,防止敷衍塞責、欺瞞組織,對邊談邊犯、邊詢邊犯的從嚴從重處理。雲南省紀委監委堅持在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特別是在第一種形態上下功夫,創新監督方式方法,不斷在談話函詢上探索深化,努力提升監督精准度和有效性。

加強對干部的監督,就是對干部最大的關愛、最好的保護。紀檢監察機關必須提高政治站位看監督,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對黨員干部既嚴格教育、管理和監督,又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真誠關愛,以嚴管體現厚愛,寓關愛於監督之中,讓黨的干部隊伍這筆寶貴財富保值增值。

監督是紀檢監察全部工作的基礎和立足點、出發點,是紀檢監察工作的“源頭活水”。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干部缺乏監督就會“霉變”。無論是紀委的監督執紀問責,還是監委的監督調查處置,第一職責都在於監督,這是撬動其他一切工作的杠杆。“空口袋立不起來”,離開了監督,執紀、問責、調查、處置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是“盲人摸象”。因此,監督是紀委監委的基本職責,是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開展的前提和基礎。

擦亮監督“探頭”,創新監督方法,推動監督工作由“虛化”向具體化、常態化轉變。有思想的行動才有力量,有思考的工作才有品質。補齊監督短板,必須跳出慣性思維,深入思考和探索實踐,在加強常態化、近距離、可視化的日常監督上下功夫。要堅持問題導向,創新方式方法,提高監督效能。在處置問題線索時,要改變單純依靠“函詢”文來文往、見字不見人的做法,提高紀檢監察機關與監督對象的面見率、面談率,通過與被反映人面對面地溝通交流,變監督由“背靠背”到“面對面”,由對問題線索核實為主向對黨員干部全面、深入、日常、主動監督為主的轉變。

堅持精准思維,做實做細監督工作,不斷提升監督精准度和有效性。要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特別是在第一種形態上下更大功夫。面詢要既注重核實問題的嚴肅性,又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導,在個性化研究的基礎上“量身定做”談話提綱,消除被反映人的思想顧慮,並適時釋規釋紀釋法、澄清有關事實。通過與被反映人坦誠平等交流,詢問有關事項,耐心細致聽取解釋說明。注重通過討論式、求証式的方式發現問題、指出問題,給被反映人向組織傾訴、說清問題的機會,在辯理與說理中真正讓被反映人心悅誠服。在有關問題詢問完畢后,與被反映人深入開展談心談話,讓干部實實在在感到組織就在自己身邊。規范談話場所的設置和環境布置,增強談話教育的儀式感、神聖感,讓談話對象在學習黨章、重溫入黨誓詞和本人入黨志願書的過程中,接受精神洗禮。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本領,在嚴格的監督中體現政治關懷和人文情懷。由“函詢”到“面詢”,體現的是監督理念的深化、監督方式的革新。要通過開展面詢工作,見人見事見思想,既緊盯一般性、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又對干部有針對性地進行提醒教育,避免千人一面的監督“模板化”現象,觸動黨員干部的心靈柔軟處,增強說服教育入情的感染力、入理的有效性。面詢后,要堅決克服“一詢了之、一談了之”的做法,將面詢情況以適當方式及時向被反映人所在黨委(黨組)和紀委(派駐紀檢監察組)主要負責人通報,加強對被反映人存在問題整改情況的督促檢查,形成監督的完整閉環。

紀檢監察機關是政治機關,紀檢監察工作是政治工作,把紀律挺在前面,強化對干部的日常監督,就是給黨員干部作“政治體檢”,打“政治疫苗”。要在經常性的“把脈問診”中,及時發現問題,為黨員干部開出“良藥”,並定期開展“回診”,促進干部廉政勤政、干事創業、健康成長,真正在嚴格的監督中體現真誠的關愛。推進面詢等工作,更多地需要說理,開展心理疏導,增強語言表達穿透力,體現邏輯的力量、真理的力量,這對紀檢監察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要在探索實踐中,不斷提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以精准、有力、有效的監督維護黨紀國法嚴肅性,當好雲南政治生態“護林員”。

(雲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代主任 馮志禮)

(責編:王珂園、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