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政務APP太多,基層干部很苦惱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系列調查之二

2018年10月30日09:08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政務APP太多,基層干部很苦惱

“我們常用的政務APP有14個,這還不包括政務微信公眾號。我上班時要不停盯著手機,牽扯了很多精力,佔用了不少休息時間。”10月26日,記者隨省紀委督導調研組明察暗訪時,舟山一位基層干部感慨,APP確實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但過多APP的推出,也給基層工作增加了一定負擔。“在操作APP的時候,來辦事的群眾常會誤認為我們是上班玩手機。”

多地基層干部在察訪中提到,當前政務APP讓人眼花繚亂,令基層疲於應付﹔個別政務服務微信公眾號內容遠離群眾,甚至成為“僵尸號”﹔有的工作微信群和政務辦公群成“秀場”,存在“干得好不如晒得好”傾向。“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漸漸露頭。

近日,督導調研組在新昌縣某鄉鎮察訪時統計,每位干部的手機上普遍裝有七八個工作APP和20多個工作類微信公眾號,每天若要認真完成APP上的“留痕”任務,要耗費兩個小時左右。

杭州市拱墅區一位社區干部反映,某平安工作APP不太好用。它考核的是裡程數,可因為是專網,信號不穩定,時常出現走訪后未記錄的情況。而且城市社區大多是樓上樓下巡查,卻不計算在裡程數內,導致一些社工為了不在考核排名中落后,要專門出去溜圈刷裡程數。而且走訪時間一定要是上班時間,很多走訪是在晚上,系統卻不認可。

另一社區干部反映,僅走訪群眾一塊內容,就要在民政、某綜治APP、某智慧平台等3個地方錄入數據,每天錄入的內容幾乎相同,存在重復登記,希望內部數據資源可以整合。

察訪時,還有一些干部表示,一些APP服務內容同質化。有干部反映,一些APP的部分功能通過浙江政務服務網或支付寶都可以實現,但仍被單位要求強制下載。還有干部反映,下載后還要實名認証並截圖發到單位群裡。

督導調研組察訪時發現,有些本該“生動活潑”服務群眾的微信公眾號卻 “表情呆滯”,遠離群眾關切。查閱幾個地方的官微發現,麗水市某縣縣政府認証的官方微博總共就發布了3條信息,今年3月之后再也沒有更新過。金華市某縣新聞辦認証的官方微博已經連續19個月沒有更新過。

一些工作微信群和釘釘群也存在形式主義傾向。寧海的一位鄉鎮干部表示,現在不少工作都要通過微信和政務辦公群進行留痕管理,有的聯村干部村裡到過了,照片發了,工作就算干過了,並沒有真正深入群眾,問題並沒有解決。“上級要求在工作群裡上傳社保、計生等政策宣傳的工作照片,可有的人只是到村裡的公告欄裡拍張照片,發到群裡就完事兒。”

“工作群裡也有‘干得好不如晒得好’的情況。”舟山一位鄉鎮干部反映,個別干部會在群裡有意晒各種工作照片,把擺拍的下基層照片和加班工作照發到群裡,以求領導“看得到”。有干部擔憂,這類“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如果盛行,會影響低調實干者的積極性。(記者 李鵬 呂玥 何雙伶 見習記者 李燦 《反腐敗導刊》記者 王國偉)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