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聚焦“小圈子”裡的“大腐敗”系列報道之一

“親友圈”腐敗:禍起蕭牆 公權力成“私人訂制”

2018年10月24日07:5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者按】“背靠大樹好乘涼”“朝裡有人好做官”,所謂的為官之道至今仍被一些人奉為圭臬。這種“依附”心態的存在,正是“圈子文化”肅而不清、殘存未絕的產物。

縱觀十八大以來被查處的落馬高官中,熱衷於搞“小圈子”的不在少數。“圈子”擴張帶來的私欲膨脹,造成的惡果是“圈子”外群眾利益的被犧牲。

“黨內決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決不能搞小山頭、小圈子、小團伙那一套,決不能搞門客、門宦、門附那一套,搞這種東西總有一天會出事!”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曾深刻指出“小圈子”的危害性。

殷鑒不遠,來者可追。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推出聚焦“小圈子”裡的“大腐敗”系列報道,為您探析其危害和根源。

今天,我們推出第一期,探析禍起蕭牆的“親友圈”腐敗。


從全家貪腐窩案的“掌門人”蘇榮將自己的主政地變為親朋故友謀取私利的經濟領地,到重慶市萬州區委原副書記洪承義“打干親”“認干爹”﹔從“貪腐夫妻檔”“上陣親兄弟”到以聯絡感情為由建立的任人唯圈權錢交易的“老鄉圈”“朋友圈”,無數反腐敗斗爭的事實証明,一個貪官的背后往往有一個“圈子”,圈子裡往往存在緊密的人身依附關系。

這種建立在密切關系基礎上的權力尋租,利益交換,讓一批“狐輩”之徒依附於貪腐官員,名正言順地游走在領導“勢力范圍”內,大肆借權牟利,狐假虎威,危害巨大。

封妻蔭子“家族圈”:權力成“害人毒藥”

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治國必先齊家。然而,一些落馬的官員不僅沒能“正身律己”,沒有守住公權的邊界,反而溺愛子女、縱容家人,任其將職權當特權,拿公權換私利。最終,正是萬般溺愛的兒子將自己送進鐵窗、情同手足的兄弟讓自己身敗名裂、患難與共的妻子讓自己跌入深淵……

蘇榮,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原副主席。2017年1月23日,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蘇榮受賄、濫用職權、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一審公開宣判,對被告人蘇榮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以濫用職權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以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決定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作為十八大后第一個因貪腐落馬的副國級官員,蘇榮在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之前,曾歷任吉林省委副書記、青海省委書記、甘肅省委書記、江西省委書記等職位。

據大型專題片《永遠在路上》介紹,蘇榮在江西主政時,其家人、親戚在江西插手工程建設,插手干部人事,收受錢財的問題非常突出。片中介紹,蘇榮貪腐案件共有十多位親屬涉案,蘇榮將自己描述為“全家貪腐窩案的掌門人”。

蘇榮的妻子於麗芳在當地被稱為“於姐”,很多人反映她擅權干政,造成了很惡劣的影響。江西景德鎮是有名的瓷都,於麗芳非常喜歡瓷器,為了托她辦事,不少人投其所好,買來各種名貴瓷器上門送禮,於麗芳來者不拒,甚至主動索要。在江西任職時,蘇榮把一些官員介紹給兒子認識,蘇鐵志於是通過這些官員幫朋友拿項目,從中收取巨額好處費。

就在蘇榮落馬前夕的那個春節,中央電視台播放了一檔名為《家風是什麼》的節目,蘇榮回憶說:“我都不敢看這個節目,我家‘於姐’成了江西權錢交易的代名詞。家教上我是一個不稱職的父親,不稱職的丈夫,我本人出問題,老婆變得貪婪無度,收斂錢財不擇手段,兒子利用我的職權影響受賄數額巨大,顯然是我蘇榮本身的問題,把家庭帶壞的。”

蘇榮在“懺悔錄”中還寫道:“我將自己主政的地方變成了親朋故友謀取私利的經濟領地,帶壞了社會風氣,也害了親友。”

劉鐵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2014年12月10日,劉鐵男因直接或通過其子劉德成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人民幣3558萬余元,被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一審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劉鐵男受賄案涉及多名民營企業老板,經濟轉型期官商勾連、權錢交易的腐敗特點明顯。“老子台前辦事,兒子幕后收錢”,手握重權的劉鐵男被老板們視作“圍獵”目標,其子劉德成則被當成一個接近目標的“老虎機”,通過向其不斷“投幣”而打開捕獲權力的通道。

在劉鐵男受賄案中,邱某是向其“進貢”最多的一位,也是劉鐵男最信任的一位。邱正是抓住了劉德成這個“棋子”,讓初識他不久的劉鐵男很快成為自己的俘虜。

2006年上半年,邱某出資100萬元為劉德成在杭州注冊成立一家公司,並以虛假化纖貿易方式為劉德成獲利825萬余元。后經劉德成同意,邱將上述款項中的900萬元投入股市並安排公司員工炒股獲利1500萬余元。后又應劉德成要求,邱從公司賬戶支付1500萬余元為劉德成購置豪華轎車和別墅。

邱某的用意劉鐵男並非不清楚,私欲作祟的劉鐵男已被親情和利益沖昏頭腦,在“你情我願”、“你知我知”的自我麻痺中,與老板們一拍即合,並最終淪為“獵物”。

家風壞,腐敗現。“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干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直指要害。今年以來,不少被查處的大案要案表明,“一人做官,全家沾光”的思想在一些干部腦海中根深蒂固,直到最后進了鐵窗方知悔悟。還有的領導干部甚至肆意支配手中的權力,直接為家人親屬“加官晉爵”。這種“讓權力牢牢攥在‘自己人’手中”的不正家風,最終隻會落得廢職毀家的可悲下場。

站台撐腰“干親圈”:干部變“家臣”

認干親原本是私人生活中一件正常的事情,但當這種現象進入官場,往往會異化為一種圈子文化。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今天的干親,很多情況下早已失去其應有的情感內涵,而成為拉大旗的虎皮和謀求利益的噱頭。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文章報道,重慶市萬州區委原副書記洪承義熱衷“圈子”文化,他與天聖制藥董事長劉群“打干親”,讓女兒認劉群為“干爹”,心安理得接受“干爹”的好處。劉群經常陪“干女兒”及洪的老婆到商場購買高檔商品,在“干女兒”出國旅游時,直接給信用卡任其揮霍。

報道還提到,洪承義縱容劉群介入自家家事,不但直接讓其為自己操辦生日宴,每年春節期間,還帶劉群回秀山老家,給自己的親朋好友發紅包、壓歲錢等,一步步淪為 “獵物”。在關系到位后,洪承義無原則、無底線為劉群抬轎子、吹喇叭、站台撐腰,劉群則打著“干親”的旗號,利用洪承義的職權便利,干預組織人事,將生產的藥品打入萬州部分公立醫院,實現自己的利益訴求。

2018年9月11日,洪承義被“雙開”﹔26日,洪承義涉嫌受賄罪一案,經重慶市人民檢察院交辦,由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向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值得注意的是,紀檢部門在關於洪承義“雙開”的通報中提到:“為不法商人培植勢力、排斥異己”,“把市儈哲學帶入黨內生活中,為不法商人站台助威幫其大肆攫取非法利益”。

記者梳理發現,這種“干親圈”“認干爹”的行為,在近年來紀檢部門披露的落馬官員信息中並不少見。

據《檢察日報》消息,安徽宣州原市委書記趙增軍、首都鋼鐵公司北鋼公司原黨委書記管志誠、成都市交通局原局長石全志等,都與“干女兒”長期保持著不正當的男女關系。貴州省政協原主席黃瑤因嚴重違紀落馬前,被指包養情婦,有多位“干女兒”,且在當地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

“干親戚,‘禮褡子’。一籃兒來,一籃兒去,一籃兒不去斷親戚。”中原地區的一首民間歌謠形象地表達了干親關系的個中微妙之處。由此看來,所謂干親不過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要。一時的利益結盟,終究難逃“道不同不相為謀”的結局。

相互提攜“朋友圈”:賺錢一起“香香”

縱觀多名落馬官員的墮落軌跡,不難發現,“朋友圈”正成為導致官員落馬的一大“陷阱”。隨著反腐敗斗爭的深入,不少官員落馬通常是“挖出一個,牽出一串”,在以拉關系、架天線、搞勾兌,忙著以“老鄉”“同學”“派系”為名畫的“圈子”裡,官員逐漸變成“溫水中的青蛙”,在“朋友圈”這個“圍獵場”中被拉下水。

“回過頭來看,我的主要問題發生在一個20多年的朋友圈。”2015年1月16日,備受輿論關注的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受賄案一審在山東省煙台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在法庭作最后陳述時,季建業“總結”道。

6個小時的庭審梳理了季建業38年的仕途。從一名地委黨校中青年干部班學員,到官至副省級的高級干部,季建業落馬前的仕途可謂一帆風順。伴隨季建業升遷的是與其關系密切的政商朋友。有些是他昔日的同僚、部下,下海經商后一路追隨﹔有些是其在商界扶持的“知己”,不管國內國外出行,相伴左右。他們涉嫌為季建業在經濟上提供幫助,季建業則在商業項目上對他們照顧有加,由此形成“隱形”利益關系。 

據《檢察日報》消息,季建業的主要犯罪事實就發生在與其有20多年交往的這個“朋友圈”中。在這個隻有六七個人“朋友圈”中,有的是季建業的部下,有的是季建業的朋友,絕大多數是1990年季建業任吳縣縣委副書記時交下的。徐東明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他曾是季建業的部下,也是季建業案中行賄數額最多的人。

“香香”,蘇州方言,大家一起分享、沾光的意思。為了給季建業“香香”,徐東明一次性將自己股票收益的20%拿出來送給季建業夫婦。這20%的股票收益也就是季建業受賄案中數額最大的一筆——770萬元。檢察機關的起訴書中指控,季建業的受賄金額為1132萬余元,其中放在徐東明處代為保管打理的就達910萬元。

案件移交到檢察機關后,季建業寫下了一份長達19頁8000多字的悔過書。在悔過書中,季建業對自己的犯罪事實進行了深入剖析。他認為自己之所以走到今天,正是緣於自己與多年老朋友的交往中“三線”失守:失去底線,不講原則﹔失去界線,不分彼此﹔失去防線,不加防范。 

近年來,隨著反腐力度的持續深入,這種顯性的利益“朋友圈”已不多見。但是,隨著微信等網絡社交軟件的普及,在微信中組建老鄉群、同學群、行業群,搞拉幫結派、拉票賄選,以隱蔽的形式搞政商利益交換,甚至直接用微信紅包變相受賄的新型隱形 “小圈子”正在形成。

近日,《中直黨建》雜志報道了某部委局級干部董某創建“在京老鄉精英會”微信群,2015年春節前,董某以老鄉中的黨政機關領導干部和較成功的商人為主要對象,並不斷擴大群規模,最終形成了一個人數多達400余人的“微信圈”。董某以群主身份,號召“有事找群員”,並組織線下聯誼、聚餐活動,更發動群內成員利用該平台互通政、商信息,甚至出現權錢交易現象。董某的違紀行為“情節嚴重”,被依紀追究黨紀責任。

從“行事馬前卒”到“領導心中人”再到“腐敗急先鋒”……落馬官員身邊的“狐輩”之害,臭名遠揚。從“自己腐”到“一起腐”再到被“一鍋端”,官員身邊的“狐狸”通過狐假虎威等各種方式,將官員權力“遞延”,為官員牟利,為自己“貼金”。

小結:

古語雲: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淨化政治生態是防止腐敗的治本之策。“圈子文化”滋養的是官場潛規則,與“燈下黑”的腐敗相比,人身依附關系在很多場合變成一種潛規則而為人所不以為然。就建構良好政治生態而言,掃除黨內人身依附關系是必不可少的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黨員干部要要堅決遠離各種“小圈子”、“小兄弟”,堅決杜絕低俗的投桃報李的行為。依附心態對干部而言,無異於健康肌體上的一塊淤結,及早清除尚無大礙,任其發展就會“存腠理”“附肌膚”“入骨髓”而“傷性命”。事實証明,建立在利益交換基礎上的小圈子終究是靠不住的,隻有黨組織和人民才是最穩固的“靠山”。

(本期組稿 楊亞瀾 文字素材來自人民日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中國紀檢監察報、檢察日報等)

(責編:楊亞瀾、姚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