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點線面”結合整治基層“微腐敗”

王瑋

2018年07月19日13:14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點線面”結合整治基層“微腐敗”

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明確要求“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基層“微腐敗”離群眾最近,對群眾危害也最深。從近年來信訪反映的數據來看,群眾對基層“微腐敗”的信訪反映一直居高不下。各級黨組織和紀檢監察機關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大整治基層“微腐敗”力度,進一步滌清基層社會風氣,讓群眾更多感受到正風肅紀的實際成果。

從“點”上破題,嚴肅查辦形成震懾

對“微腐敗”必須用嚴厲手段、果斷措施予以強有力震懾,做到每一條問題線索都不放過,每一個案件都嚴肅核查,每一分違紀資金都追繳到位,持續釋放嚴查不手軟、反腐不停歇的強烈信號。

聚焦重點、精准發力。當前需認真把握、牢牢抓住三個重點。即關注重點人,緊盯與群眾聯系緊密、權力集中的基層干部,包括農村、社區,執法和窗口部門的干部﹔緊盯重點領域,嚴查扶貧領域虛報冒領、截留私分、揮霍浪費、優親厚友問題,以及集體“三資”管理、土地征收、工程建設和惠農資金等領域強佔掠奪、貪污賄賂、挪用等問題線索﹔抓住重點問題,包括嚴肅查處破壞發展環境,在項目實施中強賣建筑材料、強攬工程、阻工擾工等損害投資發展環境的背后腐敗問題,嚴查辦理涉及群眾事務時推諉扯皮、吃拿卡要、欺壓群眾的違紀行為,嚴查超標准超范圍向群眾籌資籌勞、攤派費用,違規收繳群眾款物或處罰群眾,克扣群眾財物、拖欠群眾錢款等突出問題,以及在村“兩委”班子換屆中,存在的拉票賄選、干擾換屆等問題。

暢通渠道、深挖線索。繼續發揮好來訪、來信、網絡、電話等傳統舉報平台的作用。加大宣傳力度,在相關媒體開辟專欄,公布受理舉報范圍、方式。組織人員深入基層一線,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積極主動收集線索。拓寬問題線索收集渠道。注重從網絡輿情、審計、巡察中發現、收集問題線索,建立相關的線索通報機制。各級各部門也要加大宣傳力度、創新方式方法,架起群眾監督的“探頭”,鼓勵群眾大膽舉報,讓群眾身邊的腐敗分子聞風喪膽、無處可藏。

嚴查快辦、及時曝光。對農村“微腐敗”的問題線索,紀檢監察機關要優先受理、優先處置,確保不漏一件。要正確處理“樹木”與“森林”的關系,堅決防止線索處置避重就輕,量紀處理偏輕偏軟等問題。要把懲治“微腐敗”,與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結合起來,統籌推進,一齊發力,加強對基層紀律審查工作指導力度,特別是探索建立鄉鎮案件聯查協作區,破除人情干擾束縛,認真查處一批疑難復雜案件。對典型案件,要適時通報曝光,既震懾貪念,又振奮人心。

從“線”上著手,擰緊鏈條壓實責任

整治“微腐敗”是一項牽涉面廣、解決難度大的系統工程,無論是黨組織,還是紀委監委都要積極行動,把責任扛實扛牢。

各司其責。各級黨組織要把整治農村“微腐敗”作為履行主體責任的主要內容,自覺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種好“責任田”。各級黨委書記要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親自抓、主動抓、全程抓﹔班子其他成員都要挑起“一崗雙責”的擔子,既管事又管人,職責權力覆蓋到哪裡,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就延伸到哪裡。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特別是基層紀委書記要把整治基層“微腐敗”與鄉村振興、掃黑除惡結合起來,用主要精力抓好這項工作,當好“一線指揮員”。

認真督責。要把全面從嚴治黨的壓力層層傳導到鎮、村。各基層黨組織,特別是鄉鎮一級要在思想認識、責任擔當、方法措施上主動跟進,通過約談提醒、簽字背書、檢查考核、述職述廉述責等多種方式,層層傳導整治“微腐敗”的壓力,級級夯實責任。紀檢監察機關要建立專門台賬,建立常態化的督查評價機制,完善執紀審查和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考核辦法,特別是對整治“微腐敗”問題不力的單位要實行一票否決。

嚴肅追責。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持續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對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醒,責令糾錯,對“微腐敗”不查處,視而不見,甚至走過場、應付了事,或者進展緩慢的,尤其是有案不查、瞞案不報的黨組織,不僅要追究直接責任和領導責任,還要往上倒查,追究上一級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監委的監督責任。

從“面”上發力,強化監督防微杜漸

侵害群眾利益的“微腐敗”之所以屢禁不止,根源在於對基層黨員干部的教育監督不到位,存在“寬鬆軟”現象,一些基層黨員干部紀律意識淡漠。因此,必須從嚴教育管理監督,用嚴明的紀律管住基層黨員干部。

強化紀律教育。要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組織農村基層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紀法規,推動紀律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向“神經末梢”延伸,使黨規黨紀刻印在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心上。要用好警示教育的“活教材”,用“身邊人身邊事”強化警示教育,使黨員干部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堅持抓早抓小。各級黨組織要深化運用“四種形態”,本著對事業負責、對干部負責的態度,把握政策界限,運用“三看一嚴”工作法,看態度,自查從寬、被查從嚴﹔看動機,因公從寬、因私從嚴﹔看性質,失誤從寬、失職從嚴﹔嚴把關,防止處理畸輕畸重。工作中做到既關心和愛護干部,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咬耳扯袖,嚴懲違紀違法行為,又注意區別對待,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注意保護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相統一。

強化監督和制度約束。很多案例証明,監督管理的缺失是導致腐敗非常重要的因素。各級各部門要強化對基層黨員干部的日常監督和管理,體現嚴管和厚愛,把黨內監督、輿論監督、巡察監督和群眾監督結合起來,健全監督體系,讓廣大黨員干部自覺接受監督,習慣在“聚光燈”下工作生活。同時,深入分析本地典型案件暴露出來的突出問題,抓住農村基層黨員干部權力監督制約、思想道德教育和干部作風建設等方面的薄弱環節,下大功夫建章立制,構建維護群眾利益的長效機制。

(責編:楊亞瀾、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